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要对历史负责吗?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最近,一条“40后”诗人食指怼70后诗人余秀华“不关心人类命运,不对历史负责。。。”的视频新闻火遍网络,回想上一次诗人震动网络也是来自于网民对余秀华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的热议,其实这已经解释了食指对评论界为什么要捧红余秀华的疑惑,至少她有关注度、话题性,否则,那么多诗人也不用单怼她了。

余秀华要对历史负责吗?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诗言志”的观念较为根深蒂固,而何为“言志”,一直也有不同的的解释。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孔子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而庄子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到了汉代,人们已经普遍认可了“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一诗歌本质。只是后来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更倾向于接受孔子所言之“志”。所以才会出现要求诗人要考虑“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以及强调要“对历史负责,否则就会被历史嘲弄,成为历史的笑话。”

余秀华要对历史负责吗?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关于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提出过很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历史的形成不在于“人民”,而在于“个性”,只有个性是不朽的,正是个性在不断地创造着历史本身;在历史中生活的人,如果没有关于个性自/由的思想,没有对于现实中人的爱,就不能生活和创造。

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享誉西方的俄罗斯思想家、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索研究“人的问题”即人的“创造与使命”,他认为创造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人的使命所在。而人的创造力主要基于人的“精神自由”。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是世界的中心,存在的中心。作为个性的生存,他超越于世间万物之上。“精神自由”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一种绝对价值,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无法被任何存在物所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人。

余秀华要对历史负责吗?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别尔嘉耶夫一生曾被流放过两次,一次因为反沙皇,一次因为反新政/权, 其实他对新政/权并没有政治上的敌对。他根本不关心政治生活本身,他关心的是如何从精神上建立一个自由的、超越阶级的世界。在他看来,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本主义,都无法提供他心目中的自由。最后他被自己的国家驱/逐/出/境。

余秀华要对历史负责吗?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尽管流亡海外,别尔嘉耶夫的哲学理论还是影响了一大批俄国文学创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笔下的日瓦戈医生就是一个无法接受一切形式的对个性的贬低、对个性自由的践踏的人。在别尔嘉耶夫看来,“人的个体人格是潜在的一切,是整个世界的历史。。。”也许正是这种哲学的精神资源赋予了俄罗斯文学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文学的深沉、自省、悲悯而又彷徨至神经质的独特气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