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惠民監察插上精準有序有效翅膀

“我到社區的機器上查了,我的低保確實是這個數。這個‘高科技’好啊,透明公開,還消除誤會,方便得很。”近日,仁壽縣文林鎮居民張俊英談起這個“高科技”,豎起了大拇指。

張俊英因病生活困難,向社區提交低保申請,但在申請後的幾個月才領到第一筆低保金,因此她懷疑資金被社區幹部截留了。後來,張俊英到設立在社區的“高科技”機器上查詢,顯示她享受的低保補助跟實際領到的數目一致,這才打消了心中疑惑。

張俊英口中的這個“高科技”,就是眉山市“清風揚眉”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

惠民資金點多面廣,主管部門多,監督鏈條長,為進一步增強惠民資金領域監督執紀的精準度和威懾力,眉山市紀委監委將大數據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有效融合,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聯動的“清風揚眉”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老百姓通過專用觸摸查詢機或網絡終端就可以輕鬆查詢惠民資金髮放情況,直接將監督觸角延伸到老百姓家門口。

惠民公示

群眾足不出戶查詢明白賬

仁壽縣北斗鎮花門村5組村民葉德淵多次到鎮群工辦上訪,說村組幹部不按政策辦事,他家庭經濟困難,沒有享受到政府一分錢的補助,同組張某某不符合政策卻享受了低保。群工辦同志多次宣傳解釋都無效。

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上線後,群工辦同志將再次上訪的葉德淵帶到鎮便民服務大廳,在大數據查詢終端機上輸入葉德淵名字,2015年以來其享受的惠民政策和救助資金全都呈現在他面前。再輸入張某某姓名,終端顯示張某某並未享受低保。葉德淵見狀,只說了句:“現在太先進了,一查什麼都清楚,心裡敞亮。”

截至目前,“清風揚眉”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已公示民政、林業、教育等惠民政策248項,公示惠民資金數據1400多萬條,共計金額59.88億元,公示惠民項目900多個,共計金額10.4億元。

數據比對

紀委數據海洋精準找問題

“本以為自己做得很隱蔽,不會有人發現,可是作假畢竟是假的,經不起推敲,紀律面前僥倖不得……”彭山區謝家鎮中心衛生院原中醫科主任周某後悔地說。

該區紀委用互斥比對、關聯比對、統計分析等方式,發現謝家鎮中心衛生院一天內住院數超過實際床位數一倍、部分病人無病歷及檢查報告等。

“我們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將民政、林業、教育等部門的惠民數據提前錄入監察大數據平臺,通過設置比對規則,系統就自動篩選比對,橫向縱向一對比,很快就能發現問題。”彭山區紀委案管室一位同志邊點擊鼠標,邊指著電腦上剛打開的“異常信息”向筆者介紹,“監察大數據平臺變被動為主動,利用科學方法,在辦公室就能查找出問題線索,解決了惠民資金多監督人手少的問題。

資格預審

部門行政決策有序強監督

今年4月的一天,仁壽縣富加鎮紀委一干部利用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比對一批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申報人員名單,系統自動提示存在3條信息疑點,在對比新增農村低保信息時,又發現14條疑點。

富加鎮立刻啟動相應惠民項目資格重審程序,迅速排查,取消了不符合條件的申請。這是運用惠民大數據平臺,對擬享受惠民政策的對象進行資格預審,變事後被動懲戒為事前主動監督,把好惠民政策“入口關”。

“為進一步提升科技預腐能力,我們將監督關口前移,在惠民資金髮放前,就將擬發放花名冊錄入平臺系統進行審核,通過比對分析,篩查出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除名並問責審批幹部,有效避免資金流失。”

談起平臺的預審功能,仁壽縣紀委案管室主任梁麗葉一臉興奮,“經過這樣的事前監督,促進了惠民資金規範有序發放,還避免了將違規違紀問題拋到群眾面前,有利於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分層分類

各級權限明確有效嚴問責

像往常一樣,仁壽縣紀委工作人員楊克潤剛上班就打開“清風揚眉”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檢查平臺的數據情況。忽然一條紅色預警指示信息進入他的視線,仔細比對後,他迅速將此條信息摘錄報告了分管領導。

根據這條紅色預警線索,仁壽縣鍾祥鎮敬老院院長曹光明被立案調查。

經查,2014年12月11日至2017年2月15日期間,曹光明違規決定,推遲上報敬老院五保老人死亡時間,套取10名五保老人50個月國家五保金,合計金額15340元。目前該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調查中。

“我們這個平臺實行分權管理,各級紀檢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都有各自賬號,相應賬號登錄後,只能看到對應的數據信息、運用相關的處理功能。”

眉山市紀委電教中心主任高峰饒有興致地介紹道,“我們根據違規情況,設置了六檔預警級別,每檔顯示一盞預警燈,當六盞燈同時亮起時,就說明情況非常嚴重。通過這種警示燈的方式,能提醒相關人員進行快速處理,避免小過釀成大錯。”

眉山市“清風揚眉”惠民大數據監察平臺從群眾最關心的惠民資金、惠民政策、村務公開、“三資”信息等入手,將惠民資金查詢終端延伸到村,實現惠民資金查詢監督全覆蓋,使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查詢到自己享有的惠民資金情況,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讓微腐敗現原形”。

據瞭解,自今年4月該平臺建成以來,群眾通過互聯網、觸摸屏等查詢手段,查詢量達到8.7萬人次;舉報和留言119條次,其中核實問題線索18條次;排查異常數據3.7萬條,核實違規問題6197個,通過約談、批評、立案等方式問責130人,其中立案65件、處分48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