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小型超市裡賣的豬肉和大超市裡賣的豬肉價格相差很多,這些貴賤肉每天都有檢疫嗎?

西木新格

凡是進入市場正常銷售的豬肉,至少經過了生豬產地檢疫、宰前檢疫及屠宰後的肉品檢疫,基本都是安全放心的。

至於中小型超市與大超市的豬肉價格有差距,這很正常,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

一、品牌豬肉與普通豬肉

普通豬肉分為超市自營與合作經營(即外包檔口,超市提點),在當地屠宰場、批發市場進貨,或者由供應商供貨,一月或者半月定一次價格,基本上是隨行就市。品牌豬肉、有機豬肉、無抗豬肉基本為合作經營,因品質好、成本高、品牌溢價等原因,售價相對較高,在較長時間基本維持價格穩定。

二、競爭程度

一般大型超市人氣旺,競品、出貨量也較多,薄利多銷,售價較便宜;中小超市尤其便利店顧客少,出貨量也小,為了維持經營者的收益,售價較高。

三、打折促銷

大型超市為了提升人氣、增加銷量,會定期不定期地搞打折促銷、買贈活動。由於豬肉是日常消費品,價格比較透明,打折更具有吸引力,故而常用作促銷品,以帶動其它商品的銷售。

四、處理滯銷部位

批發豬肉必須整片(邊)購進,而後分割,分部位零售。其中,有暢銷部位,必然有滯銷部位,而豬肉的保鮮期很短,必須短時間協調地銷出去,才能實現最大利潤。所以,無論超市、農貿、便利店,都必須低價銷售滯銷部位。


北大屠夫陸步軒

小超市和大超市裡面豬肉價格相差很多,原因也有很多,兩者的進貨渠道不同,成本不同,而且豬肉可能也不一樣。

比如冷鮮肉和熱鮮肉的區別,熱鮮肉是一般的鮮肉,屠宰後未經過降溫處理的肉,是此前市場上的主流,而冷鮮肉也就是“排酸肉”,相對來說口感更佳也更安全,當然成本也較高,屠宰後續加工、流通和終端銷售需要全程冷鏈,近幾年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冷鮮肉發展迅速,已成趨勢。

品牌豬肉和普通豬肉的區別,多一張身份證,身價當然不同,其中原因你懂的。

此外,還有可能是有機豬肉、土豬肉、黑豬肉等等,和普通豬肉的價格確實相差很多。

當然,無論是貴的豬肉還是相對便宜的豬肉,只要是正常途徑合法銷售的豬肉,都是經過獸醫部門檢疫合格加章後才能放出屠宰場流入市場的,消費者大可放心食用。


畜牧大集網

其它的不用多說,豬肉在大眾心目當中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在菜市場還是在專門的營業檔口,還是大中小超市裡都會賣,而且很多超市做活動的時候都會把這些商品拉入到海報主推的商品目當中,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大家都會有購買,對於其價格也是相對比較敏感。

正入標題所出,很多商超裡面豬肉的價格在活動期間低於周邊市場的價格,很多人會問了是不是肉不好?其實不是這個問題,而是要貨量的大小問題,很多時候超市會提前給豬肉的供應商打電話預定比平時多很多的要貨量,跟供應商壓低豬肉供貨價,然後低毛利出售給市民,這樣一來豬肉價就低於了周邊豬肉的價了。這一般是常規超市的手法。

下面我們來說說一些其它手法,那就是混搭法,之前不是太瞭解,也是一次在進冰貨的時候發現的。就是有一家超市做活動推豬肉的時候就有那麼一二款豬肉的價格比各大市場都要低,而且價格遠遠低於供應商的價格,那個時候第一給我感覺他們應該是從跨其它區域的豬肉進的貨,這個時候我也會去現場 看一下他們豬肉的質量,現場觀看豬肉碼放的不是太齊而一堆堆在那裡,在燈光的照射下,品相感覺還好,就是有一點烏,其它的沒啥,但是價格確實超低。在一次進凍豬耳、豬尾的時候,商家老闆就拿出一箱凍豬肉,問我們需不不需要,一看肉品,就是上回看到超市進的肉一樣的,價格非常優惠,這就想起了那一堆豬肉了,原來根在這裡,商家很聰明就是拿凍肉解凍以後當正常豬肉售賣,這樣一來,控制了成本,拉籠了人氣。

所以個人感覺大家在購買豬肉的時候還是特別小心那些做特價的豬肉,不要貪圖便宜而讓自己吃上了凍肉。二來就是買豬肉的時候還是找一些碼放整齊的豬肉會好一些,因為在亂的時候,就給了商家機會。


四季農村

超市的豬肉價格=豬肉進貨價格+超市扣點+人工費+水電費+利潤。它和農貿市場的價格差在超市扣點和利潤高!扣點一般佔銷售額的20%左右,利潤在20%以上。而農貿市場的利潤率在l0%一|5%,人工不算錢,都在利潤裡面了。因此,正常價格超市要比市場貴3O%的價格!如果它便宜一般是前一天或幾天沒有賣完的搞特價!記住一點,超市的東西貴是正常的!


真功夫19

用老百姓的話說,市場上銷售的豬肉有鮮肉和冷藏肉之分。鮮豬肉一般從生豬到消費者的飯桌上在三天之內。而冷藏肉大多數是國家儲備肉,或者進口肉等等,也有冷藏一年以上滴。後者價格低,口感差。大型飯店裡很多菜品只選擇鮮豬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