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天收到了朋友的感谢言,因为前段时间介绍所里的律师帮她解决了抚养权问题。她特别的感谢,有了律师的帮助特别的心安,与前夫谈判都特别有底气,取得的结果也相当满意。

没错,我就是要夸律师朋友的。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家印象中的律师形象很多是因电视剧或电影中的律师形象产生的。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皇家律师

每天都是西装笔挺,不苟言笑的,法庭上针锋相对。

实则不然,律师的不苟言笑只在谈案子的时候,现实中的律师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各种各样的烦恼。

一旦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必须拿出专业的态度,要给出专业的见解,给委托人一个解决方案。

很多来律所找律师的委托人,都是遇到大麻烦的,没有一个人是平静的,慌乱是一定的。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古语云“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中国人都是很愁官司上身的。

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绝不去夸大。能够来到律所求助律师,足以看出面临的问题有多大。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好心借钱出去对方赖账不还钱?对方出轨离婚还要让自己净身出户?做生意被坑,投资成泡沫怎么办?出门发生交通意外责任难划分,多方扯皮?彩礼给了婚没结成,彩礼钱能不要吗?买房子被坑原房东拖着不过户……

法律纠纷很多时候真不是自己找麻烦,大部分比天上掉馅饼更恐怖,意外之饼你接不接?


说回开头那个发感谢言的朋友,本是一个气质型淑女被前夫气的要去他工作单位撒泼,不要形象也要出口恶气。

离婚七八年了,孩子跟着前夫一起生活,按照当初的离婚协议约定,她每个周都可以带孩子出去玩也可以看孩子的。去年她再婚了,她前夫就开始阻拦她联系孩子,美其名曰重组了家庭就不要有过多的牵扯。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周末见孩子可以,不能打扰孩子上辅导班。平常想要和孩子带电话发视频都被以会打扰孩子学习为由拒绝了。身为孩子的亲妈妈,连孩子的电话号码都没有,每一次和孩子沟通要先征得前夫的同意。

这些她都忍了,她也想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想孩子的时候,想要和孩子说说话都被前夫拒绝,前夫出差或者不在孩子身边,她连和孩子交流的机会都没有。

明明有探视权的,却被硬生生的剥夺了。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她下决心要拿到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因为前夫那边的条件更好些,她又是再婚的情况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孩子的抚养权,也不清楚争夺抚养权需要什么手续?找律师的话需要多少钱?

后来我介绍了所里擅长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律师给她。律师给她明确了:“身为孩子母亲的她是有探视权的”。

如果前夫恶意阻拦她见孩子,就算前夫的生活条件比她好,她也是可以要求变更孩子抚养权并且成功的几率在80%以上。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不仅要看一方的经济条件,主要看的是哪一方的环境适合孩子健康成长,并且孩子已经懂事了,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法院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出哪一方更适合孩子生活,就会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另一方不抚养孩子的,需要给付一定的抚养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律师的建议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如若前夫做的再过分了,她就会通过诉讼的手段拿回孩子的抚养权。当天她就找前夫谈判,得到了一个很满意的结果。

这才有了前边说感谢言这回事儿。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很自豪的体验,长期接触下来自己不仅可以学会分析事情,还能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

有一个律师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发生,需要写律师函、起诉书、收集证据、打官司等专业事情时,也不会怕。即便认识的律师不擅长处理这个事件,他的其他律师朋友会很擅长解决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没有官司,没有纠纷的时候,律师朋友和普通朋友一样,一旦有麻烦律师朋友就是你的主心骨!


善言法务:全新视角解读法律,我的经验,您的指南!

关注 ,认识一位律师朋友吧!

善言法务APP即将上线,届时会有各领域执业律师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不可错过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