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老师揭秘申论作文提分的三把钥匙!

在申论考试中,作文的分差相比其他题型而言是比较大的,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文的分数取决于多种要素,其中分论点的设计是否准确科学就是重要的参考标准。阅卷人通过浏览主体段中的分论点去判断作文的总论点是否得到有效论证,同时也能判断出对总论点的展开是否全面。

一是分论点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由于阅卷时间比较短,阅卷人对于作文内容的浏览是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区别的,分论点作为议论文的主要骨架是被重点阅读的内容,甚至阅卷人在浏览文章主体段的时候就带着寻找分论点的目的。所以,作文的分论点一定要区别于论据,需要突出地放在显眼位置,这样便于阅卷人寻找,也给阅卷人减轻的阅读的负担。那么,把分论点放在段首第一句或者段位最后一句突出出来就是明智的选择。

二是分论点的内容要体现要素特征。分论点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总论点,需要对总论点所围绕的核心问题进行要素展开。所以,分论点要具备要素特征,或是总论点问题的成因,或者是问题带来的影响,也包括解决问题的对策,对问题剖析和解决越彻底,总论点就越得到有力的支撑,整个议论文的论证逻辑才更严谨。

三是分论点的内容要有对段落的总括性。在分析和解决总论点中的核心问题时,我们可能用到很多个要素,如果每个要素都要逐一展开的话就需要同比的主体段来对应,否则就无法突出这一要素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主体段过多,从文章布局角度是没有可行性的,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合并一些分论点。比如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四条,我们无法为此配置四个主体段,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分析方法将这四条原因要素合并成两条,这样只需要两个分论点引领两个主体段就可以了,那么合并后的分论点就需要具有总括性,要包含合并之前的两个原因中的关键词。

比如针对污染问题原来的四个原因要素分别是:

1.企业发展理念落后。2.民众环保意识不足。3.环保法律不健全。4.政府监管缺位。

按主客观分析法合并之后就变成了:

1.企业和民众环保意识缺失。2.环保法律不健全且监管不力。

通过对分论点的科学设计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也能够体现主体段始终围绕总论点展开的特征,这样就能减轻阅卷人的负担,达到提分的目的。

华图老师揭秘申论作文提分的三把钥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