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黑狗

我父亲闲暇之余,跟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听我曾祖父讲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朝嘉庆年间我们隔壁村子的事儿。我们那个大村子是由八个村子组成的,早在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就已经混居在一起了。虽然我们本村人能分辨清楚哪个村是哪个村,但要是从未光临过的生人,你要跟他说我们那个大村子由八个村长组成他指定发懵。

我们村在最东头,和我们村相邻的是王庄。其实这王庄在明朝嘉靖年间也是我们村的,说是那会儿有个住姥姥家不走的,后来就落户在了那里,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如今也有二百多户居民了。故事说的这嘉庆年间,王庄有个诨号叫王二的小地主。王二家有七八十亩地,在那个农业至上的时代也算是过得比较富裕了。这王二有一妻一妾,五女一男。按理说该是挺幸福的了,可是王二并不满足,他想把把祖宗基业扩大,把全村的土地都买了成自己的。

民间故事:黑狗

当时我们全村也有上千顷的良田呢,要想全买下来就是当时北京城里的王爷也得紧紧巴巴的凑上几天。买下那么多土地可是个大数目,王二虽然有些钱但相对于买那么多土地的钱来说简直还是九牛一毛。那怎么办呢?最快捷最省事儿的法子莫过于赌了,这个虽然风险高但要是点子正了多快好省啊!于是王二就抱着巨大的希望,去了曹州府最大的堵场。

可没想到的是,大钱没挣着,王二带着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到了那里不一会儿就输的是一干二净。没挣着钱不说还搭进去不少,王二当然不甘心于是就想法子继续留在赌桌上誓要把钱捞回来。后来不知怎的,这王二突然就跟赌场的人争吵了起来。只见几个壮汉,三下五除二就把王二绑了起来。不一会儿就送到了官府。

到了官府才知道,原来赌场那帮人非说王二偷了他们的赌注。这王二哪会承认啊,咬死也不承认。

民间故事:黑狗

王二在我们村是个小地主,说句话还有几个人怕他的。但在曹州府(那时已经更名菏泽府了)里,那知府可不怕他。况且赌场也有一些官家的股份,所以王二有理没理照样都得吃那哑巴亏了。草草的过完堂,知府就判了个王二蹲大狱。并还强制性的让其家人送钱来赔偿人家的赌注。王二气急败坏,在去往大牢的途中突然发疯似的用脚镣踢死了一个衙役。

王二是个洪拳高手,有把子力气。发疯后的王二试图逃跑,但最终还是被后赶来的众衙役给逮了回去。这出了人命,后来那个知府心中一气恼又改判了王二斩监侯,也就是死缓。没有立即执行死刑,很明显知府大人是要让王二的家人花钱买命。都说金钱买不来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荒谬的看来。

民间故事:黑狗

后来王二的家人便接到了官府的消息,王二的儿子东拼西凑变卖了一些家当拢共弄了五百两银子。于是清点清楚后银子数量王二的儿子便马不停蹄的奔曹州府去了,也不管天色晚不晚了。但是王二的儿子上路还没走多远呢,就发现他们家的那只黑狗也跟着他一起来了。那只黑狗虽然不是什么名犬,但王二非常喜欢它。王二的儿子也是怕黑狗弄丢了,所以就下了马往回撵。王二的儿子撵了一下黑狗往回跑了一段距离,王二的儿子以为黑狗就那样回家了于是继续赶路。

可是王二的儿子走了一段路后,一回头黑狗还在偷偷的跟着他。王二的儿子就十分生气,于是又下马往回撵。就这样有三四回吧,最后一次王二的儿子干脆从路边折了一根树枝誓要把黑狗撵家走。最后黑狗是在王二的儿子的驱赶下不见了踪影,但等到王二的儿子马不停蹄赶到曹州府找了家旅店睡了一夜第二天准备去赎父亲时,却发现自己的那五百两银子掉了一多半。

民间故事:黑狗

王二的儿子当时就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好像天空都要塌了下来了。王二的儿子正在发呆之际突然想起来了昨晚黑狗的事儿。他转念一想,黑狗在王二的驯养下颇通人性,昨晚死乞白赖要跟着王二的儿子肯定有事儿。

于是乎,王二的儿子又骑上了马沿着来时的路去找找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那条道儿是个官道,每天人来人往的,王二的儿子去的时候并不抱什么希望。但在他一路边走边找下,在一处不太茂密的草丛中王二的儿子看见了自家的那只黑狗。王二的儿子找到黑狗时它已经断气了,他捏着狗的耳朵把它提了起来。在狗的尸体下王二的儿子昨晚丢失的银子如数在那儿。

民间故事:黑狗

这时王二的儿子泪如雨下,后来从大牢里救出了父亲后,专门给那只黑狗找了块干净的土地买了口棺材把它埋葬了。并且还用一块小石头给它刻了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义犬。

那块石碑在民国二十年时还在,后来就不翼而飞不知所踪了。民国二十年我高祖父从济南回家省亲时还见过,我曾祖父尚有一些记忆。再晚一些的后人均不知道了,就是有耳闻的也是听老辈人讲的。我是八零后,除了钱我们这辈人对此就更无什么兴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