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可能會刺激房價、房租進一步上漲

在前天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人大常委會審,這也意味著新的個人所得稅徵收方法即將到來。

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修改,也是一次較為根本性變革的修改,可能將會深遠的影響到大家未來數十年的收入與開支,所以非常值得大家關注。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可能會刺激房價、房租進一步上漲

個稅法準備修改什麼

據官方透露,這次個稅法將主要修改以下四個方面:

1、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

2、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3、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 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4、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內容曝光後,大家對於這次的修改內容也是議論紛紛,其中個稅起徵點問題尤其受到大家的高度關注,畢竟這個是最淺顯易懂的方面。

不過筆者認為大夥沒必要過多起關注個稅起徵點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它每過幾年就會調整一次的,這次設置得低了,說不定下次就調高了,所以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家更應該關注的重點是第三點,這是此次個稅法修改的亮點之所在。修改後的個稅法將增加稅前扣除項目,這個對於我們未來生活的影響將會更大。

什麼是稅前扣除項目

所謂的稅前扣除項目,就是可以像社保、公積金那樣,在你的收入抵扣掉這幾項後,剩餘的收入才需要繳納個人說得稅。

根據昨天公佈出來的信息,個稅法準備將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五項納入到稅前扣除項目。

這是我國首次在個稅制度中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概念。財政部長劉昆在關於個稅法修正案的說明中表示,專項附加扣除考慮了個人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於稅制公平。

因為同樣收入水平的人,也可能會應該各種因素而導致生活質量差異很大。例如撫養了兩個孩子的家庭和選擇不要小孩的丁克家庭,丁克家庭也許能夠過得很滋潤,但是撫養小孩的家庭可能會過得十分拮据。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可能會刺激房價、房租進一步上漲

所以這次的個稅法增加了幾個稅前扣除項目,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做到損有餘而不不在,有利於促進大家之間稅負的公平性。

至於實際執行起來怎麼樣,筆者覺得可能不甚樂觀,估計到時候假住房、假生病、假學習等產業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畢竟國人在這方面的小算盤可是打得賊精賊精的!

為什麼會推動房價上漲

在五個稅前扣除項目中,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這幾個對大家生活影響較小,而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則於生活更為息息相關。

目前來說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主力是北上深廣杭等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工薪階層,他們不一定有子女、不一定會參加繼續教育、不一定會生病,但是一定需要有房子住,要麼是貸款買的,要麼是租的。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可能會刺激房價、房租進一步上漲

在目前房價高企的大背景下,一線城市工薪階層的每個月的住房開銷常常佔據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特別是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中上階層人士。這些人的工資收入和房貸支出都比較高,因此抵扣下來的金額會相當可觀。

假設在一線城市買一套500萬元的房子,欠下銀行貸款350萬,以按揭30年,利率4.9%計算的話,每個月的月供是18575元。

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月收入為7132元的居民,每月房貸利息可抵扣節稅108元;月收入為4萬的居民,每月房貸利息可抵扣節稅2213元;月收入為10萬的居民,每月房貸利息可抵扣節稅3984元;

所以這種模式下,貸款買房對於高負稅人士來說,成了避稅的一大法門,所以新的個稅方案可能會促使他們去購買房子,進而推動房價的上漲。

如此一來,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成為了受害者,反而更加買不起房子。而高收入的人群反而撿了大便宜,實在是有些令人遺憾。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可能會刺激房價、房租進一步上漲

而對於租房子而言,新的個稅徵收辦法也會促使他們去向房東索要發票來進行抵稅,這樣房東就需要向稅務部門繳納相關稅費,才能拿到發票等憑證。

這種情況下,房東肯定會通過提高房租的辦法,重新把稅負成本轉移給租房者,,所以房租的價格也可能會因此而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