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将自己置身荒野,期待和大自然母亲来一场零距离的邂逅,见识旖旎的风光,经历崭新的体验。当然喽,除了清新的空气和悦目的风景,大自然中还生活着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神奇动物。它们或有趣可爱,或呆萌好玩,为人们带去了无数欢声笑语;和它们的每一次偶遇,都是上天的恩赐,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动物毕竟是动物,它们体内始终蕴含着狂野的性子。稍不留神,野性难驯的它们就会做出出乎意料之外的举动,惹出各种麻烦事小,伤到人则事大。

近来,动物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相关新闻也频现报端。那么,在野外遇到动物攻击,你该怎么办呢?

别着急,下面有请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登场!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在《荒野求生》第一季第一集里,贝爷露宿在落基山脉的平坦林地间。

在那个饱食蛇肉的漆黑夜晚,一头北美灰熊嗅着食物残渣的味道闯入了贝爷的营地。

最终令贝爷不得不放弃营地,摸着黑逃离了那里。贝爷自己也说“尽管在夜间行动绝非明智之举,但我别无选择。”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众所周知,无论是北极熊、北美棕熊,还是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熊,甚或国宝大熊猫,熊科动物一直都是重量级动物的代表。

熊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外伸的爪子弯曲锋利,它们毛发厚实,有一个短短的尾巴,体型较小的亚洲黑熊体重达120-160kg,体型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体长达3米,体重可逾680kg以上。

它们一般昼伏夜出,单独行动。但它们的嗅觉极其灵敏,若有人类在其活动区域烹调饮食,它们就能很快察觉,并违反自然规律,在漆黑的夜晚出外觅食活动。

在野外,若是知晓露营地所在地区可能有熊栖息,千万别在靠近帐篷的地方烹饪食物,否则夜里可能会把熊给招来,熊这种动物,对能轻易入手的食物十分执着。

所以啊,别学贝爷在野外随意留下食物残渣啊,即便他昵称叫“Bear”,遇上真的熊,他也只能逃之夭夭。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在野外吃好食物后,不要把会散发强烈气味的食物带回营地。像是袋装的密封食品,一旦打开了,最好全部吃干抹净。

而网上流传“遇到熊,可以用装死逃过熊的攻击”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说法;然而学者指出,熊的食性颇杂,除了鱼和其他小动物外,它们也会采食水果、坚果、蜂蜜,甚或腐肉为食,并不排斥腐肉。所以某些情况下的装死可能反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小样,叫你装死?▲

那么遇上熊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别想着扭头就跑,你跑不过熊的。别看这些家伙又笨又重,它们全力奔跑起来时时速可达40km/h,恐怖的是,它们耐力非凡,能保持最高速度连续跑上几十分钟都不休息。当然,爬树也不可取,熊也会爬树,爬的比你更快更好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树这玩意儿,爬是会爬,不过咱更喜欢用它挠痒痒▲

其次,不要虚张声势的大声怪叫。对付眼镜王蛇时的大声吼叫在这里可一点儿也不灵,这样做对熊非但没用,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对熊来说,大声的吼叫会让它们感到危险和威胁,可能你还没叫几声,它便扑上来了。

遇到熊时,和它面对面,努力抑制心中的恐惧,用恶狠狠的眼神紧紧盯住它的双眼;站直腰杆,抬头挺胸,抬起双手,张开双腿,不行还可以踮起脚尖。

总而言之,你得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高,更大。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越大越好,越大越好▲

虽然看起来大并不是真正的大,但体型大小的改变确实可以让动物们产生疑惑和动摇,从而止步不前,甚或就此转身离去。包括熊在内的很多动物都吃这一套。

如果它没有走,而是继续呆立原地,那么你就该走了。但是你不该背对着熊离开,你得直面心中的恐惧,面对面看着它,保持让自己的体型看起来更大的姿势,然后轻缓地,徐徐地向后退去,就和离开眼镜王蛇一样。

最后,如果熊扑上来想和你近身肉搏呢?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来吧,战个痛!▲

掏出小刀认真和它打?这么想的人一定是动作片科幻片看多了。你要知道,熊的前肢强壮有力,全力一拍,能杀死和它们体型差不多大小的马鹿,也足以拍碎美洲野牛的脊椎。

和这样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家伙动武,简直就是无脑送人头的行为。

你得借助外力——市面上有一种防熊喷雾,和防狼喷雾一样,里面的液体可以使熊的双眼短暂失明,呼吸中带着一股剧烈的灼烧感。

如果喷雾精确命中熊的双眼和口鼻部,那么大多数,可以说90%的熊都会停止攻击,呜呜咦咦地怪叫着扭头跑开。

剩下那10%和熊本身的性格有关,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就是它们的座右铭和立身之本。所以如此一来,我们也没辙了。

其实话说回来,防熊防熊,重在事先预防。你无法选择碰到什么性格的熊,但你能选择自己进山的时间——6-8月是熊的发情期,这时熊会异常活跃,甚至还能见到怀孕的母熊,避开这个时间段进山;9-11月,生活在海里的鱼类们溯河回游,熊会在河流入口捕鱼,碰见它们的几率也大大上升,这个时间段同样不是进山的好时机。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千钧一发!从熊的嘴里抢鱼,这马里奥一样的老兄也是没谁了▲

等到12-3月这段时间,冬季的熊会略微安分守己一些,因为它们要冬眠嘛。这时候进山,遇到熊的几率可以大大降低。

最后要说的有三点,市面上有一种防熊挂铃,想去有熊栖息的地方游玩时不妨买几个挂在背包上。

这些铃铛会发出丁零当啷的杂乱噪音,这就和之前说过的预防眼镜王蛇一样,用声音提前通知这些埋伏在暗处的动物们“我来啦,不想遇上我就快点儿走吧。”说到底,大多数动物还是害怕人类的,比起和人类面对面拼个你死我活,能避则避才是它们的上上之策。

另外,带着幼崽的母熊异常危险。伟大的母爱和护崽的天性令它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千万别试图惹怒一头带着幼崽的母熊,它们要是发起怒来,就连贝爷也束手无策。

遇到熊装死?可能你就真的死了

出于保护动物、保护自身的原则,我想奉劝各位,就算去野生动物园或国家森林公园游玩时,也请不要用开启闪光灯的相机给熊拍照。强烈而密集的闪光可能会惹怒熊,让它做出愤怒的攻击行为。关上闪光灯,噼里啪啦随你拍个够。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就点下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