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二戰後,美元正式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在1971年,美元和黃金脫鉤後,每一輪升值的週期,都成為新興國家的噩夢。1980年—1985年,第一輪升值,把拉美國家徹底搞垮;1995年—2000年,第二輪升值把亞洲大部分國家搞暈,我國除外,還在這一輪升值中,成功實現彎道超車;2014年開始,美元進入第三輪大的升值週期,這次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次挑戰,同樣也是一次機會。

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如果說,第二輪美元升值週期中,我國只是是悶頭髮展,在練內功。那這一輪美元升值週期就是我們秀肌肉的時間了。這還要多虧美國,在2008年,把自己給玩殘了,搞出了次貸危機,要不第三輪美元升值週期,可能要提前個三到五年,也不會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發展。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雖然引發了世界危機,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樣也給美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2008年,美國GDP是14.7萬億美元,而我國只有4.6萬億美元,只是美國的30%左右;而2017年,美國GDP是19.3萬億,我國是12.2萬億,佔到美國的63%。雖然,現在綜合國力還不是美國的對手,但也不會任人宰割了,就像我們對美國挑起貿易戰的回應,打則奉陪到底,談則大門敞開。

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面對美國第三輪美元升值,我們國家採取了,擴大開放的措施。什麼是國運,影響力就是國運,美國從一戰後,就逐漸代替了英國的國際地位,二戰後更是一躍成為世界老大,世界制度的制定者。貨幣上,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經濟上,世貿組織的主導者;軍事上,更是成立了北約組織,世界各地駐軍,有世界警察之稱。國運之強盛,國力之強大,遠超過日不落時期的英國。

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為什麼說現在是國運之爭那,現在美國在各方面的影響力大不如從前,國運在逐漸由盛轉衰。具體表現在:經濟上的美國優先政策,政治上的退群政策,貨幣上的緊縮政策。美國現在經濟上,政治上的政策有點向以前在貨幣上的政策,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獨”。以前,只是這個獨只是表現在貨幣一方面,經濟上,政治上還有一幫盟友幫忙。美國自己吃肉的同時,也給盟友分一杯羹。但是,現在不行了,政治上也好,經濟上也好,都是隻想著自己,不但不分點湯給盟友喝,還要把原來盟友的肉也一起吃掉。

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殊不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自己一家再強大,也架不住人多。現在看似美國很強大,實則是透支了未來的國運,這些都是以前美國曆年積攢出來的,這一次給透支了出來。而我們國家是走的厚積薄發的路線,政治上,經濟上,還有貨幣上正在代替美國以前的位置,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國運的積攢,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半天能完成的。

中美國運之爭——開放PK封鎖

開放,合作才有未來

封閉只會慢慢走向滅亡,就向清朝前期有多強大,最後在鎖國政策下走向了滅亡。開放才有未來,我國改革開放不過40年的時間,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比一下沒有開放的朝鮮,幾十年的和平時間,幾乎每怎麼發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我們的開放政策,把美國的國運給吸引到我們國家來,相信用不了幾十年的時間,我們的復甦之夢就將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