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职场的员工在工作干活最认真,往往却混的最差?

姬梦尘

有书君猜想,提出这个问题的题主,一定是位工作认真,勤劳肯干的好员工,但因为在职场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混”得比工作不认真的人还差,所以感到愤愤不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在职场混得好的员工有哪些特点:



职位比同一时间进入单位的同事升更快、更高。

深受领导的赏识和信任。

深受同事的喜爱,与同事合作愉快。


是单位中的名人,活跃在单位的各种活动中。

负责重要项目,经常与高层领导接触,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有很多公干、培训的机会。


然后,再来看看,为什么在职场的员工工作干活最认真,往往却混的最差?

对于这个问题,有书君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能令到所有工作认真的员工感到安慰;另一个却可能令到工作认真的员工感到失望。


答案一、有两个原因。


①因认真工作而忽略了关系。


工作干活最认真的员工,从不偷懒,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投领导所好,也没有时间去与同事打成一片,搞好关系。所以在同事中缺乏人缘;也得不到领导的欢心,少有升职和提拔的机会。



领导在有提升员工、或有外出公干的机会时,一般会先考虑那些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以及人缘好的员工,这些员工不一定是工作最认真的,但工作认真程度也不会太糟糕。


②领导不重视认真工作的人


在领导看来,工作干活认真的员工,不爱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向领导邀功请赏,所以,领导往往只需夸奖TA几句,TA就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或者,领导只需口头承诺,甚至只是暗示给TA升职,就像在驴子前吊一根永远够不着的胡萝卜,这些工作最认真的员工,就会像驴子一样,乖乖地跟着胡萝卜(领导的承诺)往前走了。


答案二、同样有两个原因。


①工作认真不代表工作出色。


在职场中,这种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甚至在工作上几乎从不出错的员工多得数不胜数,不过,他们也是一群很少得到提升机会的员工。


有书君认为,认真代表的只是一种态度,认真表现为细心、一丝不苟,但不代表出色、不代表工作效率高。工作认真的员工,可能只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规定和步骤完成工作,但很少会开动脑筋去改变现有的工作步骤,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或主动向领导出谋划策。



所以,工作认真并不代表有出色的成绩,而且,大部分领导都会偏向于看重员工的工作成绩和结果,而不是看重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态度。


②工作认真只是“混得好”的其中因素之一。


从以上“在职场混得好的员工的特点”可以看出,很多特点与“工作干活最认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若想要在职场上混得好,除了具备"工作认真"一个因素外,还需具备如下因素:

有好的靠山,只需这个“靠山”的一句话,就能让TA得到提升。这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善于和领导、同事沟通,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表现谦虚,但也善于主动表达自己,敢于向领导邀功请赏。

有创新精神、常向领导提出可行性建议。


工作效率高、有突出的工作成绩,对单位有重大贡献。

在工作之余,主动参与单位的各种活动。这一点,首先得保证你有一技之长,比如演讲、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摄影、各种运动项目等。


最后,有书君得出的结论是:在职场混得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把“工作干活认真”做为唯一的判断因素,如果用数字来表示,“职场混得好”是10,“工作干活认真”是1,1不等于10,1需加上9才能得到10。



有书共读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明明最辛苦,干的活最多,而有些在工作上都不怎么认真,可是升职加薪的为什么总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首先,你需要想想你是做哪些工作认真?你认真做完一份工作花了多长的时间?你做的工作量有多少?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是最辛苦的,但是我往往

有可能是我们用错了方法,或者努力的方向不对。你认真工作处理的事情可能都只是基础性的,这是谁都可以干的,不是不可代替的最大价值。

其次,我们除了认真工作,还需要学会处理职场关系。我们需要和同事处理好关系,互帮互助,在工作中合作共赢;和领导处理好关系,在晋升时他可以帮你一把。想要和他们处理好关系,需要真诚和沟通。你有一颗真诚的心,不会表达,对方接收不到你的心意;会表达,没有真诚,对方不买账。沟通的第一要务就是在守住自己的底线基础上,多倾听对方说的话,少说,说必要的话。

最后,该积极的时候积极,不积极的时候按兵不动。在领导布置任务时,先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手头上的事是否不会因为新任务耽误。

比如说《芳华》中的刘峰,他对每个人都非常好,别人都不愿意干的、脏乱差事情都是他干,破了的饺子皮也是他吃,每次去接新同志时他都会帮大家带家里给某个人的东西。但是最后,有人开了店,有人出国了,有人家缠万贯了,就只有他单身,还丢了一只胳膊,过着辛苦的生活。

就是因为刘峰总是耽误自己的事情,而成全别人。比如,他本来有个读大学的机会,他却让给了别人。别人请他帮忙,总是他最积极,后来大家一有事情就叫他,近乎把他的帮忙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下混得差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想方法改变现状。


——END——

你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工作努力、干活认真,却没有别人混的好,这在职场屡见不鲜。既然你提到了“混”,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但是你没有理解什么是“混”啊。人生在世,离不开“混”字,我们经常说“混文凭”、“混社会”、“混日子”,虽然都是“混”,但绝对不是吃饱“混”天黑!混,也是非常有技巧的。有些人虽然能力不强、文凭不高,可是人家会“混”,混着混着就混个官当当!如果你还纠缠于“我工作努力,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说明你还没有悟到“混”的真滴啊!

那么,在职场应该怎么“混”呢?

第一,背靠大树好乘凉。在职场,背景很重要。什么是背景?就是你的身后有一个在公司任命干部时具有提名权或建议权的人,也就是副总级别的人。没有?可以找。不知道怎么找?那就是你的情商问题了。

第二,不仅要“钻研”,还要学会“钻营”。老实人只会钻研工作,也就是你说的干活认真,坦率的说,用处不大!要想出人头地,还要学会钻营。不会钻营?那就老老实实干你的活好了。

第三,“说”比“做”重要。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经常说“看见了吧,某某被提拔了,真是干的好不如说的好啊”。这句话没错!说的好,就是会“混”,干的好而不会说,等于没干!

第四,做人可以老实,心不能老实。做人,必须老实本分,但是心不能“老实”,也就是说你得有野心、有机心。会“混”的人不会闭着眼拉车,会不时地望望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路。

第五,没有能力,但不能没有魄力。一个人可以能力不足,但是不能缺乏魄力。能力可以后天培养,魄力可是先天缺陷。跟领导打交道的时候,千万不要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做事一点魄力没有,哪个领导能够欣赏?

第六,混不好,是因为没有思想。“混”不好,不要怨天尤人。比如,领导征求你的意见,你吭哧半天答非所问。或者,从来没有深入分析过别人的长处。这都是没有思想,“混”不好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管理那点事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只是来干工作的,而不是真正来“混社会”的。

在学校的时候,只需要努力学习就行,因为混得好还是差,有着既定的标准——考试成绩。

在试卷上落下的答案,代表了个人的水平;考出的分数,谁也不能强行否定(或者强行肯定)。所以,标准是单一的,作为学生,只要埋头学习、交出好卷就行。

但职场和学校,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评定标准

职场就是社会,职场是人们出于谋生这一目的而聚集的场所,所有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

在这里,有些人想多拿,有些人想多占;有些人想实现梦想,有些人想找到前程;有些人想不劳而获,有些人则想让别人一分没有最好倒找出来;……

职场,由许多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胸怀的人组成。

你善良,但保不住别人不奸险;你能干,但保不住别人无能;你勇敢,但保不住别人胆小怕事;你干净,但不适合这清浊混杂的世界。

.

.

默默做事、事情做好、人品更好,就能得到认可,并最终“混得好”??!

答案肯定是——NO。

进入职场,做好工作

只是一方面,更要懂得社会的运转规则,学会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识别隐藏在笑容或愤怒下的善或恶,充分认识社会的丑恶面,等等。

此外,还要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争取利益

,等等。

真正把自己变成这个社会的普通一员,而不是特殊一员,也许才是“混得好”的起步。


鉴于有很多读者对文章有所疑问,所以笔者在此再加一段,以作解释。

1. 关于“混”。文首的“混社会”引号,意为代指他意,用来引出下文(成年人对于社会应有全面认识(不是混吃混喝不做事,不是不努力只用混))。

2. 文末的“进入职场,做好工作只是一方面,更要懂得社会的运转规则……”是对全文的总结,是说做事的同时,也要学习处事之道,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对于普罗大众,在心胸坦荡前提下的努力非常重要!但是,掌握正确的努力方式,也同样重要。

谢谢!


也许杂谈

认真工作是每个员工的本分,你只是在用常规的方式对待工作。如果是用“混社会”的态度来对待,结果一定会不一样。很多人觉得认真干活却没落下好的结果,心里憋屈!这样的情况在企业中屡见不鲜,并不少见。

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潜规则,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抬头观察。当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之后本以为会得到领导的赞许没想到苦劳并不能代表一切。努力工作仅仅是基础,懂得做该做的事情,把事情做到领导的心里才最重要。有句古话说的好: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说的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

会干更要会说,如果你觉得只要把工作做好,领导就会看得到,那就大错特错。领导都是追求结果其实并不能知道你在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员工往往会在过程中付出较大的努力,所有的辛苦也都在过程中呈现。如果你只是埋头苦干,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职场中做好工作只是一方面,更要懂得职场规则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职场关系主要体现在做人和做事两方面,你具备了做事的能力,也要好好考虑与人交往的能力。毕竟职场中,人际沟通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主动跟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工作中的思考及行动目标,常沟通自然会得到领导的关注。搞定领导成为ta喜欢的人比任何努力更重要。当然这个过程中还要创造你的实际价值。企业中你拥有了核心竞争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才能被领导更重视。干出成绩,干到点子上升职加薪之路就会更顺畅。


无忧精英网

作为一个职场摸爬滚打近20年的老同志,马菠萝这一路确确实实看到了很多工作很认真,却在职场上混的很一般的老实人。假如拿西游记里几位师徒来做比喻的话,在绝大部分的公司里,只有一个唐僧,两三个孙悟空,顶多五六个猪八戒,以及无数个沙僧和白龙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马菠萝分析,最核心的是如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干活最认真,并不意味其他的职业技能也很强,比如沟通能力。

我们常常在公司看到很多老老实实干活的专业人才,或者部门骨干,论工作量,他们干的不比任何人少。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但关键是,职场还需要沟通能力与社交能力,而这往往是他们都很欠缺。翻译成大俗话来说,就是他们和领导走得不够近,混的不够密,往往连一些正常的工作业绩汇报,也没能很好的表达到位。这就造成他们的职业价值,没能更加显性的呈现给公司和领导,自然就被那些能说会道的,善于奉承的家伙抢得先机。

第二点:让别人干的好,要比纯粹自己干的好更重要。

因为工作关系,平时接触到的企业高管和老板也不少。在他们心中,希望提拔的未来人才,特别是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是:不仅要自己干好,更需要让身边人都干好,群体创造的价值要超过一个超级英雄创造的价值。所以,那些只知道独自埋头默默耕耘的老实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是否能让团队成员,或者部门伙伴都干得好,这才是老板们给你升职加薪的最大筹码。

【马菠萝】总结

把本职工作做得再好,这也只是职场修炼的第一层次,想要迈入更高阶的层次,还是好好品味两句经典的格言吧:

XX肾宝,他好我也好!

XX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马菠萝扒职场

在职场中员工工作认真是受老板喜欢,但干活认真不是衡量一个员工的唯一标准。人际关系、办事能力、情商,及对公司贡献度等等也很重要。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下。

情商低

追求完美

工作认真就喜欢较劲,小军是个追求完美主义,任何事情都要把事情办理到完美。文字排版要求整洁,别人稍微出现丁点小问题,小军就批评。要完美就会无形中增加时间,慢慢小文的工作风格搞的兄弟部门都痛苦不堪。许多同事见到小军就马上走开,平时能少打交道就少打。

会做不会说

工作上很认真勤快加班加点把工作做完了,过程很艰辛,但领导或上级不知道,典型的会做不会说。

太较劲

小飞是行政部员工,主要负责消防工作。但公司消防器材达不到相关要求,小飞就不断和上级反馈,和老板反映。一次老板开员工大会,问大家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小飞就说消防器材太少不符合要求,有安全隐患。那次老板黑着脸宣布会议结束。事后,消防器材买了,小飞原本为自己不懈努力反馈暗暗庆幸时,发现自己薪水降级,而且人资态度不接受就走人。

小飞是好意,从自己岗位角度去考虑问题,重视消防问题。可购买消防器材要花钱,无形的支出,哪个老板能受得了?所以才会有降薪的由来。

当然在职场中要想混的风生水起需要个人的综合能力,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对待方法。

如果你想得到职场帮助,请关注我。小疯为你竭诚回答。


职场小疯说

干活最认真,往往混的最差?这个结论应该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因为干活认真的人虽然不一定能出任CEO走上巅峰,但是认真的人工作是不会差的。

有些人看似干活很认真,但却是假认真。

认真工作是职场人士的基本要求,但是却有很多人无法真的做到“认真”,因为很多人都习惯了混日子,同样一项业务的业务员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给出相反的答案。这可以说是极其不认真的现象了,然而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在不实际深入了解的前提下,一个人是真的认真工作还是看似认真工作难以准确判断。

混的不好并不是由于认真工作导致的结果

我们对认真的理解似乎是一致的,但是在职场中并不是一致的。每个人对认真工作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作为一名基层员工,你我的工作范围究竟有多大是不仅仅和岗位有关,更是和个人有关,同样的岗位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工作中需要负责的范围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同时也习惯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但是也有一些人喜欢顺势而为,能多接触多学习就绝对不放过一丝机会。到底哪一种工作态度才是认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而已。

是金子总会发光?明珠尚且蒙尘!

职场的复杂性就不多讨论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职场中混的好与不好多数时候是动态的,起起落落是常事,但是如果一直混的很差,那就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了,虽然明珠蒙尘的事情确实存在,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在职场中很多时候还是正确的。


职场蛙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和一些企业家、证券、银行等领域的高管打交道,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一些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勤勤恳恳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却一直在最基层;反而是年轻人早早升职加薪当了领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领导本身更偏爱年轻人吗?

我试着去探寻一些共性的问题,然后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些能够快速获得晋升的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善于表达。

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哪些话你一开始不信,后来却深信不疑?》,其中讲到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能说会道的人,统治了这个世界”。这句话也刚好可以回答这道题的问题。

职场上善于表达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如果你只是闷头干活,大概率是领导根本看不到你的努力;反而是那些善于展示自己的人,领导更容易发现他们做了哪些工作。你可能会心里感到愤愤不平:明明我做了那么多工作,为什么升职加薪的是他?其实,这件事很容易理解,领导(尤其是大领导)平时都很忙碌,通常是从你的发言情况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他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发现“默默辛勤耕耘”的你。因此,很多人都因为不会表达吃了很多亏。

我以后还会在头条和悟空上和大家分享各种关于演讲的知识。想知道的话就关注我吧!


贺嘉

作为职场工作10年的老职工,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干活认真不代表你干的最好。最简单的例子,一种工作,你一天认真的干,可能能完成十个工作量,别人不认真的人只能完成八个工作量,这样一看你就是很认真的。但是如果又来一个人,虽然他不是很认真,但是她优化了工作方法,或者是工作流程,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15个或者是更多个工作量。这样一比,肯定这位新员工是非常优秀的。认真并不代表你努力了。

2.干活很认真,并不一定代表领导都知道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工作主要的体现形式都是依靠文档或者工作汇报来体现。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吐不出。领导不知道你做了这么多工作,你没有工作。做了多少工作,并不是说你做了多少就是多少,而是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给大家看,或者是会向领导汇报,领导又经常非常忙,所以主要是要看工作汇报。所以在这里规劝大家学好语文,在中国语文还是非常重要。

3,职务的晋升并不简单地看工作的认真情况,而且还要看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比如说一个领导想干一个事情,肯定得叫他叫得动的人,这就必须要求你和领导关系好,再比如说,你要晋升,必须得到同事,或者是大部分同事的认可,那才能服众。

4.职务的晋升也必须看其他的社会关系。比如说有人有一个比较可靠的爹。

5,就我观察到职务晋升的人,大部分都是做事认真的人。这部分人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有比较好的思想,平时在单位踏实做事少八卦。不追求短暂的利益,平时团结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