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档案能办理退休领养老金吗?

tzl008

问题:没有档案能办理退休领养老金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如果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那么办理退休时,不需要审核人事档案。

一、审核人事档案的目的主要有

1、核实参保人是否符合法定退休年龄

即核实参保人的出生年月日,如果和身份证不一致,以人事档案里的初次登记曰期为准。如招工表或报到单上的出生日期。

2、核实参保人身份,身份不同法定退休年龄不同。

有招工表(招工录取通知书)=初始工人身份

有报到单(派遗证)=初始干部身份

特殊工种:有行业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的认定手续,连续或累计工作年限达到特殊工种退休规定。

3、确认有无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有,是多少年?

退休时社保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来说,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是以人事档案材料为依据认定的。没有档案,视同缴费年限归零,所以还真不能忽视档案的事,对这部分同志来说,人事档案很重要。

都有哪些情况需要用人事档案来确定视同缴费年限呢?

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中人”,“知青”和“军人”。

(1)企业“中人”1992~1995年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制度建立前的企业工作年限

(2)机关事业单位“中人”2014年10月1日前工作年限

(3)知青下乡年限

(4)军人服兵役年限

4、确认是否属于政策倾斜人群

比如是不是老革命,属不属于边远贫困地区,是不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干部,是不是有高级技师的工人

有些地区是有倾斜政策,比如北京退休政策规定: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干部,或有高级技师证的工人,养老金标准有兜底政策,不可以低于当地平均养老金水平。

另外,退休人员每年都会上调养老金,其中的倾斜调整,大部分地区也是要以人事档案为依据。

二、没有人事档案,不能办理退休吗?

退休条件是如何规定的呢?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十五年,

满足这两条,就符合法定退休条件,就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什么样的人,什么情况会因为退休时没有办法提供人事档案而吃亏呢?

1.如果你属于企业人员,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工龄)的“中人”

没有人事档案,就等于没有了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在养老金的计算上,会吃亏。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越吃亏,因为会少领养老金。

2.如果你有特殊工种工作经历并符合提前退休规定

没有人事档案,就无法享受特殊工种待遇,将无法提前退休,也不能享受养老保险统统结合制度建立前的特殊工种的折算工龄。

3.如果你是曾经下过乡的知识青年

没有人事档案记载,下乡期间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4.如果你曾经是服过兵役的军人

没有人事档案记载,当兵期间很难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5.如果你是有高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证的人

没有人事档案职称评审手续记载,不予认可。

6.如果你是老革命

没有人事档案记载,很难落实相关待遇。

综上所述,城镇职工在办理退休时,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重视,应该关照好自己的档案,一不能丢,二不能缺少重要材料,以维护自己应有的合法退休权益。


水流云在草青青

实际上个别情况下没有档案也确实能够领取养老金。

一般来说,我们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手续,退休待遇审核的时候,需要查看我们的个人档案。

如果我们没有,审核科会不给我们办理退休的。

他们审核退休档案的目的,第一是要确定我们的出生年月。因为我们的退休年龄,是按照职工档案中的最早出生年月记载来确定的。并不一定会跟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一致。一般档案记载,出生年月早的人会占便宜,可以提前退休。

他们审核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看我们的工作记录,是不是跟社保系统中的参保信息记录相一致。尤其是在我们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可以不用交纳社保费,就凭档案材料认定上缴费年限的。

所以这些资格审核上一定要慎重。

还有就是我们的特殊工种,可以提前五年退休,审核起来更不是儿戏。必须要有地级市的审批档案材料。同时要有相应工作年限里的工资调级晋档表等等详细记录。

那是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用档案退休呢?

其实主要就是我们缴纳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这种人员一般是2001年之后才出现的。因为他们是自己交费,没有相应的劳动合同,就业登记表等档案审批材料,而且让人家保留每月的缴费单据,也不现实。而且那也仅仅是银行的扣费单据,没有劳动部门认定。

所以很多地方,只要是灵活就业人员交费的,完全可以凭借社保系统中的记录,直接审核退休。

不过,有保险缴补缴记录的灵活就业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的补交记录清单做证明。

另外,随着我们电脑系统的发展,一般2005年之后的就业信息我们都已经步入了电脑系统,只要查到,我们就可以补办相应的就业记录和信息。

即使没有录入电脑系统的,也可以查阅当时的企业招用人员登记表的信息,来进行佐证。

所以,档案丢失了也并不可怕。

而且我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个是完全凭借是电脑系统中的计费来计算待遇的,更不需要档案了。

其实随着我们时间的推移,职工档案的收集工作将成为劳动部门的责任,不用生成纸质的职工档案,通过电子化数据,就会可以认定职工的缴费年限了。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吧,这些年退休的人还是要找好自己的档案的。


暖心人社

我是萌萌的大宝,一名基层社保工作者。

没有档案能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吗?

可以肯定的说,没有档案是无法申请退休的,无法领取养老金。

我们是实际工作中,档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档案可以确定劳动者的出生年龄确定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时间。还可以确定其他的重要信息。没有档案什么都办不了。

档案的作用是什么?

一、档案可以确定劳动者的出生年月。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们都有身份证,但是为什么不以身份证的时间为准确的出生时间办理退休呢?

具体的原因我也说不好,但是根据我国的条文的规定:参保人申请退休是个人身份证与档案结合认定,当档案与个人身份证出生年月不一致时,以档案最早记载的时间为主。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李的身份证出生年月为1965年,但是他的档案中有一张最早的表记录的,他的出生年月为1963年,那我可以恭喜老李的是,他可以提前退休两年了。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档案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大,那么悲催的是,他就要晚退休了。所以没有档案我们无法省出生年月也就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该申请退休。

二、确定参加工作时间。确定参加工作时间一般是档案与社保结合来看,那在社保制度制出台之前,劳动者的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界定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查看档案了一般是查看档案中的招工表,或者是派遣证。免得时间一般就是为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我们由此可以计算工龄。如果没有档案社保也查不到,那我们就无法认定到底是什么时候参加的工作,有没有是同缴费的年限?

三、确定条件是否符合特殊工种。特殊工种是一个需要个各级部门严格审批的岗位,特殊工种的认定,主要是看档案中工资表、调资表上所填写的工种,如果没有档案或者是档案不全则无法认定。

总结一下没有档案,或者档案不全。都是无法申请退休的,更无法领取养老金。

我是萌萌的大宝,一名基层是否工作者,欢迎大家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评。


萌萌的大宝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现在办理退休手续,还是需要查看档案的。查看档案,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确定退休人员的出生时间,如果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一致的话,还是要以档案中最原始的记录为准的。


第二,因为现在退休的人,多数都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的人,档案中的招工表可以确定他的工作时间,还有确定连续工龄是否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自己拿档案,一定要保管好不要丢失,否则真的会很麻烦。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几十年,估计以后退休就不用档案了,因为都是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参加工作的人退休了。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职工养老保险在办理退休时,确确实实是需要审阅你的档案的。审阅档案的目的,一是要确定你的真实出生日期是多少?

因为档案中显示,你最早初始就业时的,出生日期,是比较有参考依据的,也是法定规定的退休年龄。如果没有档案的话,很难认定你的真实退休年龄是多少?

第二个方面就是需要认定,你的特殊工种的一些年限。如果你是特殊工种需要提前退休的话,那么绝对是要从档案中去认定的。没有个人档案就无法认定,那么你就不可以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

第三个方面就是需要认定你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些年限。也俗称工龄,这部分工龄,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没有档案的话,也很难去认定这部分的工龄,所以说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能会缩短。

但如果确实没有个人档案。以上我说的这些地方无法证明的话。那么就只能按着线用你养老金的正常缴费年限,去办理你的退休手续和领取退休金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社保达人工作在电力

如果没有档案是不能办理退休的。

如果到了退休年龄,必须提供档案。如果没有就到原工作单位去找,应该都能调到;如果原单位不存在,则要去所在城市劳动局申请调理档案。

档案是一个人曾经参加工作的标志。如果在市劳动局调不到档案,只能说明你没有原单位的工作经历。如果确定是档案遗失,则要求劳动局补办或者法律手段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