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內閣,袁世凱同意他加入同盟會,結果內閣變成唐宋內閣!

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始終貫穿著北洋軍閥和南方革命黨人的鬥爭。北洋軍閥以袁世凱為首,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從武昌起義之後,北洋軍閥就是為了奪取國家的最高權力,袁世凱竭力控制北京臨時政府,就是為了建立北洋軍閥的統治。

為了控制內閣,袁世凱同意他加入同盟會,結果內閣變成唐宋內閣!

總統府,實際上就是北洋軍閥的大本營。在袁世凱剛當選臨時大總統後,就迫不及待的組織起“臨時籌備處”,袁世凱所派選的五十人,大部分都是“前清時代紅人”!袁世凱還把清廷的軍諮府改為軍事參議處,一切工作性質都沒有變化,就是改了個名字。軍事參議處的秘書總長為前清的侍郎愛新覺羅·寶熙擔任!在唐紹儀的內閣成立後,袁世凱又把部分人員安插到內閣中。

在4月21日,袁世凱撤銷了臨時籌備處、軍事參議處,改為秘書廳和軍事處為總統府辦事機關。秘書廳和軍事處的領導層人員均為北洋親信。還把原來的巡防隊、武衛右軍改組成擁有三十五個營的拱衛軍,段芝貴為總司令,直接受到總統府的節制。

為了控制內閣,袁世凱同意他加入同盟會,結果內閣變成唐宋內閣!

袁世凱又在總統府設立外交、政治、軍事、法律……等等各種顧問,用來安插自己的親信和籠絡人心。各種以奇奇怪怪的名目設立的顧問越來越多,以致於總統府的顧問“比較前清弼德院尤為茂盛”!袁世凱在軍事、外交、內務等部門安排自己的親信,奪取這些部門的權力。還慫恿這些部門實行“獨立主義”,千方百計的縮小內閣的權限。還通過參議院提出“修正案”,來取得內閣各部分司以上的官員任免權,取消了內閣制定大政方針的權力。

儘管袁世凱對內閣極力的破壞和操縱,但是在內閣和參議院兩方面的牽制下,還沒有達到袁世凱壟斷全部權力的目的。內閣仍舊擁有像“副署權”這樣的權力,可以對袁世凱的專制形成很大的限制。

為了控制內閣,袁世凱同意他加入同盟會,結果內閣變成唐宋內閣!

另一方面,在革命黨人的心中認為,責任內閣制是關係到民主共和的鞏固,絕對不能讓袁世凱隨意破壞。就像不是很懂農業的宋教仁,毅然就任農林部長一職,而且制定了一整套發展農林的計劃,每次議論政策的時候發言最多,以自身的努力來提高內閣的地位。蔡元培也一樣努力的維護責任內閣制的原則,抵制袁世凱企圖獨攬大權的野心。在宋教仁、蔡元培和其他同盟會閣員的努力下,致使內閣總理唐紹儀“每有要議,必就商於蔡、宋二君”,“袁世凱以每有設施,輒為國務總理依據約法拒絕副署,致不能為所欲為,深滋不悅”!當時的輿論都成唐紹儀的內閣為“唐宋內閣”!

參議院也對抵制袁世凱專制做出了巨大貢獻。袁世凱不經過參議院的決議,私自任命各部次長遭到參議院的反對。對於袁世凱提交的各種修正法案,參議院也經常發出反對的聲音,還運用“議決權”多次刪減更改。這些看起來威力不大的鬥爭,實際上都成為袁世凱專制獨裁重要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