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祕生平受質疑

在中國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曾經影響過幾代青少年,“70後”往前的人差不多都是看著同名的小人書長大的。我是在還不認字的時候看的小人書,那時經常抱著每頁畫面苦思冥想,“這到底是在講什麼呢?”偶爾也有大人或上了學的孩子給我講幾頁,但大部分情節還是要靠我自己通過畫面腦補出來。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高爾基在書中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地道的苦孩子,幼年喪父,11歲即為了生計走上社會,先後在鞋店、聖像作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麵包房、輪船上做過雜工、裝卸工。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但他並未因此成長為愚鈍勞碌、內心陰暗的人,若用現代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可能主要得益於他在童年時期得到過外祖母毫無保留的疼愛與呵護,外祖母給他講過的那些優美的童話故事,深深鏤刻在他幼小的心田,影響了他未來的文學創作。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高爾基與托爾斯泰

高爾基的文學創作起步於浪漫主義,後來他提出要“要美化人,美化生活”,甚至不惜通過“美化”、“虛構”來顯示人生的亮色,使人們不至於因現實的可怕而沉淪和絕望。這一理念單從創作角度來說也勉強能說得過去,但後來引領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宣傳/創作導/向,可能也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這種“美化理念”一不小心還有反噬到他自己的風險。有人在創作上抓他小辮說,高爾基的流浪漢用的都是“有教養的語言,而且是詩一樣的語言”,更有人引申出他並不熟悉真正的底層人的生活,甚至考據出他本來就來自於資產階級階家庭。而且在他自傳體三部曲出版之後,在蘇聯文化界如日中天的高爾基並未出版過自己真正的生平傳記。也就是說他並未完全把自己的生平告訴讀者。其實即便是寫了自傳的人也是可以有所掩飾迴避的地方,但高爾基幹脆迴避,這倒是挺符合他的某些風格。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高爾基與契訶夫

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曾在他的《古拉格群島》中提及,高爾基曾到索洛維茨島去“考察”勞改營,有一個男孩在一個單獨場合向高爾基揭發了勞改營的惡行。。。高爾基也曾在離開時的意見薄上留下隱晦含混的字句。據說之後還曾百般推脫,不願意發表對對索洛維茨島勞改營的讚頌的文章。只是以雄鷹和海燕的名義宣稱拿索洛維茨島來嚇唬人民是毫無根據的,宣稱犯人在那裡生活的非常好,改造的也很好。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解凍之後,關於高爾基的爭議觀點很多。有人認為他已經曲折地鬥爭過了,也有人說他已經喪失了作家應有的“超然於任何集團和利益之上的是非標準和真/理標準”。若用更世俗的觀點來看,都是為了生活嘛,被沙皇流放到意大利的高爾基,生活已經頻臨絕境,回到蘇聯,為蘇維埃唱讚歌本來也是一種交換條件。拿人錢財替人遮羞。也解釋得通。

自傳體小說並不等於自傳,高爾基的神秘生平受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