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看不见我就哭时,我的这些做法分享给你!

在孩子8个月左右时,开始对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一旦妈妈从孩子的视线里消失,孩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并且哭闹,这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处理得好的话,宝宝容易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内心安全感十足。

我家杰宝从八个月大起,只要我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开始哭闹,有时候会一直哭到我站到他面前为止,有时候自己的心都快碎了。

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情况不一的遇到类似现象,虽然宝宝的这种表现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但是,情绪波动太大,对宝宝的成长不利,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如果妈妈智慧一点,狠心一点,就能减少或者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帮宝宝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根据研究发现,宝宝只有单一照顾者(比如只有妈妈带,或者只有奶奶带,爸爸都不插手),分离焦虑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因为宝宝下意识产生了拒绝改变现状的想法。如果宝宝是很多家人轮流照顾,分离焦虑就会比较轻微。

当宝宝看不见我就哭时,我的这些做法分享给你!

对于父母来说,这三个方法特别值得尝试:

1、培养【物体恒存】的概念

具体来说就是让他了解,看不见的东西并没有消失掉。

举例子来说,把宝宝单独放在房间里玩,妈妈离开后可以不时发出一点声音,让宝宝知道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还是在的,然后间隔一段时间看看宝宝,让宝宝慢慢习惯。

2、多让宝宝出来玩,接触更多的人

平时让宝宝有更多社交的机会,宝宝就不容易惧怕陌生环境。

让宝宝认识其他的亲戚朋友有助于帮助他认识到:家人以外的陌生人是友善的。让宝宝接触陌生人前,爸爸妈妈先和陌生人说话亲近一段时间,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然后再慢慢尝试让宝宝单独接触陌生人,让宝宝适应这种感觉。

3、和宝宝分离的时间要循序渐进

不要突然长时间离开宝宝,这会给宝宝造成心理阴影。试着开始短暂离开1小时,2小时...同时还要尽量培养宝宝单独入睡的习惯,宝宝哭闹时先拍拍宝宝安抚,不要马上又抱着哄睡。

当宝宝看不见我就哭时,我的这些做法分享给你!

当宝宝出现分离焦虑情况时,这几招也有助爸爸妈妈的实战应对。

1、带宝宝喜欢的东西或者熟悉的东西

如果宝宝有特别喜欢的玩具玩偶,天天想带着。

很多妈妈会担心这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其实依赖也不用担心,等长大了以后,这种习惯会改变的。而宝宝还在幼小的年龄段时,有个熟悉的东西让他保持专注实在是太棒了,这能给妈妈爸爸省去很多麻烦,也能帮助宝宝适应分离焦虑。

如果没有,也可以尝试用一些妈妈的东西给宝宝安慰,比如看到妈妈的衣服,宝宝会有一种妈妈在不远处的感觉,也有助于分离焦虑症的缓解。

2、承诺回来的时间

父母在离开的时候给宝宝说再见很重要,最好告诉他具体的时间段,比如说太阳落山前,或者时针走到几点的时候。每一次信守承诺,都会给宝宝建立起安全感。

3、躲猫猫游戏

躲猫猫游戏是帮助宝宝理解短暂分离的好办法。可以让他知道短暂分离不一定是坏事。

当宝宝看不见我就哭时,我的这些做法分享给你!

下面这几种情况就是反面教材,这么做会加重分离焦虑,一定要避免。

1、不可表现惊慌

其实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宝宝,有时候父母在送宝宝去幼儿园以后还不时徘徊在幼儿园周围,比宝宝还要紧张。宝宝一哭,妈妈焦虑,就加重宝宝的不安。有时候父母要先冷静自己的心情,再去安慰孩子。

2、避免哄骗

哄骗的结果就是让他觉得父母是会骗人的,父母不可信任,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之后的任何安慰,命令,承诺都可以不用当真。对孩子诚实守信,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对他未来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3、不要悄悄地离开宝宝

虽然你可以在宝宝没看见或熟睡时偷偷溜出家门,但还是不要这样为好。这只会在你下次想离开时,让宝宝更加谨慎,更没有安全感。相反,与宝宝达成“离开”的常规仪式,有助于建立宝宝的信心。

总之,分离焦虑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方法得当,快速过渡是一定没有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