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1

在2018年这个多事之秋,又一大佬自杀身亡!

2018年1月30日,金盾股份披露了一份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将达到8000多万。

本该大喜的日子,但金盾股份董事长周建灿却在上虞国际大酒店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建灿,何许人也?

1989年,26岁的周建灿丢掉了铁饭碗,用借来的3万元,开办了一个作坊式的消防配件厂,既是老板,也是一线工人,终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时间如流水。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周建灿做到了!从3万资金到93亿的市值的金盾股份,周建灿可谓是白手起家的民间企业家奋斗样本。

那么,好端端的,为啥周建灿要自杀呢?

坊间传闻是40亿入股乐视网让他血本无归,金盾官方说法是死于抑郁症,但是这些都不是终极原因——

原因在于,负债百亿、无力偿还,只好“以死了百债”!

5月1日,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周建灿、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涉及到的债务总额约为 98.99 亿元,其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债务额约为 39.59 亿元,以股份质押形式融资债务额约为 14.25 亿元,牵涉到金盾股份的民间借贷债务及担保金额合计约为 29.11亿元, 其他为供应商欠款等债务。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巨额债务除了银行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之外,涉及到最多的便是民间借贷。

1月28日,一名河南债权人称已经起诉了周建灿。而在周建灿自杀的前一天,本来已经签好合同的借款人却反悔了,周建灿没能如期拿到1亿元去填补此前的窟窿,还因此上了民间借贷圈的“黑名单”。资金来源的断裂,让周建灿绝望地走上了天台。

近年来,由于债务压顶引发的人间悲剧,屡屡发生!

去年,轰动一时的山东辱母案也源于高利贷的迫害。母亲被索债者当面凌辱,儿子情急之下刺死一人。为何凌被辱?原来是因为苏银霞所经营的公司——源大工贸,拖欠当地多家银行数千万的贷款,并被银行告上法庭。为了尽快还上银行的贷款,苏银霞只好借旧还新,依靠高利贷救急,也正是因此,断送了苏银霞的家庭和她的企业。

2016年,陕西圣丰乳业法定代表人权天林在自己的办公室上吊自杀。

理由也是银行催贷催得紧,而手头又没有可流转的资金。权天林不得不到外面借高利贷,同时银行也承诺先还贷再续贷。然而,用高利贷还了银行贷款后,银行停贷,催贷的由银行换成了高利贷发放者,迫于高利息和催贷压力,权天林选择一死了之。

悲剧各有不同,但有一点都是相似的——压垮他们的,都是因为民间的 高利贷!

2

想指望着高利贷苟延残喘,然而事实上,高利贷反而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企业资金紧张,然而又有银行拒贷,所以不得不以高利息的民间借贷方式维持企业运转,而高利贷的利滚利、息生息,让企业家们不堪重负;而更为可怕的放贷人催债方式,逼迫周建灿最终走上了天台,也逼迫于欢持刀捍卫自己的尊严。

高利贷有多可怕?

借2亿要还6亿利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建灿的民间借贷,利息有的9分,有的甚至1毛2。

这说明了什么呢?通常我们说的9分利,指的是月息9%,那么折算年利率,就是108%,是法律规定的高利贷上限利率36%的三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比本金还高,甚至超过本金。如果按复利计算,两年后利息就是本金的三倍。

自2016年以来,周建灿一共为民间借贷支付了17亿元的利息,其中一笔2.1亿元的借款,光利息就偿还了5.9亿。

利息要比本金还高,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借新还旧、以贷养贷,于是债务越滚越大、利息越还越多。

之前,一名陕西西安的大学生小张,通过“校园贷”借钱,“借2000,一周利息600块”,最后欠下几十万巨债。

小张全家只靠母亲卖菜为生,她已经帮儿子还了四五十万,但还欠了二三十万。

面对这笔巨债,母亲崩溃痛哭:我给你跪下了!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旦踏入高利贷,便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灭绝人性的催债方式

高利贷行业有句名言:先扒皮,再抽筋,最后榨干骨髓。

往往你在电影、港剧里看到催收人赖在借款人公司、家里不走,或者向欠款人家庭发送骚扰短信......这些方式都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现实中,高利贷的催收方式可不用这么“低级”的手段,往往可怕的多!

裸照威胁放高利贷的人让对方脱光拍裸照,如果不还钱就把裸照贴当地电线杆。

暴力催收:殴打、私拘、逼迫下跪、泼油漆等方式,应有尽有。

网络曝光个人信息:“催客”会通过网络曝光借贷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住址、网络账号等,或在欠款者社交圈催收。

艾滋病人催收:日前,甚至出现了艾滋病催收队,他们团队的收费标准为欠款总额的30%。据当事人称,只要他们一出马,亮出艾滋病证,没有要不到钱的。

日本黒社会更是恐怖,为了逼人还高利贷,直接派人去福岛核电站救援善后,赚卖命钱……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可怕的是,人虽死,债未偿!面对压顶的债务,有人选择一死了之,然而放贷人岂会轻易放过他们?

当然不会。借款人拍拍屁股走人,受苦的便是家人啊!

借款人的家人和朋友在悲泣亲人逝世的同时、还会遭受放贷者的疯狂要债,此情此景,怎一个“惨”字了得!

3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明明知道高利贷是毒药,却还要饮鸩止渴?这些民营企业家们,为何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呢?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民营企业家们的“心头痛”。

虽然国家近年来在大力倡导“扶持中小企业”“输血实体经济”,可是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谈一谈、文件上摆一摆的层面,到了真正落实之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会更愿意把资金流向国企、流向地产等更容易赚钱的行业。

周建灿开始的民间借贷只是过桥贷,银行贷款到期,通过短时间的民间借贷来偿还贷款,然后再从银行借新还旧。看似很圆满,但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后果不堪设想。这不,后来银行不给他贷了,他就继续从民间借贷借款补之前的窟窿。

没办法,如果有更安全、更低成本的银行等正规机构支持,谁还愿意借高风险、高成本的高利贷!

那么,为何现在风险集中释放?为何近年来债务爆发问题屡屡惊现?

大局已变、拐点已至。我国的宏观环境,由之前的大放水正式步入了大紧缩时代,“去杠杆”成为重中之重,流动性全面收缩、利率也一路走高。

而利率的上升,就是民营企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利率的上升,会带来企业融资成本的提升,而这对“高杠杆”的企业可谓是致命一击!企业没有新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债务无法偿还、运营难以维系,命好一点的,可能被巨头收购;而运气差一点的,恐怕只有“破产”华山一条路了。

毫无疑问,接下来将是实体行业大洗牌的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集中暴裂、面临破产重组的厄运。大浪淘沙之下,中小企业的日子可能会越发艰难。

我们要“防风险”,但更要防“防风险”带来的风险!如果“去杠杆”让民营企业只能“饮鸩止渴”,如果“去产能”让企业难以维系,如果环保风暴让民企举步维艰——

实业受创之下,恐怕资金还是会流向房地产!

4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防风险”大势之下,我们如何“防范自己的风险”?

如果你是企业,请不要盲目扩张。

扩张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贷款难,如果转向民间借贷来满足资金需求,反而是饮鸩止渴,很可能就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是个人,请不要盲目投资。

购买任何金融产品,不能再闭着眼睛,哪个收益高买哪个,尤其是要警惕自己购买的企业债。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往往面临着崩盘的局面。企业的违约、企业的倒闭,将会引爆越来越多的理财违约潮。在打破刚兑的新规下,届时,别提利率了,连本金都难以收回!

无论你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警惕高利贷。毕竟,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剂毒针!

2018,风险之年,别轻易为自己搭上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2018,什么才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