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普京对于不少国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作为现任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普京不仅在国内有着数量可观的支持者,在国际社会同样享有着盛名。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追捧普京呢?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其实,普京每一次的辉煌,都离不开这五个字——时势造英雄。

——东欧剧变中保护使馆

普京所处的时代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个人的魅力。他在克格勃任职的时候,正赶上了东欧剧变,无数的民众围攻当时普京所在的苏联驻东德大使馆。面对危机,普京毫不惊慌,而是一面让使馆人员与示威群众保持距离,一面偷出使馆调来了坦克部队。在坦克车的庇护下,游行队伍稍有退却,普京也靠着随机应变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临危受命大破格罗尼茲

回国后的普京曾赋闲过一段时间,但由于有着多年任职政府的经验,再加上叶利钦政府正值用人之际,在不少人的推荐下,普京涉足政坛,并成为了叶利钦重要的政治伙伴。

普京的老板——叶利钦此时并不好过,俄国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掌握着石油与钢铁等战略资源的经济寡头们,借着苏联解体后国家财政混乱的时机,大搞兼并与投机倒把的灰色生意,并迅速膨胀了起来。财富呈加速度流向上层,而叶利钦对此束手无策。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更要命的是,1994年,联邦南部的车臣地区发生了叛乱,叶利钦自然调集重兵前往平叛,结果,俄军因疏于训练、且轻敌心理严重,被叛军杀伤无数。僵持了两年后,俄军黯然退出了车臣首府格罗尼茲。这场军事失败让叶利钦颜面扫地,也间接促成了他的下台。

叶利钦下台后,接替他执政的正是普京。面对嚣张的寡头集团,他毫不留情地挥动司法审查的大棒,对一系列经济犯罪予以惩处,不过,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普京很快终止了这次对寡头集团的进攻。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普京的目的达到了,一方面,他让寡头们不敢对自己等闲视之,并对普京政府的一些政策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普京给寡头留了面子,也有利于维持内部团结。而当缓和了内部的问题后,普京毫不犹豫于1999年发动了对车臣叛军的第二次战争。

这一次的进攻以普京大获全胜而告终,他顶住西方舆论的压力,派多路大军包围了车臣首府格罗尼茲。普京知道,要想消灭城内的叛军,一股脑的冲击无异于大炮打蚊子,收效甚微。所以,他调来了俄军的特战队,并命令其配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穿插切入。当发现可疑火力点,即召唤空军前来轰击。在这样一种稳扎稳打的攻势下,城内叛军在2000年3月逐步被肃清。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前线的胜利不仅稳定了俄罗斯联邦南部边境的局势,也为普京挣得了一笔宝贵的政治资本。他驾驶直升机劳军的照片也被曝光,并引起了一阵称赞。对于经历苏联解体后的俄国民众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让他们的精神备受鼓舞,饮水思源,普京功不可没。

——收回克里米亚,普京再胜一局

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让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快速降温。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已让双方几乎兵戎相见。而就在这时,乌克兰中央政府向北约频频示好的行为等,更让这一地区的局势变得复杂化。笔者在这里无意于探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只想谈谈普京在危机中的表现。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普京对于克里米亚是势在必得的。可是他也知道,因为克里米亚而与乌克兰中央政府直接作战,不仅可能耗尽自己元气,也会引起整个东欧的不安和敌视。所以,普京政府积极约束国防军行动,避免同乌克兰政府军冲突的扩大。

确定了对乌克兰政府的基本态度后,普京开始处理西方世界对俄国的制裁问题。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长。这句话在这时候体现出了它的分量。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因为,在欧洲大陆,有着数条绵延万里的能源管道,他们将俄国高加索山脉等地区的石油等源源不断的输往德国等中欧和西欧国家,支撑着这些国家中一定数量的产业经济。俄国支持尚可,而如果其选择减少乃至于禁止这些能源外输,欧洲本不景气的经济将会在短期内再遭重创。玉石俱焚,这四个字用来形容西欧和俄国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默克尔等在制裁俄国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富有弹性的态度。他们坚持俄国负有对造成克里米亚危机的责任,但也极力安抚普京政府,尽量避免刺激其作出极端的决策。

普京为何如此受欢迎?

普京迅速的握住了自己手中这一张王牌,并借此来同默克尔等展开谈判。谈判的结果无非是宣布共同维护地区稳定等内容,可这种结果显然对俄更有利。因此,靠着俄国庞大的能源占有的优势,普京在美国的制裁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俄国也得以缓缓渡过克里米亚危机带来的制裁难关。而普京也因此得到了俄国上层精英的认同和赞许,他的人气会爆发式增长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