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6月9日,由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主辦的“尋找客車行業發展新動能暨《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啟動會”在福建廈門召開。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會上,參會代表對《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大綱進行了研討。據瞭解,該標準為中國公路學會團體標準,由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主編,計劃於今年6月底—7月底面向全國廣泛徵求意見,並擬在今年11月正式發佈。

規範景區用車市場,加速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

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推動下,客車行業飛速發展,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包括公交客車市場透支、公路客車需求萎縮以及人民幣升值帶來客車出口效益下滑等,嚴重阻礙了客車市場的發展。而旅遊景區車作為客車發展的新興領域,或將成為客車業發展的新動能。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評價中心標準規範處處長馬新博士

會上,中國公路學會科技評價中心標準規範處處長馬新博士介紹了團體標準的意義、嚴謹性以及標準工作流程。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秘書長鬍選儒介紹了景區車相關標準制定的必要性、及時性和可行性。他表示,標準制定一是因為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如果每個A級景區用車僅以50輛計,景區車的市場需求至少會超過35萬輛。二是旅遊景區經營模式的需要,限制社會車輛不僅有利於景區管理,保護景區資源,而且能夠有力保障景區、旅遊公司以及導遊的穩定收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杜絕各種“黑車”、“黑導遊”。三是旅遊景區交通事故頻發。四是旅遊市場存在隱患,目前的景區車輛品種繁多、五花八門,大巴、中巴、公交車、麵包車以及大量的低速電動車,安全性、動力性、舒適性參差不齊。同時旅遊景區觀光車由於缺少指導性的法規依據,市場缺乏統一管理,存在車型選用混亂、配置參差不齊、廠家低價減配等亂象,給繁榮的旅遊市場埋下了安全隱患。哪種車輛能夠跑旅遊客運,哪種車輛能夠做景區運營,急需規範。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秘書長鬍選儒

據胡選儒介紹,該標準是我國對景區車評定技術等級的第一個標準,標準的發佈實施將填補技術空白,規範景區用車市場,引導國內客車和敞篷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追求產品技術進步,大幅提升我國景區車的安全性能,增強出行民眾對景區車安全性的信心,有利於旅遊市場的健康、繁榮發展。同時也響應了國家政策,將加速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

旅遊客車是促進客車業發展的新動能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在做“2018年上半年客車市場發展形勢、出現的問題以及下半年客車發展趨勢判斷”的專題報告時表示,2018年1—4月份,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重點關注的50家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和2016年相比(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客車處於政策等待期,市場嚴重失真,因此同比增幅無參考價值,與2016年上半年銷量相比更為客觀),總銷量下降了21.84%,其中座位客車下降了19.97%,公交客車下降了30.61%,校車下降了31.77%。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

他預計2018年5米以上客車銷量約24萬輛,同比增長9%左右,其中,座位客車總銷量10萬輛,同比增長15%左右;公交客車總銷量10萬輛左右,同比略有增長;校車銷量2.2萬輛左右,同比基本持平。新能源客車同比增長20%左右,總銷量預計12萬輛(其中公交客車9萬輛,座位客車1.5萬輛,物流車1.5萬輛);預計客車出口增長30%,出口量4萬輛左右。

佘振清指出,目前客車市場面臨三大問題:公交客車市場嚴重透支,預計未來3年,公交客車年度銷量將下降50%,迴歸到5萬輛左右;公路客車需求連年下降,保有量從2012年的87萬輛下降到2017年的81萬輛,而且有加速萎縮趨勢;出口效益下滑,一方面是人民幣升值影響,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互相指責,競爭秩序混亂。

而旅遊客車需求增長將是促進客車業發展的新動能。主要有五大理由:一是政策密集出臺,旅遊產業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按照國務院出臺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旅遊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遊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遊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佘振清認為,雖然目前旅遊行業發展形勢喜人,但與目標值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全域旅遊促進旅遊客車需求升級。他指出,推進全域旅遊,實現從景點旅遊模式走向全域旅遊模式,旅遊交通的作用不可替代,是紐帶,是貫穿全域旅遊的主線,而景點和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旅遊設施只是這條主線上的一個個節點,旅遊客運公交化在全域旅遊中將會得到真正落實和發展,全新的旅遊客運模式對旅遊客車產品必然也會有新的要求。全域旅遊不僅能夠推動旅遊客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能夠推動客車技術的不斷升級。

三是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旅遊客車需求增長的催化劑。佘振清表示,實踐證明,標準對市場的規範和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一次推出的景區客車的類型劃分和等級評定標準,只是旅遊客車標準體系中的一個,隨著旅遊客車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對旅遊客車市場的繁榮和擴張,將發揮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四是無人駕駛客車可率先在旅遊領域落地。他認為,在旅遊景區內,或者全域旅遊的景區與景區之間,設置一些特殊的封閉型路段,推廣應用無人駕駛客車,完全可以探索和嘗試。

五是房車將茁壯成長。目前,我國房車產業和房車旅遊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發展潛力巨大。從2016年到2017年短短兩年,我國房車保有量從4.86萬輛躍升至6.94萬輛(美國1130萬輛,歐洲744萬輛),有行業人士預測2018年我國房車保有量將會到達10萬輛的量級。從銷售方面看,預計2021年中國房車市場將迎來大突破,年度銷量有望超過3萬輛。

標準將引領景區車市場大變革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於雅麗對《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大綱進行了梳理介紹。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於雅麗

根據該標準(草稿)顯示,標準規定了旅遊景區觀光客車類型、等級劃分及評定內容、規則和要求,適用於在景區內接駁遊客用於旅遊觀光的客車和乘用車。根據標準,旅遊景區觀光客車分為未設置乘客站立區的旅遊景區觀光客車及設有乘客站立區的旅遊景區觀光客車及乘用車三類。按車長分為特大型(大於12米小於等於13.7米的三軸客車)、大型(大於9米小於等於12米)、中型(大於6米小於等於9米)和小型(6米及6米以下,其中,設有乘客站立區的旅遊景區觀光客車應大於等於4.5米)四種。

對於未設置乘客站立區的旅遊景區觀光客車,標準要求:駕駛區上方不應佈置地板;應裝備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以保證對車輛的防側翻控制;空氣淨化裝置應具有殺菌、消除有害氣體的功能;應裝置無內胎子午線輪胎;安裝單胎的車輪應安裝胎壓監測系統或報警裝置;所有車輪應安裝盤式制動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旅遊觀光客車動力電池箱內應配備具有報警功能的自動滅火裝置;採用40千米/小時等速法測試,混合動力旅遊觀光客車續駛里程應不小於50公里,純電動旅遊觀光客車續駛里程應不小於200公里;車長小於等於7米的旅遊觀光客車應急窗附近除配置應急錘外,還應配備具有自動破窗功能的裝置;車長大於9米的旅遊觀光客車應裝備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S)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應至少配置2個安全頂窗,應裝備車輪爆胎應急安全裝置,右側應至少配置兩個乘客門;高一級以上旅遊觀光客車應裝備乘客安全帶佩戴提醒裝置,當乘客未按規定佩戴安全帶時,對乘客至少應有聲學信號報警等。

對於設置乘客站立區的旅遊景區觀光客車,標準要求:發動機前置旅遊觀光客車的發動機艙內應裝溫度報警裝置,其他客車的發動機艙內應裝自動滅火和溫度報警裝置;底盤潤滑點不少於5處的特大型及大型旅遊觀光客車,應安裝底盤集中潤滑系統;內飾材料應具有阻燃性能;乘客門應具有防夾功能;雙層旅遊觀光客車的上層不應設立站立位,且上層所有座椅需安裝三點式安全帶等。

標準評定內容對客車結構與底盤配置、安全性、動力性、舒適性及服務設施等均做出了規定,不僅意味著旅遊景區觀光客車有了評級標準可依,而且對於規範景區交通秩序特別是規範低速電動車、有效打擊“黑車”等具有重大意義。

大咖群集!《旅遊景區觀光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又有新要求

慧眼看車創始人楊立慧

慧眼看車創始人楊立慧還做了“構建旅遊客車新能力,服務全域旅遊國家戰略”的專題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