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貓為什麼通常群居或者一起行動,貓不是獨居動物嗎?

段德順

貓科動物並不都是獨居動物,貓科動物中非常典型的獨居者是豹子。豹子獨來獨往,交配時才尋找到一起,交配後就分開,母豹獨自哺育小豹。小豹子長大後又像父母一樣,開始獨居。

但最大的貓科動物獅子卻是群居的。一隻公獅子身邊有幾個母獅子和它們分別生育的孩子,一個“一夫多妻”的大家庭,十幾口子生活在一起。

貓咪群居可以有老大罩著(上圖)

性格強悍的貓咪,甚至可以罩著狗狗(上圖)

具體到貓咪身上,的確有一些貓咪性格孤僻。貓是非常非常聰明的動物,在野外生存的狀態下,貓會有很多天敵,狗、狼、狐狸、老鷹甚至人類。所以,貓會非常機敏地躲藏和隱身,不會大面積地出現地面上。

城市小區通常都有好心人定時放貓糧,所以貓會群居在“飯局”附近的區域(上圖)

我們所看到的大量的、群居的貓的出現,通過會在城市,有流浪貓餵養點的地方,貓有了吃的,又有了相對文明的環境,沒有人傷害它們,它們就會聚到飯局周圍,群居生存。

臺灣猴硐貓村,不僅貓咪安居,而且當地人也因貓發展了旅遊經濟,為了貓的安全,勸告狗狗不要進村(上圖)

比較典型的,有日本的貓島,臺灣的猴硐貓村。那裡是貓的天下,當地政府圍繞貓發展經濟,“不建議帶狗進來”,排除了貓的天敵,而觀光者又是愛貓人士,所以貓生活得非常安全和自由,不躲人,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群居就群居,想獨行就獨行。那真是貓咪的理想天堂。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上傳圖片的網友。


楊東曉

動物學家界定的群居的定義,是指在自然狀態之下,長久地形成習性的,家庭或家族式(有內聚意識)的群居長久牢固關係(例如母獅的三代同群),而並非偶爾聚在一起,又或是父,母獸的養育未成年幼獸的家庭式群居(長大就分開了)。

所以有時在街上,偶爾貓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就算不上是群居了。

獵豹有兄弟幫長期聚合的現象,但雌獸不群居,學者未有把它們劃入群居之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