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後的1號文件:搶修都江堰!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率領民眾修築了舉世無雙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從此巴蜀大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織就了錦繡成都,滋潤了天府之國。清流千里的都江堰世世代代濡養和灌溉著成都平原。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但是,您知道嗎?四川解放後的1號文件就是搶修都江堰。

1949年底都江堰歲修幾近癱瘓

按照慣例,每年都江堰樞紐的歲修,由管理處勘測安工,主持工務,從冬至節開始,到第二年的清明節前完工。自從經過疊溪海子決口對都江堰造成毀滅性破壞之後,雖然當時也曾經大修,但是修復工作很不徹底。1936年岷江出現大洪水,剛剛修復的堤堰各工程除魚嘴外,再次全部沖毀。

20世紀四十年代,儘管中國外憂內患、國事動盪,但都江堰的修繕卻一直在按舊例進行。然而到了黎明前的1949年,本來就傷痕累累的都江堰再次遭受巨創,當年7月17日,岷江洪峰流量達到每秒4430立方米,寶瓶口水位升到18.8劃(每劃為1市尺,正常水位為13劃)。洪水將都江堰魚嘴、飛沙堰、金剛堤、百丈堤、順水堤、人字堤、外江河口等渠首工程沖毀,青城橋上下石埂僅存20餘米,外江黃家河心、秦家渡、陶家灣堤岸潰決。洪水衝入黑石河、江安河,灌區農田受災14萬畝。然而,面對此情此景,已經潰不成軍的國民黨軍隊根本無暇顧及。

到了當年的12月,本來年年就很草率的歲修,卻一直沒有動靜,眼看著冬至已過,即將錯過歲修的季節,明年的日子咋過哦?灌區的人民心急如焚。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清代的“象鼻離堆”是“灌縣十景”之一

“象鼻”於1947年夏被洪水沖毀 (資料圖片)

解放四川后的第一要務是搶救都江堰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進軍西南的途中。由賀龍領導的62軍正由甘肅、陝西,準備揮師南下,解放四川。地下黨川康特委急派馬識途、王宇光星夜趕往西安,向賀龍司令員彙報四川的情況。談到關係民生的水利建設時,馬識途、王宇光對賀龍說:都江堰歲修缺乏經費,至今還沒有動手。國民政府腐敗,潰不成軍,不堪一擊,但取蜀容易治蜀難,秦漢以來都是以治蜀先治水為良策,建議大軍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莫過於及時歲修都江堰。

賀龍出身農家,懂得這件大事關係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便在廣元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做出決議:只等灌縣一解放,就立即搶修都江堰,把延誤歲修的時間奪回來,力爭在1950年春耕以前完成歲修任務,不誤農時以安農心。並且指定王希甫為軍代表,負責此事,又從軍費中拿出銀洋5萬元,作為經費,並派184師先頭部隊先期抵達都江堰做好搶修準備。

1949年12月23日,灌縣和平解放;27日,成都解放;28日,成都軍管會成立並接管了省水利局。管委會主任李井泉按賀龍司令員指示,在經費特別困難的情況下,緊縮其它開支,先行墊付3億元(摺合現代人民幣3萬元),用於搶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這是軍管會成立後的第一重大舉措。

1949年12月30日,四川省第一行政公署過渡政府、溫江縣政府、省參議會、灌縣政府等以快郵代電的方式給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成都軍管會致函。內容如下:

十萬火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副司令員賀、成都軍管會主任委員李及全體同志:

都江堰歲修工程是川西平原每年食糧生產的唯一源泉,向例冬至前都江堰閘水,先由外江各縣淘河,至立春後,再由內江淘河,稍有延誤,次年春耕絕望,今年,因軍事影響,屬於省修工程部分的都江堰閘水工程時間延誤,若不及時加緊搶修,明年內外江水旱之災立現,特此呼籲,請由軍管會責成省修工程部分立時興工,各縣工程然後方可著手,時機迫切,務懇垂念川西數百萬生靈,俯允所請為禱。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1950年元月11日快郵代電(都江堰市檔案局 供圖)

當紅旗插到都江堰,關心水利的知識分子們,就自動集中起來,獻計獻策。1949年12月29日,歲修工程臨時督修處在伏龍觀成立,黃用誠任處長,王希甫任指揮。老水利局副局長邵從奌,向1950年元旦成立的軍事管制委員會提出建議:劃分成四個工段,每個工段安排原水利局的技正、技士各一人;接著測量安工;落實具體任務。

搶修工地如戰場

1950年1月16日,一幅歲修都江堰的百年壯景在渠首徐徐展開——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都江堰歲修正式在喜慶的鑼鼓聲拉開帷幕。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搶修都江堰前的誓師大會,1950年1月16日(王國平供圖)

因為此時比以前歲修的舊例已經晚了兩個月,必須調集解放軍184師3個團的戰士進行搶修。但堰首樞紐工程工作面窄,技術要求高,仍然沿襲慣例,由專業技工承包。接著,184師師長林彬、政委梁文英緊急調兵遣將,擺開了強大陣勢:

550團由團長李成春、政委高恩堂率隊駐灌縣,搶修索橋,外江河口。

551團由團長徐振旺、政委張俊西率隊駐蒲陽鎮,搶修青城大橋一帶。

552團由團長羅志友、政委張敏率隊駐灌縣東南,搶修黃家河心一帶。

師部的直屬人員也投入了這場新的戰鬥。全師共有1500人參加了搶修工作,投入1.15萬個工日。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1950年春,解放軍搶修都江堰(資料圖片)

當天下午,三營機炮連三排就提前完成了任務,消息傳開,有力地推動了各個連隊的施工速度,提高了勞動熱忱,“不怕肩腫腰腿痠,爭取今天把工完”的口號響徹工地。僅開工當天,就挖運沙石800多方,人均半方。完工時統計,本次歲修歷時3個月,解放軍完成的土石工程量就有7400市方(合1.8萬立方米)。在搶修過程中,由於缺乏知識與人才,指戰員們十分尊重地方幹部和水利專家,虛心向他們學習,學習都江堰的傳統治水方法,學習興建水利的科學知識。

1月18日,解放軍搶修都江堰的第三天,賀龍司令員就給全體指戰員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慰問信。他在信中說:

你們毫不計較個人的疲勞,剛長途行軍之後,自覺地以高度熱情荷擔起搶修都江堰工程的光榮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創造的奇蹟,中國歷史上是沒有的……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慰問……你們這種為人民修堰的精神,猶如你們為人民而戰鬥的精神一樣偉大,這充分表現了人民軍隊的本色。最後殷切希望你們奮不顧身的搶修,爭取按期完成任務!

賀龍的慰問信極大地鼓舞了官兵的士氣,搶修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

成都軍管會主任李井泉也致函慰問搶修都江堰的官兵:

在勝利解放川西之後,你們又為川西廣大人民的利益,迅速而勇敢地參加了搶修都江堰的工作,同志們這種為人民利益,不顧緊張戰鬥之後的疲勞,奮力參加搶修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川西人民恢復生產、努力建設的鬥爭決心。

正當搶修工作進入緊張階段,不料出現了險情。2月5日,殘餘的特務匪徒興風作浪,在氣焰囂張的那幾天,外江西岸被匪特佔據,向東岸的解放軍開火,還企圖砍斷索橋。黃家河心一帶砌埂的軍民,夾在火力網當中,仍未停止搶修。匪徒一開槍,民工們便跳到北坡去躲避,只要槍聲一停,馬上回到崗位,繼續搶修。而解放軍官兵既能勇敢戰鬥,消滅敵人,又能急群眾之所急,參加生產建設,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同時還是生產隊。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水映紅旗上九垓(王國平供圖)

瘋狂的匪徒未能阻擋歲修的步伐,沒過幾天就被英勇的解放軍戰士消滅乾淨。但551團1營指導員康雪豐同志不幸飲彈犧牲,為都江堰的歲修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馬家渡施工的技工王廣訓,承包黃家河心的順水壩的砌匠張青雲,因為表現突出,後來被評為勞動模範,還赴京出席了勞模代表大會。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搶修都江堰表彰現場(王國平供圖)

解放後第一次清明開水典禮

1950年3月底,都江堰歲修工程按計劃順利完成。家住灌縣的成都老水利知事、興文堰的修建者,著名堰功官興文(1870—1950)先生興奮地跑到工地去觀看,不禁由衷感嘆:“本屆歲修這麼快的速度,我活了八十歲,還是頭一回看見!”幾天後,一生致力於都江堰開拓與修繕的官興文先生含笑去世。

1950年4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堰工討論會在伏龍觀召開。會議由川西行署秘書長杜桴生主持,農林水利管理處副處長王希甫、水利局軍代表王幹軒及李殿萱、朱墉莊、鄭耀西、黃用誠、張先仕、徐松濤、任重、周鬱如等參加了會議,同時,金堂、灌縣、廣漢、新都、崇慶、郫縣、華陽、崇寧、溫江九縣也分別派代表參加了堰工討論會,與會人員對都江堰管理工作中的六項提案作出了決議。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1950年4月2日,新中國第一次開水典禮(王國平供圖)

1950年4月2日上午,按照傳統習慣,都江堰舉行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開水典禮。典禮由川西軍區副司令員張祖諒主持,並在群眾大會上講了話,張祖諒對這次艱苦條件下取得的勝利,表示最熱烈的祝賀。隨著紅旗飄飄,鞭炮轟鳴,成排的榪槎被砍倒,清流千里的岷江水一路東去,流向廣袤的川西平原。圍觀的群眾掌聲雷動,歡聲不絕,都江堰邁步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1950年4月2日,新中國第一次開水典禮(王國平供圖)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周邊縣市群眾代表參觀放水節(王國平 供圖)

樹碑紀念解放軍搶修都江堰

1950年4月18日,時任西南局書記李井泉批示:

軍隊參加修築都江堰,確有此事,我贊成立碑紀念,並登報表揚。

但是立碑一事卻遲遲未能實施。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川西都江堰渠首水利勞模慶功大會紀念留影,1951年3月15日,資料圖片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書寫它的人,正如奔騰的都江堰不會忘記那段崢嶸歲月,不會忘記那些用汗水與生命捍衛它的解放軍官兵。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賀龍元帥在索橋

1994年1月,都江堰即將迎來建堰2250年之際,曾經參與搶修都江堰的著名作家、時任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80高齡的馬識途先生為了紀念這段不平凡的往事,親筆隸書題寫了《解放軍搶修都江堰記》,此碑原立於仰天窩小遊園中心高臺上,現存於都江堰景區。

碑文如下: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歲稔年豐,端賴水利。自秦李冰守蜀,開拓都江堰以來。歷代治蜀者莫不以治都江堰為重,每歲必修,不誤農時,蓋民以食為天,水利乃糧食之命脈也。但解放前,內政窳敗,古堰失修,水災頻頻,乃民不聊生。一九四九年冬,我人民解放軍揮戈南下,解放川西。中共地下黨派代表迎謁大軍於西安,向賀龍司令員進言取蜀已不難,治蜀則非易,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者,莫過於歲修都江堰。首長深以為是。於南下途中戎馬倥傯之際,猶累開會研究此事。十二月底,成都解放後,斯時歲修已衍期,軍管會甫成立,財政困絀,仍撥銀五萬元,督促開工搶修。灌縣縣委、縣政府立率民工趕修,猶感不啻。幸得駐灌解放軍全力支持,參加搶修,餐風沐雨,不辭辛勞。正搶修間,匪特暴亂驟起,意在破壞歲修。我軍民同心協力,一手持槍剿匪,一手操畚修堰,不逾月叛亂平定,再二月歲修告成。清明佳節,春風萬里,成都軍管會於渠首築臺張旗,隆重舉行放水慶功大典。軍民歡騰,載歌載舞,盛況空前。放水時刻,榪槎砍倒,盈盈春水即順寶瓶口奔騰而下,膏土沃壤盡得潤澤,熙熙萬民額手相慶,齊聲讚頌共產黨、人民政府、解放軍為人民之利益建曠世之殊勳,豐功偉績至今口碑載道。際茲都江堰建立二千二百五十週年,爰撰斯文補敘其事,並勒石都江之濱,俾萬代共仰其功德云爾。

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古堰故事丨四川解放后的1号文件:抢修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