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該從哪些渠道找

在組建團隊的時候,人要從哪裡找?這篇文章我們將給大家介紹目前主流的一些招募人才的渠道

,包括傳統招聘渠道,也有新興的渠道。

當你想好了要招募什麼樣的團隊成員後,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從哪裡去找這些合格的人選。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來看不同類型的招聘的渠道

招募渠道 | 團隊成員該從哪些渠道找

經常會有小夥伴問我,說我們團隊今年工作目標已經確定了,但是現在已經3月份了,合適的團隊成員還沒有找到,真是急死了。到底應該從哪裡找人呢?

這裡面要區分大公司還是小團隊。大公司相對容易一些,因為有比較好的僱主品牌。但如果你是一個小公司,公司缺乏知名度,薪酬預算也有限。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找人的途徑是一個一個同心圓圖譜,你尋找人的要按照從內至外一層層的去思考。最裡層的的人選就是你身邊和你最熟悉的那些人。這包括你的朋友、你的前同事、你的同學,以及你朋友圈或者群裡的相識的人,或者是讓這些人介紹合適的人。這個人群是你可以最先考慮的。因為這個人群你比較瞭解。

在這個最內圈搜尋以後,再依次看外部的招人的渠道。外部公開的招募渠道包括很多的類型,我們來依次看看。

第一類,是綜合性網上招聘的渠道。

代表性如51job、智聯招聘、58等,這類渠道都是綜合性的招聘渠道。在上面有各個行業的招聘信息,招募者發佈招募信息,獲取簡歷。這種求職者更多的是主動求職者。這類招聘渠道面比較廣,但是可能收到的簡歷的質量會比較一般。有時候你需要主動去搜尋你需要的簡歷,這樣才會比較高效。

第二類,是一些垂直的招聘渠道。

比如說專注於互聯網行業招聘的的拉勾網。在上面對於崗位的劃分非常的細緻,都是和互聯網公司的崗位相匹配的。這類人群很聚焦,簡歷質量相對匹配度會高一些,免費就可以發佈招聘信息。但是如果要提高曝光或簡歷數量,那可能需要付費的方案。

第三類,就是獵頭類。

這既包括線上,也包括線下的獵頭公司。線上的獵頭類網站,如獵聘網、獵上網。線下就有很多專注不同領域的的大大小小的獵頭公司了。比如比較知名的科銳、銳仕方達等。通過獵頭中介來幫你尋找合適的人才,當然可以

節約你的時間和提升效率,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較高的成本。

第四類,就是專業的社區型網絡。

我們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同職業背景的人都會聚集在某些地方。比如說對於技術人才來說,一定對CSDN這個網站不陌生,這是一個專業的IT技術社區。許多IT大牛都會在上面出現,很多公司要物色好的CTO、架構師,就會在這上面去找。同樣,如果找設計師,他們的聚集地,是叫做站酷。找UI人才,可以去UI中國。

另外還有一大類新興的,被稱之為社交媒體類的招聘渠道。這些渠道包括領英,老牌的職業社交網站,很多外企都在上面找高端人才,Boss直聘,提供求職者和老闆的直接一對一溝通,脈脈,國內的職業社交網站,上面有許多的職業人士,還有領英建立的中國版本赤兔等。

招募渠道 | 團隊成員該從哪些渠道找

不同類型的招募渠道都有其優劣勢和特點,在團隊的不同發展階段使用也有所不同。在沒有好的僱主品牌之前,社交媒體的方式比較好。如果要定點找優秀的高端人才,那獵頭是可以考慮的途徑。如果有了一定的僱主品牌,那綜合性的招聘網站使用效果較好。

招募渠道 | 團隊成員該從哪些渠道找

要特別提出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招募越來越普及和廣泛,世界500強的企業90%都將社交媒體招聘作為重要的招聘途徑之一。

這是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守著郵箱和網頁已經無法找到合適的人才了。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招募將通過新媒體進行開展。上億數量級的社交網絡用戶,比起僅有千萬級別的傳統招聘網站的簡歷,天然就形成了一個大社區優勢。

這些社交媒體類的招聘渠道都要一個特點,讓過去冷冰冰的求職者與企業的投遞簡歷面試行為,變成了更人性化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且省去了許多複雜的流程,變得更加的便捷和高效。

社交媒體類的招聘渠道一定會是未來招聘渠道的主流。但用好社交媒體渠道,我想給你一些方法和建議:

1、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是你獲取優秀人才的唯一方法。比如在美團創始初期,美團CEO王興對當時在阿里集團,後來成為了他的COO的幹嘉偉,採取的便是多次的人盯人的戰術,最後成功把他給收吸納過來。

2、建立僱主品牌。

要有意識地建立僱主的好的形象,通過更多展示公司文化、價值觀的內容來吸引潛在的候選人。要在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僱主品牌建設是最有效途徑之一。

針對不同人才定制僱主品牌內容,將目標人才的訴求與公司的獨特價值主張有機結合起來。做對這一點,就能吸引到合適人才,同時也可以保持較低跳槽率。

從候選人的角度來說,如果招聘企業談論公司文化、價值觀和福利,也可以提高他們對公司的興趣。

3、第三個方面是要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

不斷積累你的潛在人才庫,做到平時養人,關鍵時有人可用。我有一個客戶,他們是物聯網領域的,但是他們公司是在西安,這類的頂尖人才並不多。因此這家公司的HRVP有一項職責,就是和全球最優秀的物聯網人才建立聯繫,如果需要,CEO就親自前往求才。

因此,在他們的數據庫裡有著全球最好的物聯網技術人才,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就開始啟動溝通。

前面介紹的這些招募的途徑都是外部的途徑。除了外部途徑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部途徑,那就是員工內部推薦。員工內部推薦是相較與其他途徑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途徑,也非常鼓勵大家積極使用。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