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里面为什么袁朗这个角色特别受欢迎?

文华2256199798

因为袁朗跟许三多很像,自始至终,他都是最懂许三多,最懂“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出来”步兵精神的人。

当七连被解散,高城愤怒地一次次踢掉许三多手里的扫帚,对着他吼:你懂当兵的这份尊严吗?

高城错了,许三多是唯一一个懂且践行步兵精神的人。正是因为这个,袁朗才看上了他。在许三多守了那么长时间军营之后,袁朗把他招进了老A。

很多人都认为老A是最拽的部队,里面全都是军官,最低的也是尉官,不太相信他们会懂许三多的生存哲学。经过前期的集训,连许三多也不相信了。他觉得这里很冷漠,很不适应,甚至一段时间里,他很庆幸伍六一没来老A,他怕伍六一见到这样的老A,会失望。

许三多也错了,他最终会发现,袁朗是最懂他的人,老A也是最适合他的部队。

说袁朗最懂许三多,并不是因为袁朗在考核成才的时候,说出了钢七连的那六个字。说出那六个字很容易,只要有心总能记住,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到。

步兵的成长跟这次不打麻药的手术很像。没有人给你止疼,没有人告诉你终点在哪儿,只有一道命令:扛下去。然后步兵就那么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痛苦都自己咽了,只留下脚下的路。

也许他们会受到奖赏,比如那个护士最终嫁给袁朗做老婆。但步兵就是步兵,再多的奖赏之后,还是得往下走,他们的任务就是走下去。

别人觉得老A靠的都是高精尖的装备,靠这些就可以轻易击败普通部队。袁朗心里没有这种误解,作为老A的中队长,他很清楚老A的定位,除去装备、军衔,他们依旧是一群步兵。

成才去而复返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最终让袁朗对他刮目相看。

“飞机最后会被击落,战舰最后会被打沉,一场真正惨烈的战争,所谓的高尖端武器都会很快耗尽,战争最后还是人对人的战争。特种兵和步兵都是用人的基本在对抗复杂和残酷,特种兵和步兵都是没有最后的兵种,因为都是到了最后还在坚持的人。”

这是钢七连的逻辑,同样也是老A的。袁朗很看重这一点,这是他内心深处对老A的唯一解释。

根本没有军官组成的特种大队,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老A就是钢七连,袁朗跟高城没什么两样。高城最后才明白,而袁朗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所以他才最看重部队的基础:士兵,像许三多这样的士兵。

他喜欢许三多,很照顾许三多,因为他也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甚至做了中校之后他还没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士兵,这让他很可爱。

钢七连遭遇大败的那场演习中,老A大队长跟高城所在团的团长讲自己胜利的秘诀,他可以跟自己每一个士兵连接,他们是一个整体。

袁朗完美继承了这个秘诀,不论军衔,不论年龄,不论学历,他跟自己的部下打成一片,尊重每一个士兵。在他们面前,他可以尽情展现自己,像个孩子一样,因为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这是袁朗最可爱的地方。


林二走江湖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算的上是国产剧中比较经典的一部了,当时的收视率和话题热度都是居高不下。

几位参演的演员们如今也都成了实力派好演员。像是著名导演陈思诚,实力演员张译,影帝段奕宏,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宝宝”王宝强,“大黑牛”李晨等等。

看完电视剧之后,很多观众都非常喜欢这几位演员,尤其是段奕宏饰演的袁朗。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人物很丰满,演员表演也非常好。大家喜欢她的原因有很多,这里简单说几个。

首先,30岁做到中校级别,身怀各种绝技,军事能力、体能一流,非常接近美国大片里特种兵的形象设计,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袁朗优秀到是几乎每个军人梦想成为的人。

同时,他很神秘。《士兵突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角色过去的一些介绍,但是袁朗几乎没有,没人知道如何的训练才能成就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军人。他的思想更为丰富,没人能猜得到他到底在想什么。

其次,他真的太酷了。作为在电视剧都过去1/3才出场的角色,瞬间就成为新的核心,将观众的目光牢牢吸引。他的能力卓越,此前我们看到成才的优秀,但是这在袁朗眼里根本不堪一击。

他向许三多抛出橄榄枝,又在后续的训练中无情地捏碎他的单纯。那样画着迷彩的脸上,原本写满了对许三多的期望,在训练中他冷酷、尖酸刻薄的话语甚至让我们觉得判若两人,他太不现实,太不接近“人”了。

袁朗其实是大家都想成为的人,能力强,敏锐。但是这类角色往往不会是我们喜欢的,袁朗之所以能被喜欢,是因为在他坚强的外表下,是包容和善良的。战场上你会无比信任这个人,他甚至会舍命护你周全。

你能力有多强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拼尽全力保护周围的人,保护这个国家。


独狼映画

《士兵突击》演得好,首在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军营人物形象,其中袁朗这一特种部队的队长就很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在他的眼里,再出色的部队官兵,也是南瓜,实在太牛气了,只是观众想知道,是不是只活在电视剧中,现实的军营,特种部队,是不是一样的?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有的,牛气十足的牛人,现在正有不少,这是个人见过的,惜之太少。部队都像他这样搞法,兵不好带,折腾未几,吴哲同志就不服嘛,直接对抗,好在袁朗一个转身一顿金钢威猛,才弄得老吴没话说,不然的话你看看,结果会是什么。和平年代部队过惯了熟适的营房生活,正该有袁朗这样的出来弄弄,他们以军队战法训法改革者的实践者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马上就有天地一新的感觉。现在分成三个题目,对照电视剧情,且略作探讨,以供参考。

特种兵是否炼狱一样?袁朗身经战火,训练方式酷毙了,不经请示说话要扣分,使用质疑的语气报告扣分,总共一百分呀,来自各部队的队员,都会珍惜部队荣誉,退回去丢不起这人,以此做牵引,打压其不合特种兵要求的个性,单兵战术素养要重视,这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精神品格也要重视,过去只是教育,然教育并非万能的,必须赋予一定的形式,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个袁朗教官注意到了,只是如袁朗者几希,不惜留下战友感情裂隙,大胆去塑造精神品格,认真负责,你知道,部队没有奖金,如果说爱国情怀如斯,那么这样的教官,领导人喜不喜欢?所以对照现实,电视剧只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展开,现实恰恰是所应努力的。现在特种部队课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训练艰苦,不合格者要汰弃,这是对的,外军都如此,只对国家负责

袁朗的世界依旧精彩。不是说不行,他这种方式育训育人,与现实至少格格不入,如成才大有人在,都活得逍遥,淘汰他根本不现实,或说完全不可能,他有过硬的素质,他会来事很聪明,但这样的人不如许三多,许三多才是特种部队真正想要的士兵,有团队精神,苦炼苦干,人生只有一样事,他忠诚的品格,史今是这样的人,武汉的团长是这样的人,包括他挺牛气的连长,是精神的感召,是自卑的他最大鼓励,因此他绝不放弃,百折不挠,是他感动了袁朗,使他成为死老A,他这样的人,生下来唯知一样事,绝对忠诚,忠诚于自己,忠诚于战友,也知道忠诚国家。所以许三多就是一条路,任你再怎么折腾没问题,他认定的事定能达成目标,只是一样,太笨。笨有笨的活法,这就是电视剧要告诉军营的一个道理,唯有如此才能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军营大学校,啥人都有,五光十色,许三木的成功绝非偶然。是以我说军营世界曼妙着呢,袁朗的活法与训法自有生存空间。

一声令下令行禁止。纪律是部队的生命,否则一盘散沙一切无从谈起。袁朗的理解与南瓜们自不一样,行与不行都得执行,纪律条令头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治军的基础,袁朗这样的人被提拔到这样一个位置,权力可以无限被放大,准许你申诉,但先执行了再说,这就是特种部队不一样的地方,不下一点狠功夫,特种部队训练质量提不高,必须严进严出。不讲感情只讲原则,但终极目的是一条,任你如成才,没有集体精神,一样不合格。也许你年轻,也许你不懂,不过这种骨子里的玩意,

偷机取巧,偷奸耍滑,与部队培养目标格格不入,可以看出袁朗台词虽活泼,要而不繁,但骨子里的传统都一样,成才这种人,是人都看不起,有点小势利,如果我是教官,也会选择不要他,这是大家的共同,是有文化传统的。所以不是真空的世界,此剧虽有袁朗,总有现实的影子于其中,这就是此剧突出的地方,难怪人人都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