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錢就可以火葬改土葬?村幹部說的“罰款”,該交嗎?

過去的農村對待紅白喜事一直講究著大操大辦的態度,不管是結婚還是喪事,基本上滿村子都受到影響,尤其是喪事的習俗太多、忌諱太多。為了提高農村的土地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保護農村的環境不受破壞,國家針對農村的喪葬問題提出了政策上的引導,民政部印發 《關於確定全國殯葬改革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並確定80個地區作為全國殯葬改革試點地區。

交錢就可以火葬改土葬?村幹部說的“罰款”,該交嗎?

但在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更可恨的是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無處不在。按常理,政策在試點的地區必然要按規定實行的,但是卻有奇怪的事情發生。只要向當地的幹部交錢就可以將火葬改為土葬,村幹部真的有這麼大權力嗎?

交錢就可以火葬改土葬?村幹部說的“罰款”,該交嗎?

案例1:霍邱縣彭塔鄉千金田村村民李寶國(化名)家。李寶國的爺爺今年5月去世,由於去世前爺爺表達了不想火葬的願望,李寶國家人決定土葬。 正在猶豫中村幹部來了,說要“罰款”

一說“罰款”李寶國就明白了,只要有錢就能滿足爺爺的願望,但村幹部說要交2萬元才能允許土葬,李寶國急了。 “經過多次討價還價,李寶國和家人湊了1.5萬元給了村幹部,才最終了結此事。爺爺得以順利土葬。

案例2:同樣被村幹收取所謂 “罰款”的還有村民劉連英(化名)。劉連英的老伴今年春節後不久去世,隨後其家人在晚上悄悄將老人土葬。但即便是已經下葬,劉連英的家裡仍然來了一位村幹部。

也有網友認為,殯葬改革就是需要“一刀切”,忍一時之痛,後面的路才會更寬。

交錢就可以火葬改土葬?村幹部說的“罰款”,該交嗎?

大家都知道,類似於“入土為安”這樣擁有著長久歷史的民風民俗觀念,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民眾接受和改變的。

上述的案例我們可以得知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因為這些蛀蟲才難以實行的。然而,為了促進火葬的推廣,國家今年也規定了幾類人可以享有火葬高額補貼。

三類人將會享受火葬的高額補貼

交錢就可以火葬改土葬?村幹部說的“罰款”,該交嗎?

1、五保戶

國家針對五保戶的政策補貼非常多,在危房改造中可獲得最高3萬元的補貼,生活補貼上每個月可享受幾百元的福利。同時可以免繳新農合享受醫療補貼,甚至還可以獲得免費住房的福利。

在火葬補貼上,因為五保戶沒有子女家庭的照顧,所以國家在這些人喪葬的時候也會提供補貼,幫助他們更好的安葬。因此這類人不管是否火化都可以領取補貼,在火化時候的補貼額度更高,最少2000元。

2、農民身份的職工

國家針對城鎮的職工提供相關的補貼服務,而對於那些農村戶口的職工人員,一般事業單位有編制的職工,這些人百年之後火化也可以獲得相關的補貼。而補貼金額則是根據當地的農民工資待遇水平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補貼額度為平均工資的6倍,這樣的話越是發達地區的農村補貼金額越高,甚至可以領取2萬以上的補貼。

3

、改革試點區

現在東部的經濟大省已經全面實施了火葬補貼的政策,而試點的區域也越來越大。而針對這些地區的農民。為了保障他們參與火化的積極性,國家對實施火化行為的親屬提供相關的補貼,一般補貼金額為火葬費用的70%,這樣一來補貼金額在上千元不等。

相信在國家推行火葬補貼的政策引導下,未來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將會有很大的提高。不知道大家對待喪葬是什麼態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