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價值7萬億的法律將影響6億人

2017年,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網購就是其中之一。電商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也成為了外國人最想帶回國的生活方式之一。

但在另一面,假貨、搭售、二選一等也成為了行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6月19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的電子商務法草案引起了廣泛關注。

電子商務行業是個龐然大物,不管不行。《2017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1751億元,同比增長39.17%。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突破6億人

這部關係到7萬億元市場,6億用戶的電子商務法草案三審稿將為網購帶來哪些改變?

這部價值7萬億的法律將影響6億人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微商納入監管

要管理電商,首先應明確誰是電商。對於這個問題,此次審議稿進行了新的界定。

三審稿指出,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就將二審稿中沒有涉及的微商、直播“帶貨”者等隨行業發展產生的新業態納入了監管範圍

對於監管主體的明確將使行業灰色地帶越來越小。

這部價值7萬億的法律將影響6億人

圖片來源網絡

拒絕搭售套路

針對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遇到的煩心事,此次的電商法三審稿增加了相應條款。

搭售是一些電商慣用的套路:在消費者購買機票、火車票等票品或者預定酒店時,有可能會發現自己同時購買了一些並不知道是什麼的保險、優惠券等附加商品。仔細一看會發現,這些附加產品的勾選被藏在了頁面中的某個地方。在電商法中,這種套路深的行為將被整治。

電商法三審稿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如果電商平臺違反了這一規定,將被責令整改並沒收違法所得。值得注意的是,有搭售行為的平臺還將面臨最高50萬元的罰款。

平臺售假挨罰

如果說搭售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多買了東西,那麼買到假貨就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用了,對健康有害,得不償失。哪怕發現了,維權也是一條長路。而對於消費者來說,網購到假貨也並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今年2月,中消協發佈了2017年“雙11”網絡購物調查體驗情況通報。京東、淘寶、聚美優品、考拉海購、蜜芽、國美在線、拼多多、貝貝網相關店鋪均被發現涉嫌銷售假貨,部分售假還出自該電商自營店鋪。其中,海淘店鋪是假貨的重災區。

針對這樣的情況,電商法三審稿規定:電商平臺經營者如果知假售假,或者明知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有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而未採取必要措施,應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買到了假貨,電商平臺也要被售假商家“連累”接受處罰。頭頂上懸著這樣的一把刀,平臺方也會在審核商家資質,打擊平臺售假方面花費更多心思。

電商法對於網購平臺的監管也將督促平臺自查,避免劣幣逐良幣的情況發生。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春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電商平臺管理責任明確後,對於市場化的自我進化有相當大的改善

。監管弱化和強化的電商平臺,活躍度也會有顯著差異。

這部價值7萬億的法律將影響6億人

圖片來源網絡

禁止強制“站隊”

電子商務法三審稿還規範了一個讓劉強東也頭疼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二選一”。

所謂二選一,是指電商促銷活動中,一些電商平臺為了保證利益最大化,要求入駐商家只能在一家平臺參加促銷。一些有實力的電商平臺通過協議限制等方式逼迫商家“站隊”,這種行為實質上就是利用支配勢力實施壟斷行為。

5月9日,京東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公佈,財報顯示,京東今年第一季度服裝類目增長停滯,其中女裝已為負增長。京東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就是電商二選一現象。

對此,劉強東坦言:“二選一對我們短期的財務影響確實是存在的。但是我還是想重申二選一絕對不可能成為長期的競爭優勢。管理層有信心和能力在一定時間內解決二選一問題,這是一個早晚會解決的問題。”

這個讓劉強東賠錢的二選一,除了讓中國的電商行業蒙上陰影,還損害了商家的自主經營權和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因此,在電商法二審分組審議時,就有委員呼籲應該對此做出規範。

此次,電商法三審稿增加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有了法律對於市場競爭的規範,電商平臺或將摒棄壁壘,把心思放到用戶體驗上來。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表示,商家和電商平臺應是共生、共享、共贏關係。當前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不斷減少,電商平臺更應不忘開放合作初衷,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把精力放在改善服務上,靠提升購物體驗度來培養消費者黏性,形成平臺、商家、消費者多贏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