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1909年新西蘭物理學家盧瑟福發現,原子中的大部分空間是空的,99.9%的質量都集中在其中心的原子核內。原子核的直徑約為原子本身真徑的10/100000。


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一團物質中的原子能被很緊很緊地擠壓到一起,原子核被迫相互接觸,那麼這團物質的直徑,就會縮小到只有原來直徑的1/100000。

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地球被壓縮成為一團原子核,其中的所有物質,就會被擠壓成一個直徑只有128米的球體。如果太陽也受到這樣的擠壓,它將成為一個直徑只有13.92公里的球體,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所有質子都帶有正電荷,並會相互排斥,因此不可能。

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把一百個以上的質子集合在一處,然而中子是不帶電荷 的,在適當的條件下,無數中子能夠積聚在一起而形成一顆中子星。如果太陽一旦變為一顆中子星,它的全部質量將會被擠壓成一個直徑只有,現在直徑的十萬份之一的球體。
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或者說將成為一個體積只有現有體積的1千萬億分之一的球體,這樣一來它的密度將會是其現在密度的1千萬億倍。太陽目前的總密度是第立方厘米1.4克,如果它一旦變為中子星,它的密度就將成為每立方厘米重14億噸。這就等於說,中子星上的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達14億噸。

中子星每一立方厘米物質重14億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