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金刚眼,佛陀给我们的无上之教导、最高之秘法!

2012年,潘麟先生在净土宗祖庭终南山香积古寺,讲授千古第一经《金刚经》。《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一书即由先生此次授课录音整理而成。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首次从生命科学角度,引领读者直探《金刚经》之本义,重新认识东方文化的内涵与本质。2017年1月,此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的金刚眼,佛陀给我们的无上之教导、最高之秘法!

这一品相当重要,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品读。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陀说:“须菩提,你是怎么看待如来的身相呢?你认为可以用身相来见如来吗?”这里的“如来”是指法身,不要以为“法”里面真的有一个有鼻子、有眼睛的身体,这只是个虚词。西方文化把神性看待成有形有相的存在,这个形不管是狗形、猪形、牛形,还是奇形怪状的各种形,总之它是有形的;而东方文化正好相反,不管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易家,都把佛性、神性看待成无形无相的。佛性者,法身者,般若者,同为一义,皆真理之别名也,皆生命之别名也。真理当然没有任何形色,真理遍在而又超越于一切形色。既然无形哪来的身呢?身一般意味着形状,故佛家所言的“法身”(如来)之“身”是一个虚词,千万不能着实地理解,一着实理解就不是佛法了。法身无身,因为法身无相故。

法身就是佛性、空性、般若。般若当然是无形的,就像智慧,你能说你的智慧是方形的,或是三角形的吗?这很可笑。智慧就是智慧,它既不是方形的,也不是三角形的。那它是什么形的呢?它是无形的。因为只有无形才能无限,一有形就有限,故而佛性是无限的。修行就是突破有形之限的“自我”,进入无形无限的“无我”。

修行就是要我们从“有我之我”进入“无我之我”,从“小我之我”进入“无我之我”,这就是永恒。

佛又名“无量寿”,“无量”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无法估量;“寿”是时间概念;“无量寿”实际上就是“永恒”之别名。永恒是无形,无形是无限,无限就包括无时间之限和无空间之限,宇宙之前它就存在,宇宙之后它还存在。佛性、般若是无形的,因为无形所以无限,因为无限所以永恒,因为永恒所以不生不灭,这就叫金刚。时间可以摧毁万物,那什么东西能摧毁时间呢?答案是:金刚,具体说就是佛性,它超越时空,超越一切,它是无限,它是永恒,它是不生不灭。

须菩提回答佛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果我们把“如来”看待成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凡有形有相的东西必有生死,无论它活到几千、几万、几亿年,总之,必有一死。时间是有死亡的,它死于黑洞。因为在黑洞中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宇宙中的黑洞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坟墓。如果连时间都有死亡,那么处于时间中的万事万物有没有死亡?一定有!

《金刚经》的金刚眼,佛陀给我们的无上之教导、最高之秘法!

那么什么东西没有死亡?非时间的东西,超越时间的东西,才可以不死亡,那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西方称之为上帝。上帝既创造了时间,又超越了时间,上帝是时间的母亲。所以,不仅不能以身相见佛性、如来、上帝,而且以时间见都不可以。

如来(此处的如来是佛陀的自称。因为佛陀是证得如来,即法身的圆觉者)所说的法身不是真的有一个身,只是随便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而已,你不要著相,“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有的经文在这后面还缀了一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故名身相”。意思是告诫我们脑子要灵活一点,说如来、法身这些词语仅仅是给一个名字、一个称呼而已,不要把这个称呼着实地理解。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佛陀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你别执著地抓住不放了,它仅仅是个称呼,起了个名字叫身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句话非常重要,是《金刚经》的金刚眼。《金刚经》共有五千多个字,你都可以忘掉,只有这几句话不可以忘掉,否则《金刚经》你就白学了。在人生中,在禅修中,在生活中的任何一时一处,仅仅是不断地默念和体悟这几句话,就可以获得究竟觉醒和无穷启迪。这几句话比那些最知名的咒语、真言等的威力不知要大上多少倍,它对我们这些后世众生们身心的加持力、净化力,是无穷尽的,是无以言喻的。

虚妄之“虚”是空洞、不存在的意思,虚妄之“妄”是妄想、幻觉的意思。“皆是虚妄”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指这些色、相,本身就是虚妄的,本来(从本以来)就是虚妄的。不管你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凡所有相,都是虚假不实的幻觉。第二个含义是表法,对象不是虚幻的,你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都不是虚幻的,是真真实实的,但你要作虚幻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观想成虚幻的,就是作幻化观。对修行人而言,不管是真虚幻还是假虚幻,你都将其想象成、看待成虚幻。无论这两种含义是什么,结局是一样的。佛家最重要的概念——空性,其实质就是超越性。超越性即空性,省称为空。超越什么?或换言之,空什么?就是超越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一切,就是超越整个的现象世界和天地万有。一旦超越之,这个现象世界就不能再迷惑我们,不能再误导我们,不能再束缚我们,如此,解脱和觉醒就是必然之事。

“若见诸相非相”也有两重含义。一个是你真的看到所有事物在成功地破除了各种虚幻以后的真相,是非相的。真理或先验智慧(般若)是没有任何形色的,即真理是没有相的,以“无”为相的。第二种是我不管事实上是真实还是虚幻,总之我不执著于你,超越一切相。这就是说不管对象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总之我不执著,我超越一切形、相、名、色,我的心灵,我的见地不执著、不住于一切形相之上。

再看众生,有的人打坐常常会看见佛来了,菩萨来了,各个都是金光闪闪的真实地出现在你面前,这些都属于相。你该如何应对?谨记《金刚经》教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什么时候才不是虚妄呢?“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佛性,简称“见性”。见性就成佛,这是包括禅宗在内的所有佛法的共同观点。怎样才能见性?去掉一切相,则见一切性;破除一切相,则见一切性。事物的真相谓之“性”,事物的真相就是无形无相,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如果你见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形无相的,你就见到了真相——空性,见到了一切存在的存在性,简称见性。

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东西方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印度教和道教等等都没有破相,都在各自的相中玩,你家是象头神,我家是太上老君,所有的神、所有的形、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有了佛陀给我们的这双“金刚眼”,就可摧破一切愚昧,摧破一切有形,摧破一切虚妄,显露终极真相——无相之相、永恒之相、空相。这就是佛法和一般的宗教、一般的世间学说的差距。

世间学说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形、各种各样的相中,不在此相就在彼相。还有人著书立说,非要区分太上老君和基督教中的上帝谁高谁低,类似于这样的书和文章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在佛陀的眼中皆属虚妄,皆属戏论。

《金刚经》的金刚眼,佛陀给我们的无上之教导、最高之秘法!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涅槃,见涅槃就是见佛性,见佛性就是见解脱,见解脱就是见般若……佛陀给了这句金刚眼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无论我们是求学还是求仕途,永远都不会再上当受骗。在我修行的这几十年时光中,看到很多可怜的修行人,面黄肌瘦,嘴中念念有词,思维跳跃古怪,几乎是修行了一辈子,就上当了一辈子。因此我经常劝他们:“你们别修行了,回家吧!”因为他们都落在了这样或那样的相中,玩得热火朝天、心神狂乱,玩得众叛亲离、六亲不认。这样的宗教信仰是很可怕的,最终把自己也弄得苦不堪言,不如早早回归常态,做一个正常人。

所以宗教也好,修行也罢,倘若没有明师,没有经典作指导,千万不敢盲修瞎练。一旦误入歧途,就会毁掉自己,毁掉家庭,乃至于毁掉社会。谁是明师?佛陀就是最好的明师,佛陀的话就是经典,依经而行一定不会出错。《金刚经》不仅仅是用来教导须菩提的,也是教导所有众生的,好好地听佛一句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佛陀给我们的无上之教导、最高之秘法,它像探照灯一样指引着我们的一生,使我们不会走弯路。

现在社会上文化思潮混乱复杂,各种思想学说你方唱罢我登场,真真假假都混杂在一起。如果没有一双金刚眼,你很难不被欺骗。那么这个金刚眼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用佛所发现的万物皆为空性之真理来见一切相,即可见如来,见佛性,见涅槃,也见上帝,这就叫“如理实见分”。

潘麟先生《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连载十二

关联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