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除了吃吃粽子,还可以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屈原的故事

【百道编按】在现代人的眼中,节日基本等同于假日,等于外出旅游,等于忙碌工作中的偶然得闲。却忘记了其实很多节日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忘记了在这个节日背后的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在2018端午节来临之际,海燕出版社的“沙画传统故事绘本·我们的节日”推出新书《端午节》,让读者在沙画的转瞬即逝中,领略诗人不朽的气节。

端午将至,除了吃吃粽子,还可以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屈原的故事

《沙画传统故事绘本·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海燕出版社“沙画传统故事绘本·我们的节日”再出新作《端午节》,用转瞬即逝的沙画讲述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让沧桑的历史与奇妙的沙画艺术相碰撞,在飘逸的画作中,消逝的是曾经那个年代的壮志未酬。

我们都曾听过屈原的故事,也都知道粽子的由来,但从没有一种方式能将这个悲壮的故事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呈现于纸上。

端午将至,除了吃吃粽子,还可以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屈原的故事

古人善于将文字凿于山石,龟甲或青铜纸上,盼望其永留后世,但沙画则恰恰与之相反,沙子流动性的独特质感,沙画在举手挥洒的瞬间呈现亦或是消散,虽无长久凿刻的永存,却可以让刹那绽放惊人的美感。这种转瞬即逝也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换以及生命的循环往复。细小的沙粒可以营造出时间和空间的无尽与辽阔。

端午将至,除了吃吃粽子,还可以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屈原的故事

本书撰文者原草,是自由撰稿人、作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她看来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便是阅读、幻想、写作、与花草树木为伴。本书的沙绘者武艺,1991年毕业于上海国画家学院,从事绘画艺术二十多年,被称为“中原沙画第一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国画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传统山水、任务写意画。他的创作极具中国古风灵韵又融合了现代时尚气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手法及画面表现形式,诠释了沙画这门年轻艺术的东方魅力。

通过两位作者的倾力合作,本书用儿歌作为开场,用稚嫩的童声将读者带入悠久的历史故事场景中。翻开封面,屈原临风而立,背后黄沙漫卷,尘土飞扬,令人惊叹,感怀不已。且无论是壮丽秀美的山川河流这样的如画风景,亦或是诗人壮志难酬的忧国忧民、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这样的人物形象,都通过文字和沙画的形式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不仅如此,读者通过扫描书后二维码,还能看到作者现场的沙画创作,让纸上的定格再次流动。

正如儿童文学作家赵琼所言:“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却犹如沙画一般过眼云烟,一去不返。纵然如此,屈原仍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民族的魂魄。他的诗赋率性奇幻,自成一格,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日月可鉴,而他已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画已落幕,经典定格,让诗人的精神永存。

端午将至,除了吃吃粽子,还可以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屈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