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山脉之古长城

栏目:北岳遗韵

恒山山脉之古长城

从山海关东起的万里长城,当延伸到北京西北面的军都山时,分成了南北两支,南支称内长城,北支称外长城。外长城北绕张家口,经得胜口、杀虎口而西去;内长城由居庸关南下紫荆关,经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西行至黄河东岸偏关的老营口与外长城重新会合。内外长城像堵椭圆形的四合围墙,把山西省北部的雁门关以北地区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区围圈起来。这段内长城正是沿着恒山山脉向西延伸的。

这条民族巨龙,从八达岭开始,踏居庸,越紫荆,跨倒马,过平型,进入浑源境地目泪坨山。从目泪坨,经西河口、管仲沟、明石尖梁、黑沟背穿越到老君峰上,围着老君石转了一个半圆形的弯,然后又经上桦岭、马鬃崖、正沟、柴树沟、桦皮沟,向北伸到翠屏峰西,然后又沿着龙山梁、凌云口、铁钢崖西出浑源境,向着西南翻峰过涧地飞向雁门关。这段长城,充分利用恒山山势的天险,依峰构筑,下部全部用石条垒基,上部用城砖砌筑。新中国成立前后,上部城砖大部分被沿线山民建房时拆掉,下部至今基本保留。从用料和构筑上看,较八达岭、雁门关等处的长城粗糙和简陋,石条大部不规则,布满苔藓,越见其古。西河口一段为明代长城。

恒山山脉上古长城长达300多公里,在恒山景区长达70多公里,目前存有残迹的还有20多公里,其中较完整的除老君峰上数公里长的一段外,老君峰北的正沟至下柴树沟5公里长的一段古长城也基本保存完整。

另,从河北蔚县石门峪经广灵县入浑源乱岭关还残存一段古长城,残高1.5至2米,厚5米,据《蔚县志》记载,为战国赵肃侯十七年(前332年)所筑赵国西北界长城,故称赵长城。清《广灵县志》载,为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所筑汉长城。

(摘自《北岳恒山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