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别的省不愿接收中科大?

东方名剪店长大山


LINK科技

首先,当年中科大最先考虑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市,因为作为当时和今天都是人口大省的河南来说,太需要一所好大学了,而中科大就在这时准备落户河南。


其实当年有好些所名校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行外迁,其中就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机械学院、北京电力学院、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铁道学院等十三所农林地矿油水电等工科院校迁出北京,迁往今天的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



当时中科大打算把校区放到湖北或者河南,首先去湖北的沙市进行考察,沙市已经有了有科学院的干校,所以就不合适了,然后就考虑到在河南省选址建校。

当时的考察组来到了河南,虽然当时的领导并不欢迎中科大在河南建校,但是中科大当时有中央的介绍信,所以也只能接待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员,并告诉他们可以去南阳看看。

后来中科大来到了南阳,南阳的领导也接见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员,但是南阳领导给出的意见是,学校的用地三五千亩都不是问题,但是目前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其实当时南阳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当时师生的口粮问题,毕竟当时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粮都成问题,更别提加上一所大学师生的口粮了,毕竟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粮食还是很稀缺的。

不光是当年的中国科技大学,还有当年的中国地质大学落户平顶山一事,当时的河南省领导同意在平顶山建设中国地质大学,但当时关于具体操作一直没有进展,而当时的校领导层听说外迁的许多学习都去了武汉,于是就上报中央,看能不能落户武汉,最后获批,河南又一次和一个名牌大学擦肩而过。


商丘身边事儿

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奉命外迁,当时的选址有四个,分别是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那为什么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落址于安徽合肥呢?

江西当时已经“落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五七干校”,考虑到大学的地域平衡问题,所以中科大当时并未把江西作为首选地址,而且当时的江西也明确表示无法接纳中科大落户,毕竟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下子挤进多所大学,在当时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条件下,的确困难很多。

河南的情况与江西类似,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好不不到哪里去,最权威的说法是担心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省的副食口粮。我也查询了1969年左右的人口数据,河南省当时的人口为5800万,仅次于山东。而且当时河南还接纳了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人口大省,如果一下子涌入大量的师生,“吃饭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有人说是当时领导没有远见,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很难站在当时河南领导人的位置去思考问题,毕竟他要考虑的更多。

而湖北省当时已经落户了中科院的五七干校,也明确表示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中科大。

就这样,四个备选地,三个拒绝后,中科大被安徽领导人争取到了。尽管当时中科大考查完安徽宣城和安庆后表示不合适,但当时的安徽领导人费尽心思,腾出了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用来安置中科大,可以说当时的安徽,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并明确表示“再苦,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就这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在安徽合肥落地生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五七干校撤销后,虽然大部分外迁高校纷纷回迁,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继续留在了安徽合肥,用丰厚的科研成果继续回报着安徽。


春风下的杨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校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812人;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00多人、硕士研究生62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7400多人。截止至2017年6月,学校有20个学院(含5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0个系,开办37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从高等学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1958年3月18日,在中科院第三次院务常务会议上,院长郭沫若提出,为了培养干部,可以考虑科学院附设高等学校。 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代表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聂荣臻副总理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科学院拟办大学一事,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5月2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 1958年6月2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也审批同意了中央书记处的决定。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简章,明确教学设备原则上由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负责。会议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联系协作关系?



同年7月28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增设应用地球物理系,成立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数学和政治课等四个小组。 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中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

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国科学院党组报请中央批准,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由中国科大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中国科大招生简章。 9月初,在北京考区录取的150名新生提前报到,参加整理校园和修建操场等义务劳动;9月15日,京外新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全校共录取1634名学生。


开学前夕,郭沫若起草校歌歌词,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9月19日,郭沫若与全体学生第一次见面,并请校歌作曲者、全国音协主席吕骥为学生教唱校歌《永恒的东风》。[4]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举行。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大的诞生。

1959年,中国科学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大,设立科技情报系,1960年该系撤销,学生分别并入物理、化学、生物等系科专业。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同意将原来的13个系合并成数学系、物理系、近代化学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学系、无线电电子学系6个系。教育部核定学校设定专业24个,1966年减为23个,学制5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要求,系和专业调整后,专业课程不变,教研室继续保留,以便经常和研究所取得密切联系。 在1959年5月中共中央的《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被列入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排名第四,成为这批重点高校中最年轻的大学。 中国科大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研究所录1964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研究所录取的200名研究生也由中国科大负责基础课教学。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曾致函科学院领导,建议中国科大开办研究生院。科学院对由中国科大在中关村开办研究生院问题也曾提出方案,后因“文革”动乱而搁浅。


1960年中国科大与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107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中国高校中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60年2月,学校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工作报告会。1963年9月,为纪念建校五周年出版的《科学论文集》,选入师生论文共80篇。

截至1966年,中国科大为国家培养了4710名毕业生,85%分配在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绝大部分成为业务和领导骨干。在前三届毕业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就有29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4] 文革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爆发,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顿。1961级学生在校长达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毕业分配,走上工作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毕。

1966年6月,根据中共北京市委要求,中国科学院向中国科大派驻工作组。此后,揭发会、批斗会、大字报、大辩论持续不断,掀起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至7月29日,驻校工作组才根据上级决定,撤离科大。 1968年3月5日,中国科大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次日开始办公,在革委会各办事机构健全之前,统管一切有关革委会事宜。


1968年8月,解放军驻京“毛泽东思想宣传队”200余人、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两批300人进驻科大,领导学校“斗、批、改”运动。 1969年2月27日,学校成立教育革命组。之后,学校陆续派出了11支教育革命探索小分队,共77人分赴部队、农村、工厂进行教育革命探索,并到上海取经。

1969年7月9日,中国科技大学教育革命调查组草拟出《关于走共大道路,重建无产阶级新科大的初步意见》一稿,其主要精神是: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榜样,向清华、北大学习,到江西创办教育革命基地。7月15日~23日,学校派出多人分批去湖北、江西、东北等地选点办“五·七”干校,以便干部轮流下放劳动锻炼。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刘西尧经与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协商,指令中国科大“战备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先遣人员90人12月初赶赴安庆,随后900人到达该市,被安置在安庆市委党校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拥挤不堪,食宿等基本生活无法维持。 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 1971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大改为安徽省与第三机械工业部双重领导,以安徽省为主。


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1972年,学校重建了数理化基础课教研室,广大师生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开始了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决定将分布在全国范围各种岗位上的300多名1968~1970届毕业生招回学校进修,举办“回炉班”。“回炉班”结业后,他们与学校从各地所招的200余名教师一起充实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使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后来形成以年轻人才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招收的1972~1976级工农兵学员,学制改为3年。


197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大改为安徽省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以安徽省为主。

197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经请示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大由以安徽省领导为主改为以中国科学院领导为主。同年,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胡耀邦在准备向国务院提交中国科学院《汇报提纲》的同时,指示科大代表科学院起草向国务院汇报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科大要通过择优录取应届毕业生、试办研究生班等建议。报告上报后,邓小平圈阅同意。 当中国科大准备实行经邓小平指示同意的办法招生时,全国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被诬蔑为“复辟”、“回潮”的“毒草”。

至1977年底,中国科大校舍面积达11.8万平方米,全校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教师1157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6人。[4] 重新崛起


我若为王666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可以有更简单的问法,那就是:为什么中科大当年外迁没有落户河南,而是最终却落户安徽合肥呢?

河南省拒绝中科大落户的原因

一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是非常不解的,甚至河南省本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河南省领导做的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如果当年中科大来河南时,当时领导同意落户,那么今天河南省的高校水平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河南省作为一个高考的绝对大省,每年高考考生有80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声居然没有一所985高校,而211高校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甚至郑州大学的实力也不太被认同,被人说为是国家照顾地区才给的!

但是我想这个问题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当年河南省不想负担中科大这么一个大机构的师生的口粮问题,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还是计划经济,或者谈不上什么经济,能吃饱就行了!

而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粮都成问题,更别提加上一所大学师生的口粮了,在那个时代,粮食还是很稀缺的。

另外我想,当时河南省的领导是不是也考虑到河南大学的问题,所以没有同意中科大的落户请求!

安徽省同意接受

当时中科大外迁的选择有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但是前三个因为种种原因都被否决后,中科大被安徽领导人争取到了。

虽然中科大考查完安徽宣城和安庆后认为不适合在这里落校,但当时的安徽,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并明确表示“再苦,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现在中科大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不知道当年的决定是否有人后悔!不过领导要从全省考虑也是不好被猜测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


谁不曾彷徨

河南省作为一个高考的绝对大省,每年高考考生有80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声居然没有一所985高校,而211高校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如果当年中科大落户河南,那么今天河南省的高校教育水平也不至于到目前这个地步。 那么为什么中科大最终没有落户河南呢?



1.河南是个农业大省

大致经过是:当时的考察组来到了河南,虽然当时的领导并不欢迎中科大在河南建校,但是中科大当时有中央的介绍信,所以也只能接待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员,并告诉他们可以去南阳看看。后来中科大来到了南阳,南阳的领导也接见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员,但是南阳领导给出的意见是,学校的用地三五千亩都不是问题,但是目前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其实当时南阳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当时师生的口粮问题,毕竟当时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粮都成问题,更别提加上一所大学师生的口粮了,毕竟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粮食还是很稀缺的。

2.领导不同意

根本原因是当时河南省的领导没有同意中科大的落户请求,而 安徽省同意接受 。其实当时中科大外迁的选择有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但是前三个因为种种原因都被否决后,当时的安徽,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中科大保留住。



现在中科大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不知道当年的决定是否有人后悔!


唱歌的小青蛙

其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来也多次向中央申请迁回北京,然而,由于中科大的玉泉路校区已划拨给别的单位使用,所以迟迟没能迁回。

同时,安徽合肥为了挽留中科大也是尽心尽力:单独给中科大安装暖气,而地处南方的合肥是不集中供暖的;安徽还争取到中科院研究所落地,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科教名城;专门批”科学岛“给中科大作为科研基地等。


水青山黛23

这个问题不可能由科大人来回答,科大人最多只能搞清楚自己的问题,至于别人是因什么拒绝的,那是别人来回答的。我还曾经采访过文革前留校随迁的一些老校友,如史、程、陈、王、许、阮等多位老教师,专门请他们谈南迁。他们也只能谈自己是如何跟车走的,先去了哪里后去了哪里,当然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环境。有的老师受网络的影响,说他们在安庆无法安置就去合肥找李德生。我提醒他我看过《李德生回忆录》,讲自己在1969年九大召开后很快就调到中央军事组工作,虽然还兼任安徽省的职务但很少过问。你能确定一定是李德生帮助把科大安置到了合肥?他马上就承认学校具体派谁到安徽合肥是如何联系的,他不是当事人,不能确定。我们说历史问题,不要想当然,没把握就乱讲。但我可以肯定,最初中国科学院要科大搬走的时候,确定的第一站是安庆,然后以文件的方式下达执行。至于之前学校是否联系过河南江西等省,是派谁去联系的,至少上述几位教授都说不清楚。


笑着和历史告别

古人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今日依然。

河南省当年以粮食紧缺为由,拒绝了中科大。这是河南教育的不幸,也是中科大的幸运。

经过安徽省努力争取,中科大搬到安徽合肥。

对于远嫁过来的媳妇,安徽给予了很多特殊照顾。最好的校舍,第一批空调等,全部都是让位了这位媳妇。中科大从1958年,到现在2018,已经和安徽融为一体!为安徽的科技发展上,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如今发展来看,应该感谢当年的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局观,格局超前!

令人感到搞笑的是,当年的当事人,安徽省委书记就是河南南阳人!


南方的北方人

那个年代,农业还基本上没有机械化,所以粮食产量也不高,而作为一个粮食大省,财税也是以农业为主,而且社会上人们忙着搞斗争,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接收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肯定需要土地、拨款等方面的大量投入,这些省份不愿意接收中科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方面是当时这些省份的领导层眼光不长远,没有考虑这样一所高水平大雪对当地社会水平的巨大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