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網格”建設讓管理直達基層“患處”

“這堵牆為什麼改高了呀?”幾天前,新興街道明月社區網格員丁寅祥在走訪網格時,80多歲的應老太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有點擔心小區圍牆變高了會不會影響自家採光。

丁寅祥發現這堵牆是在吉水花園改造時,為了小區整體美觀而與另一側的圍牆改到一樣高度的,他特地找來社區有關工作人員,一起詢問了施工隊,又現場觀察了對老太太家採光的實際情況,最後還聯繫了老人的子女,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老人終於放心了。

“老太太年紀大了,不太能走動,如果我們不下去走訪,很難發現她的心結。”社區黨委書記張紅燕說,實施全科網格管理後,社區裡日常就留兩名窗口人員,其餘人員都下去跑網格,的確發現了不少以往沒注意的細節問題,並及時進行了處理。

目前,這樣的網格在全區共有638個,每個網格都有一名網格長和幾名兼職網格管理員對“包乾區”實施精細化管理。這些網格員都是“全科醫生”,日常要擔負起信息採集、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群防群治、隱患排查、為民服務、協助執法等各種職責。為了他們更好地發揮作用,目前南湖區的網格員隊伍分為專職網格員和兼職網格員兩類,前者通常整合了新居民事務員、市場監管協管員、綜合執法協管員力量,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後者則往往是黨員居民骨幹、小組長、志願者等。

去年以來,南湖區以推進“四個平臺”建設為契機,打造全科網格,進一步整合市場監管、安全生產、流動人口管理等“七網八網”,著力打造“一張網”工程。經過一年多的運轉,不少鎮(街道)都根據本區域特點把這項工作逐漸做細做實,真正發揮出了全科網格的作用,漸漸做出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種南湖特色執行方式。

當前,南湖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退散進集”等中心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新豐鎮因為原先基礎較為薄弱工作推進壓力很大,但綜合執法平臺和全科網格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以來,已經集中力量拆除各類違章建築8.8萬平方米,並實現管理常態化。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讓網格員走進現場,實現了矛盾化解、隱患排查“提前一拍”,使新豐鎮社會治理模式得以創新發展。

解放街道凌塘社區總體呈現“拆遷戶多、老年人多、特殊人群多、新居民多”的“四多”特色,開展全科網格試點以來,該社區結合實際,嘗試按網格各自特色進行分類管理,初步形成了具有社區特色的全科網格管理服務模式。

通過實施全科網格管理,網格員走訪巡查,有效收集反饋村民的意見,下情上傳,為政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供支撐。及時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指示精神,上情下達,為宣傳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提供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