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中老八审出弘时是幕后主谋为何不举报?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中老八审出弘时是幕后主谋为何不举报?

老八之所以不举报弘时,只不过当时没必要举报。想留着把柄以后趁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罢了,而之后的确发挥了最大作用,比当时举报强多了。

准确来说,老八选择了政治投机,用最小的代价在合适的时机换来最大的回报。

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道来这其中的奥妙。

雍正登基之初继山西诺敏案后,科场舞弊案可以说又给了这位雄心勃勃的新君一记耳光。政敌老八胤禩审出皇三子弘时是幕后主谋后并没有上奏雍正,有些不正常,因为向雍正举报他的亲儿子弘时既可以使他难堪还可以使他进退两难,是一个大好机会,而老八竟然没举报!

其实主要是老八玩的套路比较深,首先他拉拢了弘时,为日后拉弘时下水参加八王议政政变,乃至怂恿其刺杀弘历兄弟自相残杀最后被雍正赐死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他举报弘时最多使雍正难堪,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而且雍正信儿子弘时还是信他呢,自然相信儿子弘时,万一弘时反咬一口,雍正顺势治他的罪岂不是不合算。就算治弘时的罪也不至于杀了弘时,到时候惹的弘时忌恨,是大大的不划算。

所以没有老八不举报弘时,也算保全了雍正的脸面。

先说说科场舞弊案。

雍正登基之初按常理来说,新朝新气象所以开科取士。

皇三子弘时为了谋取利益,就提前在京城伯伦楼买科举答案,当时负责科举考试的主考是张廷玉弟弟张廷璐,副主考是清流领袖李绂。张廷璐知道了弘时的小动作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自己还夹带了七名考生。

结果李绂发现了不对劲,科举内容已经被提前泄露出去了,要求查清楚,张廷璐不同意。李绂无奈之下就找到了李卫帮忙,最后李卫率兵前去搜查,暴露出科场舞弊之事。

老八夜审张廷璐以后知道幕后主谋是弘时,但并没有举报弘时向雍正说明。

最后科场舞弊案以张廷璐被斩首而结案。

老八当时并没有发作只是为了以后铺垫,同时在当下买了弘时一个人情,又用张廷璐供词威胁他。

之后老八在雍正推行新政受阻以后,看准时机准备发作时,就前去弘时府里拉拢弘时也做内应。

当时弘时已经是心灰意冷要认命了,直接说不见老八,没想到老八直接进来了,然后两人谈话,老八忽悠弘时为了皇位搏一搏,说的弘时有点意动,最后老八拿出张廷璐供词这个杀手锏让弘时销毁证据,使弘时彻底相信他,最后跟着参加八王议政逼宫。

八王议政失败以后,老八被抄家时又忽悠弘时刺杀弘历,最后使雍正大怒,弘时被赐死,窝囊落幕。

可以说老八科场舞弊案时没有举报弘时,不是不想也不是不敢,而是要利用这个把柄发挥到最大作用。之后也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促使了弘时成为自己这方的内应,重新燃起了弘时的野心,虽然没有使自己的八王议政计划成功,但最后又忽悠了一把弘时,使弘时落得被赐死下场,真是一个高手高高手!

老八在雍正王朝中可以说是玩政治阴谋的高手,科场舞弊案的处理和借此发挥出最大作用就表明了这位八王爷并非泛泛之辈,可惜遇上了力压他一头的雍正,只能失败凄凉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