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孩子瞎讀科普書了,這些方法才能幫助他們培養科學思維

看點給孩子購買科普書籍已經成為父母的必選項。不過,看了很多科普書以後,有的孩子的知識儲備雖然有明顯增加,但是思考能力似乎並沒有提高很多,這是為什麼呢?香港大學博士馬冠中指出,讓孩子學會思考,不是簡單地買了科普書就行了,還需要父母善於引導孩子。馬冠中在文中介紹了6個步驟,幫助父母啟發孩子,培養孩子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你是不是經常給孩子買一大堆科普書?

你讓孩子讀科普書,有什麼期待麼?

學習科學知識?

學習科學思考?

人家孩子有,我家孩子也得有!

最近看到一條當媽媽的朋友發的朋友圈

科普書成了孩子的最愛。

寶寶看完一本,就讓我給她買整個系列的。

看完這些書之後,她肯定能學會自己思考問題了。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過了幾天,這位媽媽又發了一條

帶寶寶吃刨冰,順口問她:

“寶寶吃刨冰會覺得特別涼快,這是為什麼呢?”

寶寶說:“不知道,媽媽買的書裡沒有講這個。“

書裡沒講,就不能自己思考回答這個問題了?

。。。萬能的朋友圈,這怎麼破?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

花錢買書不心疼,但是到頭來孩子學到的只是一堆科學知識。

遇到問題時絲毫不會思考,甚至不嘗試思考。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讓孩子在看科普書的同時,學會科學思考呢?

換句話說,要利用一本講科學知識的書,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要怎麼做?

為了你的孩子,你什麼都願意做吧?

是不是有心無力,想做但是苦於不知道怎樣做?

你肯定願意花點時間,看看下面這些做法。

讓孩子自己檢驗知識

書上給出的解釋,是對的嗎?

書上寫的就不會錯?科學家說的就肯定對?

科學知識的發展並不像小學生學生字一樣,每天學一點,慢慢積累。

很多時候知識的發展,是靠發現現有知識的缺陷和錯誤,發展對於自然世界更好的理解。

當現有知識和新出現的實驗結果不一致時,就可能需要修正現有的知識,或者推翻現有知識,建立新知識。

我們要引導孩子認識到這點,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檢驗書上的知識。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比如,書上說吃刨冰會涼快,是因為刨冰在肚子裡化成水的時候,會吸走我們身上的熱量,我們就感到涼快了。

針對這個,你可以問孩子:

  • 冰化成水,真的會吸熱嗎?

  • 書上說會吸熱,我怎麼才能觀察到吸熱這件事?

讓孩子找出其他可能的解釋

一個自然現象的解釋一般都不是唯一的,而是同時存在多個不同的解釋。

這就像你喜歡一個人。你喜歡TA,不單單是因為顏值,家境,還可能是因為TA喜歡你。

對於一個自然現象,科普書一般只給出一個解釋。比如前面這個例子中,吃刨冰覺得涼快是因為冰化成水時吸熱。再比如月亮的圓缺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相對位置關係不同。

這樣的寫法,容易讓孩子們覺得,彷彿從一開始,一個現象就只有一種解釋,科學家在解釋現象時,從來沒有像我們買買買時,各個款式顏色比較來比較去無盡糾結的過程。

實際上,科學家一開始往往提出過很多種解釋,只不過他們比較來比較去認定某個解釋最好,最能解釋手頭這個現象。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你可以問孩子:

  • 書上給出的解釋,是唯一的嗎?有可能有其它解釋嗎?

  • 吃了刨冰,人就覺得涼快了,只是因為冰化成水吸熱嗎?

  • 會不會是因為刨冰裡有紅豆,紅豆有讓人心情鎮定的功效呢?

  • 會不會心理作用,我們覺得自己在吃一個能消暑的東西,就覺得涼快了呢?

  • 是不是刨冰的祛暑作用是各種因素的效果夾雜在一起的呢?

讓孩子主動聯繫其它知識

科普書往往涵蓋大量的科學知識。這些科學知識一般是屬於幾個共同的主題。沒有引導的情況下,孩子們可能很難將不同的科學知識聯繫起來。

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回想和當下讀過的內容相關的知識,幫助孩子形成知識之間的聯繫,逐漸構建知識體系。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你可以問孩子:

  • 這個知識,和你看過的其他那些是有關係的?

  • 是不是還看過其它祛暑的辦法?比如,吹空調、扇扇子?這些辦法和吃刨冰相比,哪個辦法比較好?這些辦法祛暑的原理一樣嗎?

知識的應用

孩子們能不能真的提出來一個科學知識可以怎樣應用,並不是最重要的。

養成在學到任何知識之後,思考知識的實際應用這個習慣,才是終生受益的。

一條簡單的科學知識,往往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很多方面,只是我們沒有想過而已。

你可以問孩子:

  • 冰化成水時會吸熱,這個知識除了用在夏天吃刨冰上,還有其它應用嗎?

  • 你現在理解了這條知識,你能想出什麼主意,用這條知識做點什麼出來嗎?

提出新問題

科學不止於獲得對一個問題滿意的答案。獲得了問題的答案,接下來就是要提出新問題,更深入地探索這個問題。

科學家經常這樣問題自己:

這是問題的答案,那麼下一個問題是什麼?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你可以問孩子:

  •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

  • 我還想知道什麼?

比如,針對吃刨冰這個問題,你可以問:

  • 一大盤刨冰要吃好久,吃多少(多長時間)時我們覺得最涼快?吃到一半時還是全部吃完時?

  • 如果吸熱,那冰自己的溫度會升高嘍?

  • 吃刨冰和吹空調相比,哪個辦法更快讓你覺得涼快?

  • 冰化成水吸熱,所以水結成冰放熱嗎?

向別人解釋

我打賭,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成為只有想法,不敢也不會表達的人!

向別人解釋自己學過的東西,不但能夠鞏固自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解釋的過程中可能發現自己還不能說通的地方,幫助自己找出知識上的不足。

交流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科學實踐。交流自己的想法,也是日後工作中與同事合作所必需的。

從看科普書開始,孩子們就可以練習將自己的想法、學到的東西向別人解釋的能力。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你可以請孩子向家長或者同伴解釋看過的內容。

比如這樣問:

  • 哇,你看的這本書很有意思的樣子哦,能請你當個小老師給我們講一下嗎?

  • 你的小朋友們肯定也想知道書裡這個有趣的想法,你也願意跟他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注意:我們問孩子上面這些問題,終極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夠在讀科普書時能夠自主提出這些問題。

教,是為了不教。

嘗試一下任何一個辦法,你會有驚喜。

無論你有沒有孩子,轉發這條,讓更多家長為他們的孩子做得更多。

馬冠中,天津人,聽相聲長大,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科學教育與學習科學苦逼博士生一枚,專門琢磨中學生怎麼思考跟科學有關的事情,致力於用“人話”講明白科學家怎樣思考。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别再让孩子瞎读科普书了,这些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

羅博深數學夏令營開營啦!

面向5-7年級中小學生,

培養創造性數學思維能力!

點擊下圖瞭解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