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福州大學

在廈大的盛名之下,福州大學確實有些許的黯然,福大校友因此曾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可明眼人都會看出,福大所處位置雖尷尬,實力卻不俗。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福大是老一輩福建省領導關愛福建的結果。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冷戰氣氛甚囂塵上,臺海局勢一直不明朗,廈門地處對臺的最前沿,所以國家為保護廈門大學的人才,就把廈大的大部分理工科轉遷內地,以至於福建省理工科人才奇缺。為保護僅存的廈大理工科師資,福建省領導人決定建立福州大學,將廈大的大部分理科全部轉到福大。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福大在發展中充分利用兩岸三地關係,圍繞閩臺文化交流,積極開展對臺、港、澳地區的科教文化交流,並與美、英、德、法、俄、日、韓等國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協作,與英國的赫特福德大學和阿爾斯特大學、德國的萊法州等建立了中英、中德國際教育合作項目。學校積極開展中西文化交流,建有國內首個西方文獻典籍中心——西觀藏書樓,成立了國際漢學研究院,國際著名漢學家、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先生長期在校從事漢學學術研究、交流和教學活動。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福州大學創校於1958年,因為有老廈大的衣缽做基礎,福大的理工科已經羽翼豐滿,文科雖然不夠強,不過發展勢頭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遠的未來,在後者與前者齊頭並進那一天,福大肯定能夠立足中國著名大學之林。

華南師範大學

廣州城內擁有中山、華南理工、暨南等名校,故而省屬211院校華南師範大學的綜合排名、社會美譽度、考生影響力等始終上不去,但這並不是一所平庸的院校。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華南師大始建於1933年,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南海3個校區。在學科建設方面,華南師大擁有光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國家重點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9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個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1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建有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等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有激光生命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理論化學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與光子技術實驗室、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7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廣東省高校科研型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高校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7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物理學科基礎課、信息傳播、心理學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廣東省網絡圖書館、廣東高校建築規劃設計院等機構均設在該校。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華南師大現有本科專業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心理學、體育教育、教育技術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化學、經濟學、地理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教育學、英語語言文學等專業實力雄厚。

華南師大的後勤服務始終是全國高校的排頭兵,尤其是學生食堂,號稱全國第一,不僅品種多、質量高,而且價格比外面低廉許多。讀大學當然不是為了吃,但是吃不好咋能學習好呢?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石牌校區是校本部所在,建築基本都是低矮的二三層,中式模樣中略帶點兒歐式風格,給人厚重、平和但又洋氣的感覺,星星點點坐落在綠樹叢中的各院部像校園棋盤上的棋子,構成了華南師大教育體系的主脈。這座依偎在南中國土地上的高等學府,帶給人的是新鮮而非蒼老的意境、鬆弛而非緩慢的節奏,散步其間很是愜意,這裡有“漂亮的女生、白髮的先生”,這裡有許多大塊的開闊地,外面是無休無止的車流,裡面卻充滿了平靜與安詳;外面是匆匆忙忙的腳步,裡面卻充滿了活力和朝氣。中心公園是華師校園美景的集中地,由文化廣場、自然林地、荷花池三部分組成,以下沉式環形文化廣場為中心,整個設計融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置身其中,可見碧波盪漾、綠草如茵,林陰小徑、雕像小品相映成輝、如詩如畫。由於農村學生比較多,總的說來,華師的精神氣質顯得比較純樸,學生都像“乖孩子”,走過宿舍、圖書館、教學樓、草地,看到學生模樣的人都像高中生般樸實,且三三兩兩都在看書,整個校園充溢著良好的讀書氛圍。

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這所中國西北最早的國立綜合大學,坐落在西安明代城牆下,今天已經走過百年華誕。同城的西安交大,雖然一再被輿論唱衰,但其西部大哥的江湖地位不容動搖。同城的西北工業大學,雖然因為學科保密、辦學規模過小等原因一直不能在國內拔尖,但其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活在這些巨人的身旁,西北大學難免感受到壓抑、沒落等況味。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作為西北地區文科最為突出的綜合大學,西北大學曾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的搖籃”,建國初期為中央教育部直屬的14所綜合大學之一,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西部大開發重點支持建設院校,也是北大、清華之後第三家為部隊培養預備軍官的普通院校(為蘭州軍區招收國防生)。

這所學校,歷史上人才輩出,成就斐然,中文系造就了賈平凹、王剛、何西來、雷抒雁等一大批文化名流,如今卻沉默了許久。經管學科,曾經培養出張曙光、張唯迎、魏傑、劉世錦等經濟學家,如今卻有人才斷層之憂。考古學教授王建新先生率先在中國考古界提出“三位一體”理論,西北大學曾經支撐中國考古界的半壁江山,“兩大一院”名震江湖。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市有幾十所211院校,但真正完全屬於北京市管理的只有北京工業大學這一所。北京市不差政策不差錢,對自己的親兒子當然是全面扶持、全力建設,故而北工大近些年也發展得風生水起,在京城內外的影響力、號召力與日俱增。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北工大的學科專業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相結合,圍繞北京市重點發展的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環境保護與資源、城市建設與管理等高新技術支柱產業及行業的需求,調整與優化學科結構,擁有光學工程、材料學、結構工程等國家重點學科,39個北京市重點學科;新型功能材料、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字社區、汽車結構部件先進製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1個北京市級科研基地,3個機械工業聯合會所屬重點實驗室,以及精密超精密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產學研激光加工中心、中德激光技術中心等,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多名。

說到優勢學科,北工大的老牌專業如機械、電子、信息、計算機、材料、物理、激光、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保持著學科領先地位。

既生瑜,何生亮:活在同省巨人陰影下的省屬211

生在“向規模要效益”的時代,北工大也不能免俗,在兼併北京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北京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的基礎上,如今也辦起了管理、國貿、經濟、藝術之類的專業。好處呢,是學校越來越有綜合大學的派頭,但有些新專業的含金量確實不高,如果你希冀在專業學習和就業出路上有保證,強烈建議你選擇北工大的傳統優勢專業,這些工科專業雖然剛畢業時的工資起點不高,但穩定,社會認可度高、需求量大,而且有發展前景。

作為北京市屬院校中唯一的211工程院校,北工大的校友力量分佈在北京市各個行業。你如果留在北京就業的話,也許就能發現自己的師哥師姐遠遠多於其他高校的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