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豐都縣歷來被稱為鬼城,據說是陰陽兩界交匯之處。縣城內有一口井,舊俗相傳,每年都要讓百姓買很多紙錢供品,扔進井中,稱為“納陰司錢糧”,每次花費可達三千兩銀子,成了城中百姓不小的負擔。倘若有人吝嗇,不願湊份子花錢上供,必遭瘟疫侵害,百姓不勝其擾敢怒不敢言。

清朝初年,知縣劉綱到任,聖人門徒不信鬼神,決定禁止此事,但是老百姓都嚇怕了,執意不肯同意。百姓相邀齊聚縣衙門外,為首一位老者說道:“大人乃是好意,可不給陰間上供就會降下災禍啊,要不你去跟鬼神說清楚吧。”劉綱問:“鬼神在哪兒?”人們告訴他,在豐都有一口鬼井,不知道有多深,是連著地府的通道,沒有人去過。劉綱聽此,便決定去鬼井一探究竟。屬下都趕緊勸阻,劉綱說道:“我為民請命,還怕什麼?給我準備繩索。”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大家見他很堅決,不禁都極為佩服,找來一根很粗很長很結實的繩索,準備把劉綱放下鬼井。劉綱的幕僚李詵也是個豪俠仗義之士,他說:“大人不懼生死,為民請命,我還怕什麼?早想看看鬼是啥模樣了,我跟你一塊去。”

於是乎,劉綱和李詵一塊,被繩索順著鬼井口徐徐放下,下了不知多深,終於到了井底,原本暗無天日的井忽然豁然開朗,二人解開繩索步行幾百米,抬眼看到遠處城郭宮室巍峨,跟陽間沒什麼區別,走進城中,見人群熙攘往來不斷,長相跟陽間的人也沒什麼區別,看來,這些都是鬼民了。

劉綱很好奇,跟他們攀談起來,鬼民驚訝道:“大人乃是陽間的官啊,來這兒做什麼呢?”劉綱面不改色:“我為陽間百姓請免陰司錢糧來的。”

鬼民們一聽,很是佩服,嘖嘖稱讚。一鬼民說:“這事兒你得去懇求閻羅王才行。”

於是,鬼民們很熱心地帶著劉綱、李詵一塊來到一處雄偉壯觀的大殿之外,拜見閻羅王,只見他高坐龍床之上,不怒自威,面如生鐵。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這時幽鬼高聲叫道:“陽間豐都知縣劉綱到。”

閻羅王居然走下臺階迎接:“你我陰陽阻隔,大人到此有何貴幹?”

劉綱見閻羅王非常平易近人,這才鬆口氣,坦然說道:“豐都縣連年水旱災禍不斷,百姓已經苦不堪言,現在大清初定天下,百姓連正項賦稅都無力為繼,又拿什麼孝敬陰司錢糧呢?我剛剛到任,為百姓父母官,不能不為民請命,冒死來求見包老,還請您開恩啊。”

閻羅王笑道:“原來如此,劉大人不知啊,這什麼陰司錢糧,都是陽間那些妖僧惡道故弄玄虛,假借鬼神名義欺騙良善百姓,為的就是讓老百姓都迷信,然後誘騙錢財啊!我早知道這事兒了,可是幽明阻隔,訊息不通,也就沒辦法破除這個謠言了。幸好劉大人為民請願來了!你放心,待會送你回去,你可以以本王話告誡百姓。”劉綱很是高興。

這時,一道紅光從天而降,閻羅王一看,趕緊對劉綱、李詵說:“伏魔大帝關公來了,他脾氣不好,你二人還是躲避一下吧。”

劉綱、李詵見閻羅王如此說,非常驚懼,便由隨從帶著躲進內室。

果然,只見綠袍長髯面如重棗的關公大帝,帶著一眾隨從,徐徐從天而降,和閻羅王分行賓主禮,相對而坐,旁邊站著手捧大刀的周倉,不怒自威。

關公問道:“大王這兒有生人氣,是怎麼回事啊?”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傳奇故事:通往地獄的鬼井

閻羅王見不能隱瞞,就把劉綱為民請命的事一一講給關公。關公說:“這可是個好官啊,你為何讓他躲避我呢,請他出來,我也和他見一見。”

劉綱、李詵一聽,慌忙從內室出來,誠惶誠恐地拜見了關公。關公和顏悅色的扶起他們,並和他們聊起了世間之事,暢所欲言,大家都十分歡快。

李詵是一個忠誠之人,沒有了前面的惶恐,說起話來便無所顧忌了。劉綱見此,趕緊朝他使眼色,可是李詵不知好歹,還十分放肆地問道:“關二爺啊,那玄德公現在何處啊?”

關公一聽怒髮衝冠,一手扯下綠頭巾,摜在地上,喝道:“你這小子,真不知好歹!我大哥的名諱也是你叫的嗎?”說罷,關公一跺腳,沖天而去去,整座宮殿都為之搖顫。

閻羅王大驚失色:“你這下闖大禍了,犯了關二爺的忌諱,必定遭雷劈,連我也救不了你啊!”李詵這下知道闖禍了,趕緊跪地求饒,劉綱也意識到問題嚴重,苦苦乞求閻羅王。閻羅王說,真的沒有辦法啊。

無奈之餘,劉綱、李詵拜別包公,只好順原路而回。劉綱把見到閻羅王的話一五一十說給百姓聽,百姓歡呼雀躍。唯獨李詵自知命不久矣,悶悶不樂。獨自一人在街上溜達,來到豐都城南門,口吐白沫中風而死。劉綱聞訊,不禁潸然淚下,令人好好裝殮。還沒下葬,突然雷電交加,閃電霹靂圍著李詵的棺材打來打去,良久才散去。棺材安然無恙,但打開來一看,李詵的屍體已經化為灰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