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們都不願把錢存銀行了?

為什麼你們都不願把錢存銀行了?

隨著社會發展,類似於P2P誕生,年輕一代人越來越不願把錢往銀行裡存了,或者說,他們還沒有那麼多錢可以存在銀行,並且就算有,也很少人願意存吧,我們不得不承認,年輕一代理財觀念和老一輩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

01|中國老百姓的存款去哪兒了?

存款餘額已經降至197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長期以來,我國都被認為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居民存款餘額也在大部分的年份裡一路高歌猛進。不過,自2004年以來,我國居民存款增速下降的趨勢就已經開始。而從2017年開始,中國人民幣存款就出現了絕對量的減少,到底,存款去哪兒了?

我國銀行的存款增速一直放緩,目前各項存款餘額的同比增速已經降至197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和社會融資增量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18年4月末,當月住戶貸款餘額為42.8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民存款出現明顯下滑,比上個月大幅減少1.32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

4月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8萬億元,同比多增797億元。當月的人民幣存款增加5352億元,同比多增2721億元。4月的新增貸款便超過了新增存款。

也就是說,銀行的負債在逐漸上升,這讓幾乎每一家銀行都開始焦慮和不安。銀行存款爭奪戰的背後是一組令人憂心的數據,結構性存款正成為銀行攬存的主力,而現行異乎尋常的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也亟待迴歸正常。

02|有一些人是不敢把錢存銀行

為什麼呢?

來看看高女士的例子:高女士拿著自己賺回來的1000萬到某銀行存款,為期一年。今年到期了高女士就到銀行查詢餘額,卻發現可用餘額剩餘零,高女士趕緊打電話到銀行查詢情況,銀行告訴高女士,錢被凍結質押了,質押期限竟長達82年!

經過調查,原來高女士在存款後的第三天,該銀行接到分行的通知,說高女士已經簽訂了一份質押擔保委託書,可以把這1000萬放款給某房地產公司。

我們一直都覺得銀行是個存款的好地方,就算利息低但是非常有保障。一些老人辛苦工作一輩子,把養老的錢都存入了銀行,他們不希望去投資去理財之希望自己的錢能有個保障就好了。

可是這些年關於銀行的醜聞越來越多,內部運作模式也備受質疑,究竟銀行的內部員工可以接受到客戶的哪些私密的信息,又是以什麼樣的手段轉移了客戶的財產這些還有待考察,總之銀行的信譽度還是有待完善的。

03|還有一些人不願意存銀行

因為銀行的存款利率太低

隨機採訪了幾位出借人,李女士說,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會去購買網絡理財產品,因為銀行存款利率太低;出借人王先生說,銀行存款利率太低,好幾年沒去銀行辦過業務了,相比之下,更願意選擇股票等投資渠道。

還有一些人不願意存銀行

股票、債券、信託、理財、基金、P2P等投資渠道在不斷增加,願意主動把存款作為投資品種的居民越來越少,這是居民存款被分流的主要原因。

舉個例子,當前貨幣基金規模高達7萬多億元,其中一個產品——餘額寶,去年規模就達到1.58萬億,超過招行的存款總額。在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面前,銀行業的活期及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不具有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