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小微企業如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加強政策統籌協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增強市場信心,促進比較充分就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五大措施:

1、增加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完善考核機制,實現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餘額戶數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2、從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擔保金額佔比不低於80%,其中支持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的擔保金額佔比不低於50%。

3、禁止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減少融資附加費用。

5、將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中期借貸便利合格抵押品範圍。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小微企業的難題

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發展迅速。截至2017年末,我國小微企業法人約有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不過,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著較大壓力。從先行指標來看,5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9%,其中大型企業PMI上升明顯,升幅1.1個百分點,達到53.1%。中型企業PMI為51.0%,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而小型企業PMI波動較大,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撰文分析,從2009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持續實行快10年,主要形式是擴大政府性投資和扶持特定產業發展。結果,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產能過剩的殭屍企業佔用過多的財政金融資源,導致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遲遲培育不起來,逆週期調節的宏觀經濟政策難以退出。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是近年來金融領域的一個難題。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網絡借貸利率約13%,溫州民間借貸登記利率15%以上,小額貸款公司等類金融機構利率則為15%~20%。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表示,目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緩解。一方面,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持續攀升,根據央行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指數達到66.3%,同比、環比分別提高3.7、4.1個百分點,創2015年一季度以來的新高;另一方面,隨著銀行存款成本持續上升,以及監管日趨嚴格,表外融資回表導致銀行資金成本向企業端傳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尤為明顯。

吳琦表示,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服務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協作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有待建立,在中西部地區、邊遠貧困地區的金融機構和網點較少,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滲透率偏低,導致融資缺口較大。

二是符合小微企業、“三農” 等發展特徵的金融產品體系有待構建,金融服務深度和廣度較低,無法滿足其“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三是匹配小微企業、“三農” 等融資特點的服務保障體系有待完善,比如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以政府為主導的融資擔保和風險分散機制,金融知識普及工作長效機制等,這也制約了普惠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

“幾家抬”解決小微企業融資

近年來,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門不斷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市場產品創新,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017年底,央行對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以及其他普惠金融貸款,根據金融機構發放的比例不同,給予不同程度的定向降準激勵。這項政策從今年初實施以來,已撬動資金約4000億元。

今年以來,為加強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普惠金融服務,相關政策不斷加碼,比如3月28日的國常會決定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通過股權投資、再擔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區開展融資擔保業務,帶動各方資金扶持小微企業、“三農”;央行通過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MLF,該操作當日償還MLF9000億元,淨釋放增量資金近 4000 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4月25日的國常會提出對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實施監管考核,這也是主動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錶的需要;5月29日,央行行長易綱到營業管理部調研並召開小微企業融資情況座談會;6月1日擴容的三大類擔保品都與小微有關,有利於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易綱近日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圍繞“金融如何支持好、服務好小微企業”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通過幾個視角,一是從金融結構方面,需要構建覆蓋小微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融資服務體系;二是要通過正規金融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資,使正規金融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主力軍;三是要堅持財務可持續,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內在動力。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2018年3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2.75%,比大型企業高1.7個百分點。易綱表示,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也要能夠覆蓋風險,實現財務可持續。

易綱著重指出,要各方共同努力,用“幾家抬”的思路來共同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具體而言,央行從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方面考慮支持商業銀行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力度;監管部門要考慮小微企業風險情況和風險溢價,給予差別化監管;財政部門給予小微企業貸款一定的稅收優惠;商業銀行要從內部轉移定價和服務機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業服務水平。通過全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易綱在發言中對比國際經驗稱,美國小企業局聚焦於支持1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從國內看,單戶授信500萬人民幣是政策聚焦重點,服務對象主要針對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這三類服務對象共有近1000萬戶。具體而言,包括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精準程度,加大再貸款和再貼現支持力度,強化商業銀行內部激勵考核機制,發揮好財稅優惠的外部激勵作用等。

減稅降費力度不斷加大

除了金融扶持,減稅降費也是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小微企業數量多,在吸納就業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也有“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的天然劣勢,需要政府在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為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營造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擴大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小微企業範圍;放寬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條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等。

4月25日召開的國常會審議通過7項減稅措施,為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全年減負600多億元,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減稅“紅包”。比如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將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優惠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等。這些措施拓寬了初創期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這有利於激發全社會創業幹事的活力,增強吸納就業的能力。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媒體上表示,此次減稅受益面更廣,可以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此次減稅有幾個較為明顯的特點:一方面通過直接降低小微企業成本,鼓勵創業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鼓勵企業更新設備、加強職工培訓,提高創新潛力。既鼓勵企業自主研發,也支持開展境外研發、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成果。

定向降準,還有這些領域將受益?

據券商中國,此次定向降準,除了小微企業領域,還有這兩個領域將會受益: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圖片來源 / 圖蟲

股市

儘管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定向降準是為了緩解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在當前股市較為敏感的時間點宣佈這一釋放流動過的消息,無疑對股市來說也是一大利好。

實際上,易綱“喊話”安撫股市後,今日A股的表現已經有所緩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15.73點,較上一日微漲0.27%;深證成指報9501.34點,較上一日微漲0.92%。

與此同時,今日全球股市集體反彈,截至發稿前,歐股擴大漲幅,英國富時100指數領漲1%,創逾一個月最大漲幅。美股期指集體上漲,道指期貨漲近百點,標普500期貨漲0.2%。

不過,不少受訪人士也認為,今年A股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短期內很難有較好的明確性機會,因此仍宜謹慎對待。

銀行

如果第三次定向降準仍是置換未到期MLF,對銀行來說也是大利好。根據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的總結,就是“少借錢、少付息,利於改善銀行利潤”。

王劍曾表示,根據測算,在不考慮降準的情況下,2018年全年基礎貨幣需新增3.2萬億元,為近年來的絕對高位,3.2萬億元這麼大量的基礎貨幣投放,在外匯佔款、財政支出、其他渠道均不能大量貢獻的前提下,便只能主要交由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逆回購、MLF等。如果外匯佔款、財政支出、其他合計僅貢獻7000億元基礎貨幣,那麼央行貨幣政策工具需投放2.5萬億元。這也意味著,銀行相應要增加對央行負債,為此支付利息,並且還需要相應的流動性管理,滿足流動性監管指標。不可忽視的是,這對央行而言是貨幣政策操作成本,對銀行而言則是真金白銀的利息支出。

“因此,降準是較為現實的一個選項,減輕各方成本。為避免釋放貨幣寬鬆的錯誤信號,央行宜採用定向降準。”王劍說。

定向降準要來了,扶持小微企業政策再加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