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說,再不準備高考志願填報,就來不及了?

再過不久,大部分地區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將正式推開帷幕,如何將高考分數變成一份滿意的錄取通知書,填好高考志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家務必要提前收集院校專業信息,瞭解最新政策變化和錄取規則,並對自身實力、興趣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最充分的準備進行高考志願的填報。

但是,由於高考志願填報自身的複雜性,能謀劃好志願畢竟是少數。因為成年人解決問題,主要依靠其固有的經驗、閱歷及社會關係,而志願填報對於絕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是第一次,那種準備用幾天時間就搞定志願填報的想法,是極不負責的,且容易出現失誤。高考志願填報沒有試錯的機會,否則代價太大!

況且還面臨著四大因素的影響,需要尤其注意:

1、判評大學的指標及方法已發生巨大變化

現在的高三家長很多是在90年代上的大學,當時的大學有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之分,但差別不明顯,都是國家包分配,大家的工資也都基本一樣。當時重點大學畢業的進國家機關、大型國有企業,普通大學畢業的進市機關、市屬企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大家的事業各有千秋,差別不大。但目前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大學有了一本、二本之分,還有提前批,即使一本的學校還分985大學、211大學、雙一流大學等。

為什麼大家都說,再不準備高考志願填報,就來不及了?

本地一本招生的學校,在外地可能是二本;本地的二本,也可能是外地的一本學校。專業學科選擇涉及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地班等指標,有的學科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有的是二級學科授予權,有的名牌大學開設的專業竟然也沒有博士授予權,甚至趕上這屆學生畢業時,當初的專業已經取消招生了。

現在選擇的大學、專業對今後就業、考研、出國都有影響,這是我們孩子人生規劃的第一步,而不僅僅是挑幾所大學、選幾十個專業那麼簡單。我們看到的高考失敗好像就是復讀,這只是顯性的,還有隱性的,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65%以上會覺得大學不合適或專業選擇不合適,有的孩子一入學就後悔了,有的到大三、大四的時候才明白。

2、時代不同,高考志願填報也越來越複雜

平行志願報考風險雖然降低,但填報不合理照樣沒學上,以下因素會影響錄取結果:

(1)錄取規則。被高校提檔的考生,不一定100%錄取,對錄取規則不瞭解,專業梯度不合適,且不服從調劑的,會被退檔;

(2)梯度。雖然有多個平行志願,但如果院校梯度不合理,再出現所報院校排名上漲的的情況,即使高分考生照樣有可能落榜;

(3)排名理念。如果當年考題容易,大家分數普漲,部分家長會盲目自信造成高報,即使多個平行志願也可能同時落榜;反之,高考題難的時候,會造成很多家長低報。

3、家長對高校專業設置認識模糊,存在很多誤區

有的家長認為金融學、計算機屬於熱門專業,盲目地給孩子填報這些專業。其實,這些專業的基礎是數學,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不理想,就讀這些專業會很吃力。

為什麼大家都說,再不準備高考志願填報,就來不及了?

此外,熱門專業並不一定是優勢專業。比如財經類、金融類屬於熱門專業,北京化工大學招收這兩類專業,招收的分數也不低,其實該校的優勢學科專業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這兩個專業雖相對冷門,但就業非常有優勢,薪金待遇和發展前景都很好。像這種類似的專業設置和專業就業前景,家長往往不知情,這就需要提前為填報志願做足準備,只有做到心裡有數,志願填報才能摸得著門道。

4、按“分數報志願”可能導致選擇失誤

大學是按排名來錄取的,不僅一本、二本線是由排名來劃定而最終得出批次線,高校在招生時也是以排名來劃定投檔線和錄取線。高考試題的難易每年都有變化,不同年份的分數沒有可比性,單純的考生成績是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的。家長如果以“分數報志願”,可能會造成定位的不準確,有時出現偏離甚至嚴重的失誤。

一些高校錄取還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影響當年的錄取排名。往年的錄取數據你不會一兩天就弄明白,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研究,這樣才能報得科學,你還有可能“中大獎”,低分進入名牌大學。

高考志願規劃專家藺志鵬 簡介

為什麼大家都說,再不準備高考志願填報,就來不及了?

▲藺志鵬 學霸高考首席志願規劃專家

藺志鵬是國家高考規劃高級認證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學霸教育創始人,內蒙古高考資深媒體人,內蒙古高考頭條特約撰稿人,獨創四維一體報考模式!從事中學生學業規劃志願填報十餘年幫助上千家庭解決志願規劃的困惑,在各高校為大學生提供職業規劃以及培養規劃師不計其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