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6月15日,上海电视节之白玉兰颁奖典礼,演员马伊琍凭借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角夺得白玉兰“视后”。

一年前,这部现象级的电视剧曾引发一场大讨论:关于女性如何在婚姻和事业中学会成长、学会独立。但老实说,在剧中,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并不符合很多人心中真正的独立女性。就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批评说:观众没有看到期待的“女性成长”,看到的仍是斗“小三”、和闺蜜抢男友的俗套桥段,子君的“独立女性”成长之路,主角光环远大于逻辑现实。人格没有成长,子君的“后半生”,将无异于她的“前半生”。

事实上,如果真的推荐女性独立、成长的范本,罗子君远不如她的饰演者——马伊琍。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1

如果你看马伊琍的微博、访谈,你会发现,“独立”、“成长”,是她的高频词。这并不是她给自己贴的一个标签,无论是她拍的电视剧,还是她做的人生选择,都显示出这是一个内心极其独立并不断成长强大的女性。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在马伊琍的演艺生涯中,有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作品,就是《还珠格格3》。当初马伊琍在顶替林心如出演这部大IP作品时,是被琼瑶寄以厚望的。但马伊琍毫不避讳地说:紫薇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角色,虽然她很温柔、很传统,但是她全部的世界都是围绕一个男人。我做不到。

让马伊琍演紫薇注定“水土不服”,紫薇整天泪水盈盈,但马伊琍在生活中很少哭。大一时,马伊琍和同学一起接了个剧:两个女孩在饭店点了20块钱的菜,结账时却被收取2000元。按剧本要求,接下来她们应该束手无策、放声大哭,然而马伊琍怎么都哭不出来。“为什么要哭?不是应该去告他们吗?”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在马伊琍的人生词典里,哭是一个羞耻的字眼,代表逃避软弱,她遇到难题的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

因为外形柔美,在她走红前,她常常不得不演一些性格柔弱的女性角色,直到她演出了《奋斗》里的夏琳,她说,这才是我想表达的女性形象:出身平凡,人格独立,追求爱情,也坚持自我。从那之后,她出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自信、独立、强势的女性。从《婚姻保卫战》到《中国式关系》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她最在乎的不是角色是否受观众青睐,而是是否表达了现代女性的真实人生和个性。她说:我演的每一个女性,都希望传达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演绎这些角色时,她表现的工作态度也和她的女主角一样敬业。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在拍《奋斗》时,她在片场摔了一跤,趾骨骨折,从不在人前流泪的马伊琍哭了,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害怕受伤会被换角。

在拍《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时,她的二女儿刚出生,她一边做背奶妈妈,一边拍戏:每天6点起床,8点出门,中间的两个小时一边吸奶,一边吃早饭。收工时,如果拖太久,她会在车上系上安全带、拉上窗帘就开始手挤。

在拍《我的前半生》时,马伊琍准备了差不多两年,一直在思考怎么演这个角色。晚上等孩子睡了觉,就去卫生间开个小灯琢磨台词。

以她的天赋和资历,她完全可以不这么拼的,好好在家做个全职妈妈,偶尔出来接个亲子真人秀,不是挺好吗?尤其是马伊琍这么爱孩子的人。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马伊琍生完大女儿后,因为“母爱泛滥”,与孩子寸步不离。她父亲找她做了一次严肃的谈话,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提醒她作为一个女性必须有自己的事业:“养你一年、两年可以,五年、十年呢?”于是,她被说服了。

大女儿6个月的时候,她接拍了《婚姻保卫战》。之后,除了怀孕和生育,她一直在工作。她大部分出色的作品,都来自于婚后。在白玉兰颁奖典礼上,马伊琍感谢了自己的父母:教我从小做一个独立自信的上海女孩子。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2

很多人一开始看《我的前半生》时,会很不习惯,因为几乎想不到马伊琍会演一个这么浮夸市侩的女性。马伊琍说,这得益于文章,在开拍前,他告诉马伊琍:你不能用你的惯性和你的经验去演戏。马伊琍说,这让我终于意识到一个女演员不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适地带。

我们谈马伊琍时,最不能绕开的话题就是她的丈夫文章。在他们的“婚姻风波”前,大家谈论的是马伊琍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比自己小8岁的文章;那场风波之后,大家谈论的是,为什么马伊琍不离开这个差劲的男人。

在众生喧嚣时,马伊琍似乎从来没有被影响过,她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马伊琍式的。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在文章之前,马伊琍有一个著名的导演男友,管虎。关于他们何时相恋、为何分手,两人都三缄其口。但管虎曾这么形容这个前女友:“看上去那么娇小,然后手无缚鸡之力,单单薄薄的,性格之坚韧,她能坚持,想好了不回头,这种劲儿……所以我对南方女人反正是充满了一种崇敬,反正她们太有力量了,让我震撼甚至不寒而栗。”

这种“不寒而栗”的力量,让马伊琍远离了一般女明星的婚姻规律,她既没有继续选择导演,也排斥富商:“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我也不喜欢,干嘛委屈自己?”所以,当她爱上一无所有的文章时,她毫不犹豫地全情投入了。

无论是让文章一举成名的《奋斗》,还是红极一时的《蜗居》,都是因为马伊琍的举荐,才获得的演出机会。著名编剧六六曾赞叹:马伊琍是个伟大的女人,她颠覆了上海女人的“小格局”。

即使文章后来的背叛,她也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一句“且行且珍惜”背后包含的泪水和痛苦,她也从未对外倾诉过。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和当初抬举他一样,她再次以强大的内心选择了原谅了他。所有的挣扎到最后都被她浓缩成一个人生格言:“不要在黑夜里做任何决定,无论是工作还是亲密关系,因为黑夜里任何情绪都会被放大,要等到太阳升起头脑放空时再定夺!”

伴侣背叛了你,到底要不要选择原谅?马伊琍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不需要隐忍、不应该原谅。但马伊琍的答案时,一个真正独立的女性,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迎合外界对你的期待。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很多人说,是马伊琍的大度挽救了文章。但这么想,未免太委屈马伊琍了。她所选择的,不是原谅某一个人,而是夺回人生的主动选择权;她所挽救的,是她尚未完全熄灭的爱情和婚姻,是黯然接受被动离场的命运。——这是她一贯的人生原则,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都会拼尽全力。

这样的人生,可能累,可能辛苦,但她得到了离开舒适区之后更大的自由和自尊。现在看马伊琍,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被男人背叛和抛弃的女人,而是发自内心地敬佩她在42岁的年纪,依然神采飞扬,依然成绩斐然。

她主演的《进京城》,是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片,入围了电影频道媒体关注单元大奖。她和王学兵主演的《未择之路》,获得了2018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最佳影片提名。她和姚晨搭档的电影《找到你》,入围金爵奖竞赛单元。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应该跟马伊琍学学

3

马伊琍曾说,自己在20岁的时候,不会瞧上罗子君这样的角色,但如今的她,却觉得女人身上的能量,是从她们所经历的风雨中得来的。

我们即使不认同她演的罗子君,却深深赞同马伊琍的这段话。“生活当中有时候难免会遇到突发、意外的情况,但这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不能随随便便认输的,如果不认输,这件事就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你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完蛋了,绝对做不成,那这件事情就不要去做了。”

这些意外、这些风雨,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但如何去面对,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努力。无论是婚姻还是工作,在遭遇低潮时,都不能沉溺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都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黑夜中,只有当你走出来了,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到了阳光之下,你就会发现,曾经的伤痕,原来也可以幻化成力量。

在拿到“白玉兰视后”奖项后,马伊琍在得奖感言里这么说到:女人不要为取悦别人而活,希望你们为取悦自己而活。总之每个人只有一次的前半生的机会。勇敢地努力地去爱,去奋斗,去犯错,但是请记住一定要成长。与其让别人给你打伞,不如你自己给自己打伞。这是我父母一直教育我的,也会成为我以后教育女儿的一句箴言。

希望这段话,也能鼓励曾经遇到过人生低潮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