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如果說當代中國沒有詩人,或許有些過了。畢竟像北島、席慕蓉這樣的詩人仍然健在。只是現在那些足以讓人傳頌的詩歌卻越來越少了。當從前那些活躍在文壇的那些詩人離我們遠去後,是否還會有新的詩人再誕生在我們的視野呢?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按說我們這個時代,要出現一些優秀的詩人並不難。兩個必要的因素,為詩人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氣候。

首先,互聯網發達,信息暢通,這必然能讓好的作品快速流傳。無論從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來說,這都是空前的。

其次,讀者的審美能力和文化水平都普遍提高。國民的閱讀能力,和教育水平,都有明確的數字統計。

傳播渠道有了,讀者有了,為什麼這些年來卻沒有好的詩歌作品問世呢?尤其是在近幾年,國家大力推行文化傳承與復興的情況下,詩人卻反而越來越少了。當80後,90後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為什麼詩人卻在這些年輕的群體中消失了?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牙璋思考了很久,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詩人本身的原因,還有則是讀者的原因。

詩人本身的原因,並不是已經成為了詩人的人,如果已經是詩人了,就沒有必要探討這個問題了。而是詩人之所以是詩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詩人的情懷,還有就是高傲的內心。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詩人對於詩,有著極為單純的熱愛與情感。他們的創作渾然天成,沒有任何過多的慾望。不盲目的歌功頌德,也不借批判之名譁眾取寵,同時,不為物質利益而去創作。這就是詩人的情懷,但憑這一點,已然有許多優秀的作家望而生畏了。一首詩,不足百餘字。能讓自己愉悅,也能讓讀者有許多感慨。可偏偏不能給作者帶來豐厚的收益,也不能帶給作者那些沽名釣譽的獎項。有位朋友給牙璋留言說“中學的考試作文中,都寫明瞭‘文體不限,詩歌除外。’”的確,創作詩歌給我們帶來不了任何現實的東西。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詩人這樣的稱呼,並不是任何機構又或者權威專家給予他的稱呼。可是這些權威的專家或者機構,卻在當代已經形成了一個明確的導向。所以,許多人在通過寫小說,寫各種文章,取得一定成就後,偶爾發幾篇小詩,隨後就能被當作詩人推崇。很多藏於民間,擁有才華的人,有多少好的作品?我們誰都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會把他當做詩人。而這些作者,面對權威或者所謂的名譽時,也望而卻步了,因為他們缺乏詩人的孤傲。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除了詩人本身,讀者也同樣扼制了詩人的誕生。人們盲目的崇拜權威,卻不認真去品味哪些寫的很好的詩。先讀人,再讀詩,已經成為現在讀者的一個習慣。至於詩的好與不好,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即便網絡信息再發達,讀者的水平再怎麼提高,那也只是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卻並沒有肥沃的土壤,於是,詩人,也就越來越少。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原因是什麼?和才華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