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國粹有什麼?你知道嗎?

國粹,是指完全發源於中國、起源於中國、並屬於我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共有20大國粹,這20大國粹是:

一、《易經》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最早是由伏羲創制(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伏羲所創的八卦稱之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後,又有神農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殷商末年出現了《周易》。由此可見,《易經》這部哲學經典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三位偉大始祖伏羲、神農、軒轅黃帝共同開創完成的。《易經》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歷史。到春秋時期,孔子為易經作《易傳》。《易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中國古代的哲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易經》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

二、老子的《道德經》

老子,是中國古代春秋末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或聃(因而人稱老聃),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共81章。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老子的《道德經》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非常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也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老子的《道德經》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老子為中國、為全世界所奉獻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財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繼伏羲、神農、軒轅黃帝之後,中國的高智慧聖人。老子也是世界最高智慧者。我認為: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從中國2500年前的老子那裡汲取智慧。

中國10大國粹有什麼?你知道嗎?

三、中醫

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中醫一般是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中醫也稱為漢醫。“中醫學”之中包涵“中藥學”,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的傳說,因此,中藥源於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藥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中醫的理論基礎和源泉就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中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基礎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這部偉大的中醫經典完成於距今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因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就是中醫的鼻祖。綜上所述,中藥和中醫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和軒轅黃帝。

四、中華衣裝(漢服或華服)

中華衣裝,也稱華夏衣冠,也就是“漢服”。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隨後各朝代的漢服雖有局部變動,但其主要特徵不變,均是以漢代為基本特徵。漢服(華服)是非常美麗的服裝,漢服(華服)最能體現漢族人儒雅內秀、神采俊逸、雍容華貴、美麗端莊的氣質。

中國10大國粹有什麼?你知道嗎?

五、絲綢(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絲綢(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而做出發明絲綢(養蠶繅絲織綢)這一偉大貢獻的發明家,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在5000多年以前,勤勞、智慧、聰明的嫘祖就發明了絲綢(養蠶繅絲織綢技術)。嫘祖作為中華第一夫人,與黃帝並列為“人文初祖”。嫘祖被譽為“人文女祖”。嫘祖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先蠶”,享譽海內外。嫘祖教民養蠶繅絲,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業,被稱為“蠶母娘娘”。由於嫘祖創造了絲綢文明,功高天下,自周代起就被尊奉為“先蠶”,民間尊稱為“蠶神”,愛稱為“嫘姑”、“絲姑”、“蠶姑”,歷來受到各族人民的無限崇拜。嫘祖“養天蟲以吐經綸,始衣裳而福萬民”,開啟了享譽中外的絲綢文明,澤被天下。韓國、朝鮮及東南亞國家都隆重祭祀嫘祖。西方國家認識中國是從認識絲綢開始的,因而最早稱中國為“賽里斯國”,即絲綢之國。嫘祖發明的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技術,堪稱在“中國四大發明”之前的“中國第一大發明”。我認為:絲綢,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絲綢,是人類最美麗的發明。

六、茶葉的種植培育加工製作技術、茶葉的飲用和茶文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這是世界公認的。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飲茶、種茶、製茶都起源於我國。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在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就發現了茶葉,並且知道了茶葉具有神奇的藥用作用。因此,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是中國的茶葉鼻祖。神農不僅是中國的茶葉鼻祖,同時,神農也是全世界的茶葉鼻祖。茶葉,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飲料,也是最具有文化內涵的飲料。茶葉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時尚的非凡魅力,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

中國10大國粹有什麼?你知道嗎?

七、瓷器的製做技藝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發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中國發明的瓷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中國號稱“瓷之國”,中國所製造的精美的瓷器,為全世界人民所喜愛。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中國被譽為是“瓷器之國”。中國的瓷器製造技術傳到世界各國,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也博得了“世界瓷國”的光榮稱號。

八、中國畫(國畫)

國畫,是中國漢族傳統繪畫形式。國畫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其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中國10大國粹有什麼?你知道嗎?

九、書法

中國的文字(漢字)起源,歷史非常悠久。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文字開始出現。傳說軒轅黃帝命令大臣倉頡造字,倉頡就發明創造了文字。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瞭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漢代的隸書,從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到了唐代,中國的書法藝術到達成熟,並且繁榮。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楷書也叫真書、正書、正楷。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所以稱為楷書。中國的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大書法家。其中,東晉時代的王羲之是中國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流傳千古,天下聞名。《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

十、古琴、中國民族樂器、中國民族音樂

古琴,也稱:瑤琴、玉琴、七絃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代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琴的創制者有“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絃之琴”等說,可以看出,古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絃琴。在中國古代,“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必修之藝。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遊、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孔子酷愛彈琴;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千古佳話;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古琴是最高雅的樂器。古琴十大名曲:廣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狂、關山月、瀟湘水雲、陽關三疊、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蘭。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