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短短的假期已结束

五月就要要正正经经地开始过起来了

金牛座的你们还好吗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BUT

今天我们不讲星座

来给大家说说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牛排的分类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Tenderloin直译就是嫩腰,再暧昧点儿可称为“温柔的腰”。菲力长约50-60cm,最宽约12-15cm。五大三粗的牛哥,几乎用不到这部分的肌肉。所以肉质嫩滑非常。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Rib-eye(肋眼排)此处肉质柔软,脂肪分布呈大理石花纹状,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闻名世界的神户牛排、松板牛排皆取自此部位。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Sirloin(西冷排)含适量的脂肪,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很有大口吃肉的感觉,适合牙口好的人吃。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T-Bone(T骨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该部位的肉是个混搭,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点一款菜可吃出两种风味。但是,以我的经验,在较高档的意大利或法式餐厅是不会供应T骨排的,只有像绿荫阁之类的“中式西餐厅”或美式西餐厅才会供应这种量大而肉质稍显粗糙的牛排。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其他的还有纽约客牛排(New York Steak)、红屋牛排(Porterhouse)和腿肉牛排(Rump Steak)等,不过这些都不常见。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牛排熟度

牛排的生熟大致分五个阶段, well-done 就和头顶的感觉差不多, 硬梆梆的;medium well 就是额头,稍微有点弹性;medium 是鼻头,软软的; rare 就是下巴最柔软的部份。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1

全生(Rare)

即1-2分熟,有血,但不一定淋淋。时下广州的某些中餐厅也流行“堂煎”牛肉,由于这种牛肉都切得很薄,我每次都吩咐要Rare。因为这么薄的牛肉,极易过火,这种五级分类对大多数厨师已失去意义。为了避免他们把牛肉煎成抹布,你的选择只能是Rare。

2

半生熟(Medium Rare)

大约3分吧。我的首选,可惜当座位离厨房较远时,上台后经常变成半熟的了。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3

半熟(Medium)

不多解释,时间多一点少一点,口感都不会不一样,还是极度考验大厨手法和服务的。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4

七分熟(Medium Well)

切开牛排后,内部的牛肉略呈粉红色,肉汁保留。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5

全熟(Welldone)

肉汁都蒸发完了,很有嚼头,练练牙口挺好,不过真是暴殄天物。强烈建议吃不了生的朋友还是不要吃牛排了。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finally

此外,也可以按手来感受一下对应牛排的硬度,把左手放松,按虎口位的肌肉触感就是近生牛肉;左手食指轻扣拇指,按下去虎口位肌肉的触感就是一成熟;依次拇指扣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位肌肉的触感就是三成熟、五成熟和全熟。

生活品鉴 不得不知道的牛排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