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材料,“后摩尔时代”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摩尔定律正逐渐超出并且失效。在2005年,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组织(ITRS)提出了“后摩尔定律”,多重技术创新应用共同发展,硅基和非硅基等技术相结合,以应对和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石墨烯材料,“后摩尔时代”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硅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而非硅基半导体材料则成为半导体材料未来的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2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撰写了《超越摩尔》。其中讲到,未来半导体工业可能将从“硅时代”进入“碳时代”。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将可能在未来代替原来的硅基材料。

石墨烯材料,“后摩尔时代”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石墨烯发现于2004年,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材料。二维材料,是指电子仅可在两个维度的非纳米尺度(1-100nm)上平面运动的材料。

石墨烯材料,“后摩尔时代”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希望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最轻,强度最高,韧性最好,导电、导热性最佳,透光率最高的材料,可用于新能源电池、晶体管、柔性显示屏、传感器、电容器、感光元件等许多方面,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被称为“世界最强晶体”“材料之王”。

2014年,全球芯片制造巨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世界首个多级石墨烯射频接收器,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全功能石墨烯芯片,其传输速度是硅制芯片的千倍;同年7月,IBM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对石墨烯碳芯片技术投资3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其后,韩国三星、LG集团也在柔性显示器、触控屏等领域与高校合作研发出了成果,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氧化铟锡(ITO),石墨烯的成本更低,柔韧性更佳,在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十分具有发展潜力。

2017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专题节目《神奇的石墨烯》,节目中提到,石墨烯有望替代硅,成为下一代芯片的主要材料。利用石墨烯制造新一代器件,有望让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石墨烯在中国发展已经六年有余了,而中国在石墨烯的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以石墨烯作为辅助材料推出了石墨烯内衣裤、U形枕、轮胎、涂料、加热片、移动电源、保健用品等产品。由于技术的欠缺,石墨烯在中国沦为了“工业味精”。

石墨烯是中国芯片在后摩尔时代弯道超车的希望。希望国内不断发展新的半导体技术,在石墨烯的应用上快速实现升级,最终实现中国芯片制造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