为什么清朝嘉庆隐忍三年才杀掉巨贪和珅?

风声绕梁

文/搞哥读史

嘉庆登基之后,忍了和珅三年,具体地说是三年零三天,才敢将处置和珅的决定公开化,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之前,嘉庆并没有扳倒和珅的能力。在这三年里,上面被乾隆这个不肯放权的太上皇压着,嘉庆即便心里恨极了和珅,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一、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为了履行他之前作出的许诺,即在位时间不超过他的爷爷康熙,所以宣布退休,把皇位传给了嘉亲王颙琰,即嘉庆皇帝。

不过,皇位是给了,但乾隆实际上并不想放权——这也有他自己的理由,自古以来没有权力的太上皇,都是个空架子,晚年生活不好过,所以乾隆并没有放权给嘉庆皇帝,而是做了这样的规定:

“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岂非国家天下之大庆。
至郊坛宗社诸祀,朕年开九袠,于登降拜跪仪节,恐精力稍有未充,不足以将诚敬,自应嗣皇帝亲诣行礼。部院衙门、并各省具题章疏、及引见文武官员寻常事件,俱由嗣皇帝披阅,奏知朕办理,为朕分劳。”

也就是说,军事、人事、行政大权,全都还牢牢掌握在乾隆手中。而和珅向来是乾隆的宠臣,如果嘉庆不自量力,去找和珅硬碰硬的话,估计不用和珅出手,乾隆就会以悖逆不孝的罪名,把嘉庆给料理了。

二、

另外有种说法认为,乾隆不放权给嘉庆,是为了保护和珅,其实也不尽然。固然,嘉庆因为不掌握实际权力,对和珅隐忍了三年多,但这三年,其实也是嘉庆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不断学习的过程。

我们知道,在乾隆晚年时,和珅已经是权倾天下的权相,其党羽遍布朝野,而且还掌握着皇城的禁军。假如乾隆临死前才决定传位给嘉庆的话,有和珅这只大老虎在,他能不能顺利登基还两说,更别说要扳倒和珅了。

而乾隆让嘉庆做了三年儿皇帝,看似憋屈,但毕竟这个帝位是稳固了。而且乾隆突然死亡,也给了嘉庆处理和珅的千载良机。乾隆驾崩后,嘉庆任命和珅全权负责乾隆的丧仪,相当于短暂地卸下了和珅的军权,才得以骤然发难,一举拿下和珅。

嘉庆为人能隐忍,做事则出手果断,毫不拖泥带水,可见并非昏君。如果嘉庆的曾孙光绪皇帝能学到他的本领的话,估计就不会闹得跟慈禧太后决裂,自己落得被终身囚禁的下场了。


搞哥读史

嘉庆新皇帝登基,为何隐忍三年才杀掉巨贪和珅呢?

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是乾隆是太上皇,乾隆不死,和珅还有保护伞

和珅,大家都知道是巨贪,他的家产相当于满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总和。

其实这都是乾隆皇帝惯的,和珅原来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一名侍卫,由于此人长得仪表堂堂,一个标准的大帅哥,又才思敏捷,办事干练,得到了乾隆的重用,据说乾隆有断臂之嫌,未曾考证。

和珅官位做的很大,什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步军统领、军机大臣等,兼职头衔一大堆,而且还和乾隆结了亲家,乾隆的十四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和珅的权势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利用权力打击异己,疯狂敛财。

不仅这样,他竟然还敢挑战嘉庆的权威。

据说有一年,嘉庆要做在冬季举办个阅兵典礼,和珅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糊涂,竟怂恿乾隆下了一道旨意,说是军队平叛未全部归来,不建议搞阅兵。你想想嘉庆心里能高兴吗?新皇帝置于何处,大家还是听老皇帝的。

另一个方面嘉庆皇帝韬光养晦,要等乾隆死了,再杀掉和珅就很容易了

嘉庆对和珅虽然是一万个不满意,但是他却不表现出来,甚至是尊敬他,而且任由和珅胡来,也不管不问,麻痹了和珅。

后来乾隆一闭眼,嘉庆下旨让和珅守灵,并不准擅自出入,立刻解除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不痛不痒的批评和珅。

一看到这个情况,嘉庆身边的大臣心领神会了,这是嘉庆明摆着让他们站队,纷纷上奏折弹劾和珅。

就这样,和珅被嘉庆用计给除掉了,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小灿哥说历史

这是个伪命题!

乾隆死于1799年2月7号

和珅死于1799年2月22号

嘉庆继位于1796年。



如果非要说嘉庆隐忍三年,那是因为乾隆活着呗。乾隆虽然退位还当了三年太上皇,玉玺都还在乾隆手上,嘉庆只是一个,当了皇帝的太子。

和珅因为为人机敏,精通乾隆心思,一直深受乾隆喜欢。而且和珅贪污了多少钱,乾隆不是傻子,也不是傀儡皇帝,不可能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但是乾隆为什么不动手?

这个就不好说了。

有的认为是乾隆舍不得对这个深知自己心思的人下手。



也有的认为乾隆是为了留给嘉庆,垫脚石嘛,都懂得,康熙杀鳌拜不就是如此。

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乾隆死后15天,嘉庆就动手了,可见嘉庆是多么急不可耐和隐忍已久。


至秦子


嘉庆帝之所以隐忍三年,不是因为和珅有多厉害,主要是嘉庆帝当了三年儿皇帝,没有大权,他上面的太上皇乾隆皇帝,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深受器重,担任过清廷诸多要职,其长子迎娶了乾隆幼女十公主,还是皇亲国戚,在乾隆一朝可谓是如日中天,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嘉庆帝登基以后,和珅仗着太上皇乾隆宠信,权大欺主,乾隆帝当了三年太上皇以后死去,嘉庆以和珅全权办理乾隆帝丧事为由,将和珅短暂囚禁于深宫之中与外界隔绝,最终将和珅拘捕定罪,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和珅被赐自尽。

嘉庆帝庙号为仁宗,却比之宋仁宗明仁宗差太多,一生在位二十五年,除了亲政初期扳倒和珅大赚一笔,之后二十多年几乎毫无作为,乾隆末期衰落的国家,在他手里也没有革除弊端,再度中兴,不可避免的继续衰落着,存在感极其之低。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直到嘉庆上位第四年,乾隆驾崩后,嘉庆才掌控了国家大权。

乾隆刚走不过半个月,嘉庆就将刀口伸向和珅。


仔细想想,其实这好像是清朝的惯例,每一位皇帝继位,都要对前朝元老开刀,比如顺治对多尔衮,康熙对鳌拜,雍正对年羹尧,乾隆对讷亲等。

到了嘉庆这里,当然也要拿个重臣开刀了,不然多对不起祖宗们。于是就选择了和珅。

其实嘉庆估计早就想干掉和珅了,但是无奈和珅很受乾隆喜欢,他也只是个当了皇帝的太子而已,手中没实权,只能等到乾隆驾崩之后,才能动手。

嘉庆在乾隆刚死就扳倒和珅,其实主要还是这两个原因:

一是和珅位高权重,党羽众多,就像当年的多尔衮、鳌拜那样,如果不铲除,后患无穷。虽然嘉庆不像顺治和康熙,登基的时候年龄都很小,但是由于皇权长时间掌握在乾隆的手里,嘉庆刚上位,政治根基还不稳,这时候怕和珅造反,就算和珅不造反,作为一个皇帝,大权旁落也是很大的忌讳。

二是由于乾隆的长时间挥霍,国库空虚,嘉庆急于摆平这个烂摊子,于是就看上了在民间传的神乎其神的巨贪和珅。事实上也没错,和珅贪的钱,是当时清朝十五年的税收。


其实还有一个野史,据说和珅为了给自己百年之后做准备,在距蓟州城东二十里的一个地方挖陵墓。

而且陵前排列的石翁仲比皇陵前的还高大,和珅为了掩盖这一点,在石像下面埋上沙子,等将来使用时再将沙子扒开。

和珅听信风水先生的建议,命人挖一条100道弯儿的护陵河,而且该河必须从东向西流。当时流传一首民谣:“老和珅,万民恨。想篡位,修大坟。糟万金,倾黎民。沙河深,杀和珅。”

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和陵”的护陵河在挖到99道弯的时候出现了沙子,于是刘墉向嘉庆皇帝进谏“此乃天意,沙(杀)和珅”。


戏曲说

众所周知,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深受器重,担任过清廷诸多要职,其子丰绅殷德更是迎娶了乾隆幼女十公主,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在乾隆一朝可谓是如日中天。然而,这对好基友在走过数十个欢乐的春秋以后,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起初,嘉庆帝登基以后,因为乾隆依旧把持朝政,也就是禅位但不交权,实际上是一个儿皇帝,其一切均遵从乾隆皇帝的旨意。

而此时的和珅仗着太上皇乾隆的宠信,权大欺主,令没有实权只有名义皇帝的嘉庆十分厌恶,但此时还搬不倒和珅。于是嘉庆皇帝隐忍不发,直到乾隆帝当了三年太上皇以后死去仅3天,嘉庆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和珅以全权办理乾隆帝丧事为由,将和珅短暂囚禁于深宫之中与外界隔绝,最终将和珅拘捕定罪,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和珅被赐自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