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小淩河的下游,有一處名叫鍋底山的地方,我多次從釣友口中瞭解到,這段水域不僅風景秀美,而且水中肥美的鯽、鯉更令人垂涎。

為了找到這個迷人的河段,我曾經兩次獨自驅車探路,皆因路況不熟,無功而返。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五月中旬的週末,碧空如洗,白雲飄蕩。

在熟知路線的釣友引領下,我終於來到了釣友們休閒垂釣的“聖地”——鍋底山。蔥鬱的牧草地、飄香的槐樹林,置身於此,心情豁然開朗。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眼前,淩河水沿著“S”型的河床靜靜地流淌,閃動著粼粼的水光。

東岸,早有幾十位釣友揮杆垂釣,不時有釣友將野生鯽魚釣將上岸,同來的釣友急不可待在岸邊尋找好釣位。

我在“老鱉石”的南側選擇了釣位,開餌。

身邊豪爽忠厚的釣友看我開面餌,提醒我早晚時段用面餌可以,白天在這個河段垂釣,面餌招白條和小雜魚,要想釣鯽魚、鯉魚,最好使用蚯蚓和蛆芽。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看著他們釣鉤上掛的蚯蚓和蛆芽,採取傳統跑鉛垂釣,釣起的一條條的野生大鯽魚,心裡不免有些動搖。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我還是堅持使用面餌,使用12尺的鯽魚釣竿找底調漂,二十幾竿搓大餌做窩後,拉餌垂釣。

老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任性”使用面餌,拉餌第一竿下去,浮漂就被歡實的白條截停,斜斜地停在水面上。

調整釣法,搓小餌垂釣,浮漂很順利地翻身下降,懸停在調釣的一目,餌料脫落後,浮漂緩慢上浮,看來搓餌還是能夠減少白條和小雜魚的干擾。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相鄰的釣友拿出一把彈弓,將泡製的玉米渣和小米借用彈弓準確地射入到釣點補窩。

借過釣友的彈弓,如法炮製,將酒米射入釣點,然後謝絕善意釣友遞過來的蛆芽和蚯蚓,繼續搓餌垂釣。

在白條逐漸減少吃鉤之後,浮漂一個有力的下頓,這次拉力有手感,3/7釣性的鯽魚竿出現了彎弓,金黃的野生大鯽魚在碧波中泛著水花出水。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上手控魚出水,心中不免陣陣歡喜,大鯽魚的品相真不錯,接連釣上幾條300克目標魚,我心中不免暗自竊喜。

但身邊的釣友連續三竿上了三條個體在400克左右的大鯽魚,著實顯示了使用蚯蚓傳統釣的威力,令我汗顏。

時至上午11時,隨著魚口的逐漸減少,加上西南風的加大,一些趕早的釣友開始收拾釣具,結束垂釣。

看著他們紛紛從水中拎出的魚護,野生鯽魚在魚護中噼裡啪啦地掙扎,可以說是人人帶著期待而來,又帶著美味而歸。

我身邊一位年長的釣友應該是今天的翹楚,他魚護裡的收穫足有10斤之多。

他一邊收拾釣具,一邊告訴我,在鍋底山垂釣,需要來的早,用酒米做好窩子,間歇補上幾次窩子,收穫可想而知。

釣友們相繼走後,延綿崎嶇的岸邊略顯空曠,“老鱉石”的左右兩側只剩下幾個釣友,零散地分坐著。

諺語云:北風颳日落,南風颳雞叫。5、6級的西南風狂野地掀起一層層波浪,很難看出漂訊。

拎起魚護,看看自己堅持用面餌垂釣的十幾條野生大鯽魚和數十尾白條,也算不虛此次探釣之旅。

釣魚:一上午釣了10多斤大野鯽,這個免費釣點真是個好地方

置身如此陶冶心境的郊外,臨水釣獲美味的野生大鯽,足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