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动态丨张家窝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侧记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如何使社会治理工作更精细?如何实现为群众解决问题制度化?西青坚持以网格为载体,打破各部门壁垒,通过智能设备和互动平台,使社会治理工作由“坐等派活”变为“主动找活”,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以西青区张家窝镇为例,今年三月,该镇被确定为全市落实“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五个试点街镇之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张家窝镇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基本单位,以综治信息为支撑,构建覆盖全镇、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天上千双眼,地上一张网,中间跑着专业队伍”的立体化模式,使精细化管理深入到社会基层每一个细枝末节,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安全舒适。

街镇动态丨张家窝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侧记

1.“一张网”细规划 精准服务

街镇动态丨张家窝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侧记

目前,张家窝镇信息管理平台这“一张网”,涵盖了基础数据采集、人口动态情掌握、市政公共设施巡查、环境卫生巡查、施工工地巡查、环境保护监管等15项工作内容。通过网格化管理,发现、立案、派遣、结案、监管五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工作体系,不仅提升了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服务,更使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截至目前,平台共接到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690件,相关部门和单位完成整改587件,其余案件正在解决中。

2.“千双眼”凝合力 高效服务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在地面广撒“一张网”的基础上,张家窝镇按照“突出重点、全域覆盖”原则,在重点地段、重点行业、单位安装视频监控点位3000余个,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镇的视频监控网络体系。预警防控中心通过监控摄像头、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强化预警功能,联勤队员手持通讯终端,实时流转发布各类信息和指令。

“天眼地网”的密切配合,使各部门打破原有壁垒、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在张家窝镇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指挥中心,一个十多米长的巨型屏幕实时显示辖区范围内的视频图像。工作人员用鼠标轻点地图,屏幕立即弹出该地点及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企业情况等资料。据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吴永振介绍,中心涵盖治安防范、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发现问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指派到属地及相关部门,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事务的快速处理。

街镇动态丨张家窝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侧记

与张家窝镇相同,全区9个街镇都实行了综合治理平台指挥中心,不仅服务高效,且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吃下了“定心丸”。

3.几支队伍多联动 用心服务

为“天眼地网”架起与百姓连心桥的,是活跃在网格上的三支队伍。据吴永振介绍,张家窝镇治安巡控联勤大队和环保巡检队伍按照网格规划,施行全天24小时防控。同时,“一格一员”、“一格多员”的网格员队伍,按照专职网格员+村(居)片长、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物业保安等也兼任的兼职网格,进行定时巡察,确保百姓的环境、安全和细枝末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和隐患排查,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架起了沟通民情连心桥。

街镇动态丨张家窝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侧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时代新命题,吴永振说:“张家窝镇精细化管理永远在路上。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体系,继续探索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