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瀋陽的東北口音沒有長春重?

明月幾時有

剛才寫了很多,但是發現寫的很囉嗦,所以總結了一下!只供大家參考吧!

首先我是土生土長的八零後瀋陽人,祖上幾輩兒都是瀋陽的,十六歲前也沒發現啥口音重不重的,覺得自己說的就是普通話,直到上高中,因為教委要求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才能上崗任教,所以,頭一次發現原來我的口音和普通話是有差別的!

後來,高中畢業去了北京上學,因為當時瀋陽的高中強制普通話教學的風口浪尖上,所以,我們那波學生相對我們父輩那代人來說,基本上沒有東北口音了!不過到了北京,當接觸了除了瀋陽地區以外的東北同學才發現,原來瀋陽的東北口音是那麼特殊!有人都把我們的口音歸為東北話,但作為瀋陽人來說,還是很快的被其他東北人認出來的!

雖然東北話的內部含義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實際上瀋陽的東北口音在語言學中真的是一個獨立分支,是“東北官話”下“遼瀋片”中的“瀋陽話”!作為小分支來說差別還是有點的,比如“咱們”這個口語詞,在我的親戚裡也有說“俺們”的,舉個例子“俺們堡(pǔ)子裡......”,但是我接觸的其他東北人用“咱們”比較多!尤其吉林黑龍江那邊!瀋陽這邊兩個詞都會聽到,瀋陽的東北話受關內的一些方言影響較多,所以還是比較特殊的!

所以,提問的老鐵你可能也是瀋陽人,或者你是外地人,但接觸的都是我這樣的80後或者再比我小的一些朋友,感覺上我們的口音輕一些,其實原因很簡單,瀋陽人比較直爽,給外人的感覺都是氣場強大(hěi社會大哥),也被其他東北以外的人誤解,黑化!往往壓制東北口音會更讓接受罷了,如果接觸時間長了就會“原形畢露”,瞬間切換一嘴“東北大碴子”!


悠念樹莓派

曾經看過湖南衛視某綜藝節目汪涵總結的很有道理,如果你認識三個東北人,聽著特別像東北話的是遼寧人,聽著感覺像東北話又叫不準的是吉林人,如果聽著不像根本東北話的是黑龍江人。

東北口音其實挺複雜的,遼寧瀋陽及其周邊,因努爾哈赤定都盛京,今瀋陽,城市形成較早人口密集,同時受滿族語影響,形成了正統的東北話,俗稱大碴子味,學名東北官話。遼寧口音又不盡相同,遼南,營口大連一帶,口音俗稱海蠣子味,偏向山東口音。遼西口音錦州葫蘆島一帶,說話尾音聲調高,典型例子,鄉村愛情中王大拿口音。真正的東北話主要是在遼寧省。

吉林黑龍江氣候寒冷,早期人煙稀少,因闖關東而多了一些人氣,闖關東大部分來自於山東省,一部分河北省,口音更偏向於河北山東口音。東北口音是越往北越輕,吉林人東北口音比遼寧省輕,如果說黑龍江口音幾乎不是東北口音,黑龍江大城市口音近乎普通話,分的清平翹舌,口音特別輕,部分偏遠地區世代相傳仍然保留著濃重的山東口音,甚至比山東本地的山東口音還要重。

東北口音由北向南加重,瀋陽比長春東北口音更重。


lookMaybe

不知道提出問題的這位朋友你是哪裡的人,具體位置我是說不出來,但是感覺你應該不是東北三省的人。因為從你的問題中就可以知道,關於我們東北這片區域的口音問題,按照我個人對於口音的理解,這三個省份人們是否具有口音,以普通話的標準程度進行排列的話,哈爾濱普通話的標準程度大於吉林,吉林大於遼寧。我是在黑龍江省會哈爾濱上的四年大學,在家鄉這邊吉林四平的時候還會聽到東北味特別濃重的東北話,平時自己跟家人朋友之間說話也都是有點東北味的,但是我個人感覺這種情況在哈爾濱的時候就不那麼明顯了,雖然大家也會說幾句東北話但是幾乎已經算是接近普通話標準了。同樣是東北三省之一的遼寧省口音則是經常被大家戲虐的說成是海蠣子口音,尤其是營口跟鞍山那邊,海味兒東北話賊重。以上就是我對這件事情的個人看法了,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長春那些事

東北人都說東北話只是發音,語氣各不相同。從山海關一直向北到哈爾濱。說話。北京人比較重有很多人認為他是標準的普通話。但又夾雜著一些東北土話。給你聽了比較文明語氣比較輕向南到長春說話的語氣就比哈爾濱中。東北的口音也相對比較重。再往南就是瀋陽了語氣就更加重了而且加砸著很多山東口音語氣非常重而就在瀋陽也分好幾片。月,皇姑區最為重那才是真正的瀋陽話有人說和哈爾濱人吵架。不和瀋陽人說話說明了瀋陽人說話語氣重。大嗓門兒容易把人給嚇著也有人說哈爾濱人受河北人影響瀋陽仁壽山東人影響那長春人就是兩盒水到底是誰?是正宗的東北話都是都是東北人都說的東北話


手機用戶3739907375


竹帛流芳

只要你來過東北三省,走過東北各地,才能搞清東北話的統稱,不要認為以趙本山小瀋陽為代表的語音,是瀋陽話,是東北話,其實他們是接近吉林的遼北話,和吉林的四平接近,東北的標準語言是東三省都能聽懂,而不用解釋就能聽懂,而從北到南,黑龍江的語音好聽點,而哈爾濱的音質好,好象接近普通話有著東北詞彙話,一聽就是東北話,而吉林只要一開口,就能分出是吉林特有的東北話,但是吉林接近遼寧的地區,語言誰也分不清,那是遼寧那是吉林,而靠近黑龍江又和黑龍江的語言分不清。最複雜的是遼寧話,最有特色的是話,瀋陽話也是東北話的代表,語氣直硬突出東北話的所有特點,而遼南地區越往南逐漸就接近山東話,到大連就完全是膠東話,而遼西也是接近山海關時就和河北話接近,所以說什麼是東北話,沒有統一的口音,但詞彙相同,百十里地的差距很大,也就是百里不同音,只是關里人聽不出來,但只要是自己家鄉人,都能區別誰是什麼地方的人。


P夕陽無限

容我胡扯一回。

瀋陽口音往前推三百多年看看都是什麼人在使用?答案:大清皇室及滿清貴族。

三百多年前的瀋陽,有那麼一群人,站在地圖前激揚文字指點江山。

努爾哈赤:你們說說,崇楨那犢子玩意現在想幹啥呢?皇太極:姆們知不道啊,要姆們說,管他想雞毛?直接整他個熊孩子就完了,跟丫廢什麼話。

多爾袞:崇禎殺袁崇煥這事整的太磕磣,不銷他不會老實,大夥瞅瞅,這陣子把他得瑟滴!

皇太極:崇禎這事整地太埋汰了,姆們啥也不說了!

努爾哈赤:那大夥核什核計,從哪噶啦下手好。

聽聽,這都是大清皇帝的瀋陽話,長春能和瀋陽比誰更官話嗎?

以上文字純屬扯犢子,和提問者一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大清完顏丹

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問題總是帶著錯誤的預設。比如這個問題,可以問瀋陽和長春相比哪裡的東北口音重。但是題主卻斷言瀋陽的東北口音不重。真是詭異。

但凡熟悉東北各地口音的人都能明確感知到瀋陽獨特的方言口音,包括字音和語調都富有特色。但是在長春,口音問題就不突出。

從城市歷史來說,長春原先是偽滿首都,居民來源非常複雜。解放後又按照科研和文化城市進行建設,還有一汽這樣的大型企業以及長影這樣的文化單位,可以說集中了全國各地的人。人的來源決定了當地的口音,結果跟題主說得恰恰相反,長春的東北口音弱於瀋陽。


AudioSpectrum



餘生有你更精彩69

東北三省都說普通話,要說口音最接近標準普通話的當屬哈爾濱,但只限哈爾濱市內,吉林口音帶有鄉土氣息,和鐵嶺、東風一帶口音比較接近,全省區別不大,但通化、白山、延吉除外,通化白山接近大連話。遼寧口音就複雜了,瀋陽市內和郊區都有區別,撫順離瀋陽才四十多公里,口音差別巨大,大致是瀋陽一種口音,瀋陽郊區一種口音,撫順一種,鐵嶺一種,鞍山、遼陽一種,本溪一種,營口、大石橋一種,大連、瓦房店一種,丹東一種,盤錦一種,錦州、黑山一種,朝陽一種,趙本山小品用的就是鐵嶺口音,電視劇鄉村愛情裡用的是遼西朝陽口音,所以遼寧口音是最複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