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小伙开发“看得见”的声音
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 当时父母想把他送到聋哑学校,但被他拒绝了。由于他天资聪颖,可以通过看板书和教材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上初中时经常考班上第一。
2011年,石城川高考中考出560分的高分,超出四川省理科一本线41分,被暨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录取。大学期间,他获得学校“自强不息”之星,还获得了中国大学生十大感动人物提名。
2015年毕业后,石城川在一家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语音识别技术。他意识到,这是改变听障人士命运的一次技术革命。“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要把这个技术用来帮助听障人士沟通。听障人士不能在听不见声音的同时还成了哑巴。”他试着求助国内外知名智能软件企业来开发这类产品,但无一例外被拒绝。他分析说,主要原因是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明朗,企业不愿意冒险。
后来他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有一位研究生叫陈国强,他对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十分精通,曾获得美国数学模型比赛一等奖。当石城川找到陈国强,把他的想法说了之后,两人当即一拍即合,决定共同研发技术产品。
2016年4月,音书团队正式入驻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租房、水电费对于石城川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华南理工大学校方得知此事后,免费为他们提供了场地、十多台电脑等办公设备,还配备指导老师。
已帮助20万听障者“听见”
而硬件方面,石城川开发了智能眼镜。他在谷歌眼镜的概念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智能眼镜,人说话的时候,智能眼镜把语音翻译成文字,投影在虚拟屏幕上。目前已经申请到了专利,实物产品很快就会投入市场。
另外一部分硬件是蓝牙耳机和蓝牙麦克风。“我们的麦克风能更精确的捕捉说话者的声音,提高语音转换的精确度。” 石城川说,系统不但支持普通话和英语,还支持四川话、粤语、河南话等方言。文字与语音基本上可以做到同步,在日常噪音环境下,如果说话者语音标准的话,准确度高达95%。2017年“音书”APP上线以来,已经拥有20万用户,帮助他们与正常人沟通。
在所有功能中,最让石城川得意的就是语音训练功能。石城川说,由于听障人士,尤其是重度听障人士,常年生活在无声的环境中,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学说普通话,也不知道自己的音量是否过大,发音是否标准,所以,很多听障人士即便开口说话,也会吐词不清、发音不准,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石城川也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讲话时控制不好音量,开口说话时音量很大,引来旁人一阵错愕,或者普通话不标准,含混不清,让人不知所云。而有了语音训练功能,听障人士,包括失聪者,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提升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一般只要通过半年的系统训练,普通话水平就会有显著提高。
年内有望达到100万用户
后来他又去学习手语,如今,手语他基本上能掌握,但使用的机会却不多。“因为手语只能在双方都会手语的情况下才有用。我会手语,你不会,那我俩照样没法沟通。而我的目标是要让听障人士和健全人也要能交流。”无奈之下,石城川只能寻找新的技术手段,这才有了音书科技。有了这个软件后,他和其他人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了,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用手语,手语慢慢也生疏了。
去年,“音书”获得了全国第二届移动终端创新应用大赛第一名,还得到了顺德创新创业基金会30万元的资助,帮助石城川暂时度过了资金难关,团队现在正在等待天使轮投资。“科大讯飞也给了我能很大的支持,今年分了几个批次投资我们,还占了我们3%的股权。”
但石城川坦承,现在还没有找到明晰的盈利模式。虽然有20万用户,但相比2700多万听障人士的庞大群体还是太少了。并且,他的APP是免费下载的,功能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只有语音训练功能,收费9元/月,但这种小额收费,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但他看得很开,并不担心项目的“钱途”。“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创业前几年都是不可能盈利的,包括京东,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盈利。所以,我现在首要考虑的不是盈利,而是先把平台功能完善,把用户聚集在一起。即便不赚钱,我们也为听障人士走进社会,和正常人沟通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石城川说,接下来他希望通过更多线下活动来做会员拓展,上个月,他就举办了多场口语康复活动,推广软件的普通话练习功能。同时,向会员精确定制一些产品,比如助听器、耳蜗。“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把听障人士聚集在一起,我们的核心功能还是为听障人士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然后再根据他们的经济情况,推荐他们去安装助听器和人工耳蜗。”
他的目标是,今年年内音书的用户数量能突破100万人。在他看来,音书相当于听障人士装上了“耳朵”。
让听障人士也能“说上话”
自从有了音书之后,石城川感觉自己整个人的气场都发生了变化,说气话来也更有底气,不像以前那样心虚。他说,起初他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这让他很自卑,信心不足,在人多的场合都不敢开口说话。后来,通过音书的在线矫正和训练,他的普通话逐渐进步,他逐渐敢大胆开口说话了。“这个平台可以让听障人士更加自信,它让残障人士走出封闭的世界,和周围的人沟通。”
而来自听障人士的正向反馈更是让他备受激励。不少听障人士给石城川发来感谢信,讲述音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很多听障用户评价音书:“翻译速度很快、准确度很高。”“让听障者能打电话,听见别人说什么,太伟大了。”“让我们和健听人不再有沟通障碍。”
许露露是去年入职音书团队的一位聋哑人,她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有经验,在得知音书项目后,辞去了杭州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加入了音书团队。还有远在美国求学的听障人士担任志愿者,并希望毕业后能加入音书团队。这些温暖的举动,都让石城川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他的团队拓展到十多人,其中有6人专职,包括两名听障人士。
石城川出席过几次会议发现,音书系统在会议中可以派上大用场。他自己参加过几次会议,因为现场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他完全不知道别人在讲什么。这让他有些无奈。他说,如今马路上有盲道,酒店有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洗手间,还有斜坡供残障人士的轮椅经过,但是专门针对听障人士的无障碍措施基本没有。
“如果会议现场有听障人士的话,下载一个APP,再在会场放一个大屏幕,就可以直接将与会者说话的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上了。”石城川说,他希望和政府合作,通过语音识别来代替速记,作为听障人士的信息无障碍设施。而使用这个系统,比请速记员或请手语老师方便多了,价格也更便宜。“我们听障人群最大的障碍是获取信息,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信息无障碍。我希望相关部门,比如残联能首先支持听障人士的信息无障碍通道建设,现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了,操作起来很容易。”石城川说,他希望把语音识别作为一个常规功能普及开来,让全世界的听障人士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接收信息,让听障人士和健全人也能“说上话”。
閱讀更多 廣州日報人物在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