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元芳,你怎么看?一句话带火了当年的悬疑电视剧《狄仁杰探案》,而在此之后各种描写狄仁杰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那么真实的狄仁杰到底是不是剧本中描写的那样呢?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 - 679),狄仁杰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据说一年内裁断羁押案件无数,涉及1.7万人,没有喊冤的。他甚至敢跟皇帝据理力争。当时大将军权善才和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唐太宗陵的柏树,高宗怒道,“这是让我当了不孝子,必须杀!”但最后被狄仁杰说服,免了他们死罪。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之后,在豫州刺史任上,狄仁杰恰逢越王李贞起事兵败,受牵连者有数千人。他向唐高宗上密奏,为他们求情说,多数人是被胁迫的,罪不至死。高宗于是下诏将他们悉数流放边疆。平定李贞之乱的,是宰相张光辅。他手下的将士恃功自傲,索取财务,狄仁杰不答应,并批评张。张光辅回朝后告了狄仁杰一状,使他贬为复州刺史、洛州司马。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上了宰相(其时宰相为多人)。武则天告诉他说,“你在汝南政务做得好,不过也有说你坏话的,你想知道是哪些人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做错了,我可以改;陛下认为我没做错,那是我的幸运。我不想知道是谁说了坏话。”武则天赞叹不已。之后,狄仁杰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而入狱。当时的惯例是如果一审问就认罪,大多便能免死。来俊臣说他谋反,他回答说:大周革命,什么都想换新的,我是唐朝旧臣,心甘情愿被杀戮,说我谋反没错。”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但狄仁杰并未坐以待毙。他向看守讨得了笔砚,偷偷写了密信藏在棉衣里,跟来俊臣下属说,“现在天气热了,请交给我家人抽出衣服中的棉絮。”他儿子收到衣服,取得密信,向武则天鸣冤。来俊臣慌忙伪造狄仁杰的认罪书。武则天召见了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说,“要是不承认,这时已经被打死了。”武则天问,“那为何写认罪书?”狄仁杰说,“我没写过。”武则天知道认罪书不是他所写,免了死罪,只将他贬为彭泽县令。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万岁通天年间(696 - 697),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动,狄仁杰被征为魏州刺史,契丹人没有再来侵犯。不久改任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卿光禄大夫,兼纳言,再任宰相。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狄仁杰每每劝武则天召回流放的儿子李显,立为太子。当时她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也在谋求被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绝。狄仁杰劝她,母子之情本来就比姑侄之情更为亲密,何况李唐仍是人心之所向,立李氏子孙,日后可以配享宗庙;立武家亲族,李家的宗庙就不会有你的位置。圣历初年(698),武则天召回了李显。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圣历三年(700),狄仁杰以71岁之龄去世。他向武则天举荐的人才,像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都是后来唐玄宗中兴唐朝的名臣。其中,张柬之更是密谋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一位重要人物。唐中宗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之后唐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所以狄仁杰又被后人尊为狄梁公。

资料、图片据来源网络,如侵删

美的时代城,做最懂你的智慧装修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