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文化园」榆树市局宋洪轩:长篇小说《乡村警歌》连载(二十二)+《三月》

宋洪轩,笔名宋洪小轩,吉林省榆树市公安局民警,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移花接木》、短篇小说《张老蔫卖房》、散文《淡淡花香入梦来》、诗歌《鱼化石》。

「警营文化园」榆树市局宋洪轩:长篇小说《乡村警歌》连载(二十二)+《三月》

乡村警歌

第四十三章

刘文辉到底图的是什么呢?他离不开派出所这个工作环境,他一天见不到百姓心里就闹得慌。他在派出所屋里看到来往办户口的群众便问长问短,有说不完的话。说也奇怪,一些群众和刘文辉聊天什么话都说,张家长李家短,大到村委会盖了新房,小到谁家的母猪生多少猪仔。那有说有笑的亲热劲,好像多年没见面的好朋友再相聚了一样。

七月初的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些老年人说:“这样的天气最容易涨大水呀!”

果不其然,七月下旬,东北的吉林市东郊突降历史罕见暴雨,肆虐洪水汇同上游水库每秒4—5千立方米的放流,一齐涌入了松花江。丰满水库被迫启闸放流,洪水咆哮着像一条条巨龙沿江而下,第二松花江水位急剧上涨,致使地处下游的许多县市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汛情,松花江沿岸的沿江乡等乡镇数万名群众和上万顷良田受到了洪水的严重威胁。汛情就是警情,沿江派出所的干警闻汛情而动,迅速投入了抗洪抢险的战斗。

刘文辉此时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到围堰村去,因为那里离江水最近,也是洪灾最严重的地方,他决不能错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呀!眼镜所长说什么也不让他到抗洪一线去,让刘文辉在所内看守值班,并说:“你病假期没到,手术时间太短,能带病上班这就值得称赞表扬了,你就是所里今年优秀警察了。”

刘文辉没有再和眼镜所长争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真的是太虚弱了,别说干活了,就是走路远一些都气喘吁吁,他安心地在所里值班了。但他时刻关注着灾情,电视里,报纸上,他和同志们的通话中,时刻关注着灾情;他给李艳峰打电话询问灾情,李艳峰哭着说:“老刘呀,听说你手术了,我本打算去看你。可哪成想涨这么大的洪水呀!完了,全都淹没了”。刘文辉安慰李艳峰几句,放下电话,下决心:不管如何也要到水灾现场去看看。

七月二十七日,肆虐的洪水将吉林市一家化工厂数千只原料桶冲入江中。打捞化工原料桶防止江水污染是此次松花江下游防汛抗洪的一项新任务。命令下来后,为了不让一只化学原料桶流入兄弟省,沿江乡政府组织起了一支支精悍强健的打捞队。

刘文辉在所里再也待不住了,他给眼镜所长打了个电话,要求到围堰村去了。眼镜所长再三阻止,可刘文辉手机已经关机了。

刘文辉让另一个回所换衣服的民警在所里值班,他搭乘运送抗洪抢险物资的车赶往围堰村江边,一路上他看到,乡路两旁以往绿油油的稻田被肆虐的洪水吞噬了,已经没有了踪迹,田间的房屋只露着不到一尺高的烟囱。

近了,更近了,刘文辉已经感觉到凉凉的江风扑面而来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刘文辉在远处已经看到滔滔的江面上漂浮着一垛垛柴草,有的柴草垛正在燃烧,红红的火焰,浓浓的烟雾,一个个圆柱形的蓝色朔料桶在柴草垛中间飘荡着,一些木材和家具也夹杂在其间。“啪啪啪”,随着一声声巨响,一股股白色的气体在蓝色朔料桶的爆炸中弥漫江面上,刘文辉觉得有些窒息。

运送物资的车在一个简易帐篷前停了下来,刘文辉下了车,他第一眼看到了眼镜所长。

“老刘,你在玩命吗?看看灾情你赶紧坐车回所,这里不需要你。”眼镜所长一脸严肃地命令道。

刘文辉面红耳赤,他觉得眼镜所长看不起他,争辩着说:“所长,我在沿江派出所工作这些年了,我和百姓熟悉便于工作,涨这么大的洪水我还是第一次赶上。你放心吧,我知道我的身体情况,我量力而行好不好?”

眼镜所长看着面前身体有些虚弱面孔白皙的刘文辉,顿生敬佩之意。可刘文辉的身体在这艰苦紧张忙碌的抗洪抢险前线能吃得消吗?

刘文辉也许猜到领导的担心,他从兜里掏出胶囊和药片,说:“所长放心,我绝不会添麻烦。”

刘文辉的软磨硬泡让眼镜所长没办法了,最后他答应了刘文辉的请求。

乡上领导考虑刘文辉的身体状况,没给刘文辉具体分工。

为了防止打捞上来原料桶的遗失,更为了防止打捞上来的化工原料桶造成污染,刘文辉自觉地担当起了管理看护化工原料桶的任务。他组织群众把化工桶集中堆放到了指定地点,组织民兵看守。

这天傍晚,刘文辉照例在堤坝上巡视,金色的夕阳将他镀得一身金灿灿。不远处开来一辆农用四轮车,车上装着满满的一车物品,刘文辉立刻将车拦了下来。经过检查,农用四轮车上不但有打捞上来的一些家具和木材还有四只蓝色化工原料桶。刘文辉立即命令车上的人将四个将化工原料桶就地卸下车来,并停放在江面的安全地方,等待上级有关部门一起运走。

车上的一个女人走到刘文辉身旁商量着,说:“刘警官,我是老李书记的外甥女,我知道你们关系好。我们就捞了四个桶,想留着装点东西。”

“那你更应该听我的了。你没看到电视报纸上宣传吗?这桶有剧毒,里边的挥发性原料会辐射烧伤你的眼膜和皮肤。你就知道贪小便宜,怎么不考虑安全呢?”刘文辉严肃的批评着。

这个女人傻笑着,说:“你可别吓唬人了,事情哪像你说的那样严重,这桶我们屯里都拉回多少个了,谁也没怎么地。”

“啊。”刘文辉大吃一惊,屯里一定储存着大量的化学原料桶,这还了得。他马上给治保主任马宝亮打电话,让他组织车辆到各个屯里搜缴化工原料桶。

经过一整天的搜查收缴,刘文辉和马宝亮在围堰村的各个屯里共找出八十个化工原料桶。沿江乡抗洪抢险指挥部夸赞刘文辉:工作认真负责。眼镜所长闻讯偷偷地笑了,他当即给刘文辉打电话,“老刘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保重呀!”

刘文辉开心地说:“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会好好珍惜自己!”

刘文辉万没想到,有个女人在默默关注着他。

洪轩感言

热爱生命的人最知道活着的意义,那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警察身不由己是常事,遇到事,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许多眼睛都在看着你,因为此时你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你代表的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人民警察,就是前边有火坑,为了党和国家、群众的利益也要跳下去。否则,你就不是合格的警察,你就要被追究责任。

第四十四章

胆囊手术患者在做完手术一个月内,基本都要吃稀软的食品并且一日多餐,不可以暴饮暴食或者空腹挨饿。刘文辉为了吃流食,兜里揣着一个在沿江乡抗洪抢险指挥部伙食点偷偷放起来的大馒头。为了防止馒头干硬,刘文辉用白色食品袋将馒头包了又包、裹了又裹,饿的时候就走到僻静处拿出来咬上一口。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刘文辉偷偷吃馒头的事情,还是让伙食点做饭的王大娘知道了。

这天早上,刘文辉喝完王大娘为他特调的小米稀粥,刚想乘着乡里的车到大堤上去。

王大娘从屋里一路小跑追了上来,心疼地说:“刘警儿,我昨晚才听别人说你刚做完胆切除手术。我儿子以前也做了胆切除手术,我知道恢复期的饮食很主要。可你怎么能吃大锅饭,吃干馒头呢?别傻了,孩子。以后你的消化系统会找你算总账的。”

消瘦得满脸褶皱的刘文辉笑了笑,说:“谁说我吃干馒头了?我这不是正常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嘛。”

王大娘拍了拍刘文辉鼓囔囔的警服上衣口袋,说:“乡干部都在背后说你是学习的榜样,还说你重伤不下火线。我一打听,才知道你刚做完手术不长时间,我就想起我儿子做手术时候的样子。可我看你除了面黄肌瘦外,吃饭和工作也不像个刚手术的人呢。你把馒头放兜里的时候我都看到了。孩子,对不起谁都可以,绝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胃,对不起自己的身体呀!”

刘文辉感激地看了看王大娘,说:“谢谢大娘对我的关心,大娘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说完。刘文辉就要走。

王大娘上前一把拽住刘文辉,从他的衣兜里将那个包得里外三层的馒头掏了出来,使劲一扬手,馒头被扔出很远很远。她埋怨地说:“傻孩子,以后你别吃这个了,你等着。”然后,王大娘就跑回了屋。

刘文辉看着王大娘的身影,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不知道好心的王大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朝大门口停着的车,挥了挥手,喊着说:“等我一会。”

捷达车上的司机隔着车窗,探着脑袋,说:“没事,你别忙,等你呢。”

这时,气喘吁吁的王大娘双手抱着个米黄色的书包,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刘警儿,这是保温饭盒,里边我都给你装了满满一下子小米粥,你每次不要多吃,勤吃几次。”

刘文辉看着王大娘手里装保温饭盒的书包,感激得差点流出眼泪来,心想:“多好的大娘呀!”

车开走了,王大娘还在大门口望着,她的心里得到了一丝安慰!

最近两、三天,天气格外晴朗,可沿江乡抗洪抢险指挥部却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几天内还有更强烈的洪峰经过。

一时间,狭小的大堤上运送抗洪抢险物资的车辆和人员开始稠密拥挤堵塞起来。

刘文辉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身背着王大娘送给他的保温饭盒,奔跑在大堤的各个堵塞路段。车辆众多并且都是超载的货车,人员复杂,天南地北的哪里的都有。可是,有些时候,为了抢路段赶时间,人们难免发生摩擦争吵甚至谩骂打架斗殴。比如,两车迎面行驶到狭窄的路段,有时候稍不留神,两个车的倒车镜子就会被刮坏碰掉。这个时侯司机们就开始互相埋怨争理,立时运送抗洪抢险物资的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吵闹声、埋怨声、汽笛声混杂在一起,刘文辉的身影很快就会出现在这些地方。他时而好言好语相劝、耐心地调解,他时而将迎面开来的大翻斗车拦住,让一些小型货车过去,时而指挥农民用铁锹将车辆碾压成坑的地方用沙土填平,时而和几个司机喊着号子推陷在泥坑里的货车。由于,刘文辉不懈的努力忙碌,拥挤堵塞的大堤畅通了,抗洪抢险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运到最需要的地方。

午休的时候,刘文辉没有回伙食点,一是他现在有王大娘送给他保温饭盒里热乎乎的小米粥,二是他觉得往返很疲劳,还不如在堤坝旁的绿色简易野营帐篷里躺一会休息好呢。

刘文辉在帐篷外,吃了一些小米粥,胃里感到很温暖很舒适,真是养人的小米粥呀,既不饿了,也不渴了。刘文辉收好保温饭盒,低着头,钻进了简易帐篷。好家伙,外边是火辣辣的太阳,帐篷内虽然没有强烈的太阳光,但烤脸呢,闷热闷热的。刘文辉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头扎到只有草帘子没有被褥的一张旧床上,睡着了。

下午,沿江乡抗洪抢险指挥部传达了上级的紧急会议通知,夜晚到第二天将有更大的洪峰通过,江水还要上涨。为了不再让沿江的广大群众遭受不必要更多的损失,上级要求参战的各个小组要立即动员沿江的群众搬迁转移到安全地带。

防汛抗洪工作最大的工作量是动员组织群众转移,与沿江、沿河群众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们被水淹习惯了,他们的主意最正,胆子最大,他们也确实舍不得多年来燕子垒巢式经营起来并赖以生存的家,他们更舍不得苦心积攒的全部家当。

接到上级下达的通知后,刘文辉主动和乡村组三级干部一起作住在江套围堰附近村民的工作,苦口婆心的动员他们转移,半天下来,他说的口干舌噪,筋疲力尽,好说歹说,总算说服多数村民同意了转移。但是,有两户养鱼户,说什么也舍不得扔下他们新盖起的砖瓦房和投进去十几万元的养鱼池,非要和房子同在,与养鱼池共存。

大家没办法了,把希望都寄托在做责任区民警的刘文辉身上了。刘文辉能让钉子户搬迁转移吗?

洪轩感言

人民警察人民爱,警民一家鱼水情。

三 月

掬一手消融的雪水

作一面镜子

送给你

让心灵之光

温暖你

笑意写在脸上

剪一片飘逸的云

作一对翅膀

送给你

让真挚之心

呵护你

恩爱随风飞翔

放一个风筝

愉悦你

思念的鸽哨

在蓝天上回响

多么喜欢你

三月

淅沥沥的小雨

一滴滴诉说

旧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