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是怎樣練成了世界第一強軍?

汪有飛

這和蒙古汗國首任CEO成吉思汗關係重大!

“靜Yes”認為,成吉思汗的領袖魅力是蒙古人能夠成就世界第一強軍的奧妙所在:

作為一個久經考驗的套馬的漢子,鐵木真歷經艱難坎坷,最終走上了統一蒙古部族,建立強大汗國的光輝道路。

而最終統一的蒙古,很快就成為震撼世界的強大力量!

成吉思汗,世界公認的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領袖!沒有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他是如何成就世界第一強軍,進而震撼世界的?

1、堅韌的性格

能培養出堅韌性格的,一般都經歷了九死一生的磨礪!

說起來,鐵木真也是蒙古部落裡面的貴族了,屬於乞顏部。但是此貴族非彼貴族,特別是當時的蒙古部落都小的可憐,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貴族的鐵木真只是比其他平民多幾隻牛羊而已。

雖然物質條件缺乏,但是貴族的規矩不能丟。十歲那年,父親也速該感覺兒子應該娶個媳婦了,於是帶著他到弘吉剌部選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孩,這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弘吉剌▪孛兒帖。訂親回來的路上,父親被宿敵塔塔兒部毒死。要知道,鐵木真的名字就是在他降生時,父親剛好擊敗塔塔兒部,俘虜其首領鐵木真兀格。為了紀念這一勝利,也速該給兒子起名鐵木真。

也速該死後,家中沒有了頂樑柱,部眾離散,牛羊也被搶走,鐵木真只好跟著母親和幾個弟弟妹妹一起艱難度日。

此時沒有沒有依靠的鐵木真再也沒有了貴族光環,而且曾被其他部落抓住,差點掛掉。在長期的顛沛流離中,鍛鍊了鐵木真、堅定、果敢、機敏、狡猾的性格,為以後自己建立大業建立了基礎。

其後的日子裡,鐵木真在不斷尋找著機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鐵木真已經從磨難中成為一個堅毅的人。

這是一個優秀的首領的必備技能,正是這樣的內在,成就了日後他的赫赫威名。

2、給力的聯盟

流浪了很久的鐵木真依然一無所有。18歲那年,一無所有的鐵木真找到岳父家,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弘吉剌▪孛兒帖,鐵木真成家了。

還沒甜蜜夠,就遭遇到仇敵蔑兒乞的突然襲擊。鐵木真倉惶逃走,妻子被俘虜。再次遭遇人生低谷的鐵木真想到了曾經和父親結拜的王罕大汗。除此之外,他還去找到了自己的好兄弟扎木合,組建起復仇的班底。

很快,四萬大軍就將蔑兒乞人打得潰不成軍,奪回了妻子。此戰讓鐵木真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戰後鐵木真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有了自己的武裝。

有了義父和兄弟的堅定支持,鐵木真迅速收攏了大量舊部,乞顏部在鐵木真眼裡再次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而有了義父和好兄弟的庇護,鐵木真才能夠如此順利地重新走向強大。

可以說,沒有王罕和扎木合,鐵木真不可能迅速崛起。不能崛起,也就無所謂成為蒙古最偉大的領袖,儘管後來鐵木真和王罕以及扎木合決裂,也是出於爭霸的需要,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三個。

3、靠譜的政策

在我們眼中,成吉思汗印象就是屠城的殺人狂,畢竟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屍橫遍野,寸草不生。

但是成吉思汗在面對自己的下屬時,卻慈祥得像個父親。

草原上,人和狼一樣,信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了擊敗自己的對手,每個部落無不極力收攏勢力以壯大自己。這個時候,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就顯得尤其重要。

看著鐵木真一天天壯大起來,好兄弟扎木合開始不安起來,加上1185年鐵木真稱乞顏部大汗,更讓扎木合夜不能寐:這個草原只能有一個首領那個首領,只能是我!

於是扎木合糾集其他部落進攻鐵木真,由於寡不敵眾,鐵木真再次戰敗,不過這次稱為“十三翼之戰”的戰役卻成為鐵木真統一蒙古的重要轉折點。

勝利後,扎木合將鐵木真的俘虜全部投入大鍋中煮死,只留一人回去報信。這種殘忍的做法讓扎木合的下屬都看不過去了。這樣的氣氛下,沒有產生對扎木合的崇拜,反而是極度的恐懼:如果有一天扎木合不爽,會不會也會這樣對待我們?於是他們大量出走,投降鐵木真。

扎木合勝利了,反而元氣大傷,而失敗的鐵木真反而如虎添翼,很快恢復了強大實力,歷史的弔詭讓人捉摸不透。

其實也沒什麼神秘,對於來投誠的敵人,鐵木真以誠相待,推心置腹,讓他們感覺相見恨晚,並立下為鐵木真出生入死的堅定誓言。這種寬容的胸懷像一塊強大的磁石,將所有的能量一步步吸引到鐵木真周圍。

但是鐵木真不是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人,特別是對於牆頭草等隨時可以要自己命的人,鐵木真是不容忍的。而且,鐵木真給自己的部落制定了鐵律:包括不讓婦女兒童參與戰爭,不允許殺主求榮等,這為打造一支鐵血強軍打下了理論基礎。

隨後,他的部隊擊敗扎木合,成為草原霸主,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力量!

4、正確的霸業戰略

鐵木真生性殘暴,殺人如麻,但是他並不只是野蠻。事實上,他對於軍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謀略,否則他也不會成為偉人毛主席眼中的一代天驕。

1206年,在斡難河源,鐵木真即位,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這是蒙古撼動世界的開始。隨即,揮舞著彎刀的蒙古騎兵開始瘋狂擴張。

成吉思汗首先打擊的是自己的老上級金國,金國長期對蒙古實施民族壓迫,現在報仇正當時,在蒙古鐵蹄的猛烈打擊下,昔日不可一世的金國節節敗退,不得不將廣大北方地區拱手想讓。

但是金國不是成吉思汗的全部,他的心裡,裝著整個世界。

所以,對於征服天下,成吉思汗有一整套思路。

早在1216年,成吉思汗召見漢族降將郭寶玉,就討論如何迂迴消滅金國南宋的戰略思路,郭寶玉認為:“中原勢大,不可忽也。西南諸藩,勇旱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志焉。”,成吉思汗欣然採納,而後世的繼承者們也是在成吉思汗制定的戰略下一步步完成統一,最終建立了世界上國土最廣袤的大帝國。

蒙古軍隊很強悍,但是隻有配合正確的戰略才能夠大顯身手,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戰術和戰略的完美結合,蒙古軍隊才所向披靡,成為西方眼中的“上帝之鞭”。

不是所有的領袖,都叫成吉思汗。也不是所有的騎兵,都叫蒙古騎兵。這支軍隊,是成吉思汗的得意之作,也是他的最強意志!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主要是因為生活環境的原因,蒙古人不管男女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馬背上,可以說只要戰爭來臨他們拿起弓箭、馬刀騎上戰馬他們就是精銳的蒙古遊騎兵,他們生活的地方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和部落之間的戰爭,讓他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戰爭,種種的磨練讓他們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可以悍不畏死的去面對,在加上統一的訓練和對戰爭勝利後的收穫,自然變成一隻無堅不摧得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