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房價過萬,一二線房價望不到邊,想想內在邏輯,或許有啟示

面對暴漲的房價,很多剛需懊悔不已,或是悔恨當初沒有即時上車,或是埋怨自己和家人過於自負,的確,越早買房的人,如今的壓力就越小,投資房產越多的人,如今獲利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財富和你付出的腦力和體力已經不成正比,高槓杆實現的財富是真的富有嗎?

尤其在一個沒有增量財富創造的年代,對存量財富的再分配,就成為了致富的唯一法門。因為一套房子僅僅是一套房子而已,但投機和取巧是每個人潛在的弱點,如果投資房產就可以簡單的獲取財富,還有多少人願意挖空心思創新、創業,同時承擔著高風險、高壓力呢?可是蛋糕就這麼大,就看看誰能切到更大的,誰能搶走別人的。

三四線房價過萬,一二線房價望不到邊,想想內在邏輯,或許有啟示

2018年房地產亂象叢生,總結起來有三個特點

1、無論是萬人搶房還是搖號購房,走的都是一個老套路,稀缺性,因為稀缺或是說相對稀缺才有爭搶和投資的必要。 但是如今的房子到底有沒有稀缺性呢?這種稀缺性有多大成分是認為造成的?而這種稀缺性以不平衡的態勢發展下去又能維持多久?

2、相比於北上廣深的限購政策,海南的限購令似乎更吸引人眼球。原因是什麼,可能是海南更清楚房地產釜底抽薪之後的後果,20年的處理爛尾樓工作距離如今並不是太遠。 因此透露了一個重要原則,必須控制買房者套現離場,沒有大量資金的流動,這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

3、現在的樓市,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城市的人跑小城市去買房,小城市的人來買大城市的周邊房。城裡人下鄉炒房、鄉里人進城搶房。

三四線房價過萬,一二線房價望不到邊,想想內在邏輯,或許有啟示

三四線城市的許多樓盤多數都是為外地投資者準備的,當地人往往對這些樓盤不屑一顧,原因在哪裡?信息不對稱,依靠品牌、宣傳、概念包裝出來的樓盤,如今以高價賣出,未來又由誰來接盤呢?

大城市的人笑小城市的人忙碌,在那麼遠的地方買房,還得到工作附近租房,不累嗎?那麼遠的地方已然算不上住在城市,花那麼多冤枉錢,未來又有誰會接盤呢?

但是在恐慌之下,稍稍有點經濟能力的父母都希望為子女在工作的城市配置一套房產,哪怕自己辛苦一點。子女也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獨立空間,畢竟一直租房不會是誰的願望。但恰恰是這種矛盾的心理,讓我們剛需成為了高段位的接盤俠,成為炒房者投機的韭菜。

三四線房價過萬,一二線房價望不到邊,想想內在邏輯,或許有啟示

房產分析人員建議,打算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朋友,切勿僅憑隻言片語的宣傳匆忙入市,如果時間寬裕可以在這個城市住上一段時間加深瞭解,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託親戚朋友,向當地人尋求更多的信息,力求對稱。而對於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的剛需,如果還不具備買房的能力,或者已經錯過了,那就再等等吧,以後也許房子會更貴,但任何不平衡,不規則的東西終究在時間的打磨下走向正軌。而對於眼下,可以試著申請公租房、廉租房,如果沒有申請到,也可以在58同城選一套自己滿意的房子,根據自己收入狀況,選擇不同的租房形式,合租、整租、主臥、次臥,總會有一種合適的形式,幫助我們共度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